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視患者玻璃體中VEGF和EPO的表達及意義
本文選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高度近視。 參考:《眼科新進展》2014年05期
【摘要】:目的通過檢測高度近視合并糖尿病患者玻璃體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ial growth factor,VEGF)和促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濃度,探討高度近視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影響。方法選取待行玻璃體手術的視網膜脫離患者62例(62眼),其中對照組18眼,高度近視組16眼,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組15眼,高度近視合并糖尿病組13眼,對玻璃體切割術中取出的玻璃體原液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進行VEGF、EPO含量的測定。結果對照組玻璃體中VEGF及EPO濃度分別為(152.8±35.2)pg·mL-1、(74.3±16.5)U·L-1;高度近視組為(81.3±17.5)pg·mL-1、(65.1±13.7)U·L-1;PDR組為(826.3±363.2)pg·mL-1、(649.8±267.9)U·L-1;高度近視合并糖尿病組為(309.4±138.7)pg·mL-1、(156.2±56.7)U·L-1,高度近視合并糖尿病組玻璃體中VEGF、EPO濃度均低于PDR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有P0.05)。結論高度近視對糖尿病患者玻璃體中VEGF和EPO的表達具有抑制作用,VEGF和EPO低表達可能在高度近視阻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發(fā)揮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 myopia on diabetic retinopathy by detec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erythropoietin (EPO) in vitreous of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and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62 eyes)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undergoing vitreous surgery were selected, including 18 eyes of control group, 16 eyes of high myopia group, 15 eyes of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 13 eyes of high myopia with diabetes mellitus group. The contents of EPO in vitreous body were determined by 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s the concentrations of VEGF and EPO in the vitreou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52.8 鹵35.2)pg mL-1 and 74.3 鹵16.5U / L,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in the high myopia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PDR group (826.3 鹵363.2)pg ml -1 vs 626.3 鹵363.2)pg ml -1 vs 309.4 鹵138.7)pg ml -1 vs 156.2 鹵56.7U L -1, respectively), and the levels of VEGF-1 EPO in the high myopia group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PDR group (P 0.05). Conclusion High myopia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EPO in the vitreous of diabetic patients. The low expression of VEGF and EPO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作者單位】: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
【基金】:河南省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工程項目[豫衛(wèi)科(2010)52號]~~
【分類號】:R587.1;R778.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胡春玲,陳維,惠延年;早期糖尿病大鼠視網膜中MMP-3和VEGF表達的意義[J];國際眼科雜志;2004年04期
2 朱鴻,施彩虹;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診斷技術展望[J];國際眼科雜志;2005年05期
3 李厚碩;王惠英;榮翱;;促紅細胞生成素在糖尿病大鼠視網膜中的表達[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2期
4 萬光明;孔曉路;王爽;;糖尿病合并高度近視動物模型的制作[J];眼科研究;2009年06期
5 李艷;李筱榮;袁佳琴;潘斌;;糖尿病大鼠視網膜中VEGF、PEDF的表達與血-視網膜屏障損傷[J];眼科新進展;2013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壘;董志軍;張鐵民;;菩人丹超微粉對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響[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2 鄧愛軍,姜德詠;缺氧時視網膜血管內皮細胞缺氧誘導因子-1α及其mRNA的時序性表達(英文)[J];國際眼科雜志;2005年02期
3 黃天納;張卯年;;亞臨床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多焦視網膜電流圖[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3期
4 朱鴻;施彩虹;;血漿內皮素在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中診斷價值的ROC曲線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5期
5 姜文敏;唐羅生;;TNF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2期
6 曹文捷;周英華;;ET-1的眼科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3期
7 周洪偉;吳強;;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與眼底新生血管[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3期
8 趙晶;戴虹;;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血液檢測指標[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3期
9 路春;施彩虹;;VEGF家族及其受體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fā)病的關系[J];國際眼科雜志;2007年05期
10 趙軍;劉方毅;陳永生;;VEGF,IL-6,leptin水平測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房水中的臨床意義[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媛;楊詠;孫琳琳;秦旭;劉學政;;脂代謝異常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性研究[A];中國轉化醫(yī)學和整合醫(yī)學學術交流會(上海站)論文匯編[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孫其偉;冬連膠囊治療老年2型糖尿病及早期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07年
