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注射即緩解豚草過敏
本文選題:豚草 + 過敏原 ; 參考:《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14年03期
【摘要】:正據(jù)美國WebMD醫(yī)學新聞網(wǎng)(2012-03-07)報道,對于許多過敏患者來說,注射是麻煩的事。美國約有6 000萬人患有季節(jié)性過敏癥,也被稱為花粉癥和過敏性鼻炎,F(xiàn)在有報告發(fā)現(xiàn),對豚草過敏的人吃舌下錠可成功替代注射針劑。這篇研究對象是超過500位對豚草過敏的成人,其中一些人還有哮喘。研究人員每天給他們1~2劑量的錠劑或安慰劑,持續(xù)52周。8月和9月間大約有4~6個星期的豚草季節(jié),每位參與者都要在電子日記上記錄癥狀和需要舒緩的藥物。
[Abstract]:According to WebMD Medical News, 2012-03-07, injection is a problem for many allergic patients. About 60 million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suffer from seasonal allergies, also known as pollinosis and allergic rhinitis. It is now reported that people who are allergic to ragweed eat sublingual ingots instead of injections. The study involved more than 500 adults allergic to ragweed, some of whom also had asthma. The researchers gave them two doses of tablet or placebo a day for 52 weeks. There were about 4-6 weeks of ragweed season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and each participant recorded symptoms and medications in an electronic journal.
【分類號】:R593.1;R765.2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鄭德印;侯玉玲;欒勇;;過敏的原因及預防方法[J];解放軍健康;2008年02期
2 張玉;;抗過敏,改善體質是根本[J];家庭醫(yī)藥;2009年01期
3 ;過敏治療6大誤區(qū)[J];健康必讀;2006年10期
4 梁海清;陳天平;張宏譽;;春暖時節(jié)話過敏[J];養(yǎng)生大世界;2009年04期
5 ;秋季過敏莫著慌[J];長壽;2009年09期
6 林莉;支氣管哮喘與過敏性鼻炎的關系[J];海南醫(yī)學;2001年03期
7 張在軍,向軍儉,黃峙;過敏癥免疫治療的新策略[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4年06期
8 袁光榮;;怎樣防治過敏癥[J];科學世界;1995年06期
9 王雪飛;;春暖花開,小心過敏癥卷土重來[J];健康博覽;2004年04期
10 李林;揮之不去的煩惱:過敏癥[J];知識就是力量;200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瑞琦;張宏譽;;寵物過敏及其防治[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2 張宏譽;;變態(tài)反應學在中國[A];中華醫(yī)學會2009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3 孫振燕;金玲;趙曄;涂彩霞;黃畋;;大連地區(qū)1059例變應性疾病過敏原分析[A];第四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4 張紅;張景龍;熊亞茸;郭小朝;趙廣;李淑婷;;生物共振技術對2282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過敏原檢測研究[A];第四屆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5 鄧景宏;蔣萍;陶家駒;;天津地區(qū)過敏性疾病常見吸入過敏原調查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6 彭書莉;王敏;汝琳;;淮北地區(qū)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過敏原sIgE篩檢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孫立英;郭胤仕;王菁蘭;鄒寒冰;王群;王怡瑋;