2 袁愛花;糖尿病大鼠視網膜神經病變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3 文海榮;CD147對高糖培養(yǎng)下RPE細胞生物學行為影響及衣霉素對CD147抑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李廣生;具有抗2型糖尿病活性的海洋藥物HS203的制備及其初步藥代動力學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5 劉驍;湖南地區(qū)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易感性因素初步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6 楊帆;改良Roux-en-Y胃轉流術對低BMI2型糖尿病療效及機制研究:隨訪及PS法配對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3年
7 崔穎;廣東省東莞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流行病學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韓寧;胍丁胺通過抑制NMDA受體活性及其信號通路對糖尿病大鼠視網膜Müller細胞保護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珉;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因素和易感基因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蔣曉萌;Ang-1、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視網膜中的表達[D];石河子大學;2010年
3 王云霄;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對高糖狀態(tài)下體外培養(yǎng)視網膜神經細胞凋亡的保護作用及Bcl-2蛋白表達的影響[D];青島大學;2011年
4 周洪偉;CNTF在青光眼大鼠視網膜中的表達變化及對純化培養(yǎng)大鼠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楊建宇;實驗性脈絡膜新生血管生成中VEGF表達的變化及TTT對其表達的影響[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6 李蘭蘭;FFA在1期DR診斷中的應用價值[D];內蒙古民族大學;2009年
7 苗青;中藥達明飲治療非增殖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實驗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8 常紅葉;脂聯(lián)素對高糖環(huán)境下hRPE活性及VEGF mRNA表達的影響[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龐瑩;NS-398對離體培養(yǎng)的大鼠視網膜小膠質細胞TNF-a和COX-2表達的影響[D];中南大學;2010年
10 穆濤;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孟巖;袁春燕;丁玉枝;;近視性屈光不正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系[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 宋鄂,李婷鈺,徐琪,王心蕊,吳家祥;糖尿病大鼠視網膜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表達(英文)[J];國際眼科雜志;2003年03期
3 郭立新,汪恕萍;基質金屬蛋白酶與糖尿病血管病變[J];國外醫(y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0年03期
4 黃波,劉學政,龐東渤;不同途徑注射鏈脲佐菌素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研究[J];錦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5 王孌;綦玉琴;李長貴;;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危險因素分析[J];齊魯醫(yī)學雜志;2006年03期
6 張傳倉;劉衛(wèi)鵬;杜江;朱為國;封志純;;改良四氧嘧啶法制作糖尿病動物模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7年05期
7 于德民,吳銳,,尹濰,袁詠;實驗性鏈脲佐菌素糖尿病動物模型的研究[J];中國糖尿病雜志;1995年02期
8 許慶文;伊凡思藍在測定血視網膜屏障破壞中的作用[J];中華眼底病雜志;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道芬;高度近視一家系[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1年09期
2 馬才堯;高度近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臨床觀察[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1年05期
3 李彩琴 ,李廣洲;高度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術探討[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1年11期
4 張曉峰,李龍標,馬小玲;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治療高度近視[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3年09期
5 華峰,吳葦莎;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視一家系[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年04期
6 凌懿;高度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J];實用醫(yī)學雜志;2003年08期
7 梁永信;;高度近視者應每年檢查眼底[J];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06年11期
8 周蕾寧;許崇陽;馬小淳;;準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鑲術治療高度近視的療效[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8年03期
9 黃德娟;徐巍越;黃德超;厲丹丹;;高度近視與指紋相關性的調查報告[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8年14期
10 龐寶華;楊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高度近視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誕寧;;我國近年高度近視增加是否會導致近視并發(fā)征的增多[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王幼生;彭躍崧;;高度近視的辯證分析[A];全國首屆中青年中醫(yī)眼科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1996年
3 谷寅;胡珊珊;;準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鑲術治療高度近視的臨床療效觀察[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張付生;劉其生;郭年波;唐鵬鈞;吳克雄;;高度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臨床觀察[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醫(yī)結合眼科、中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5 張付生;劉其生;郭年波;唐鵬鈞;鄧冬英;;高度近視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的臨床觀察[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學術論文集[C];2012年
6 李
本文編號:20317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2031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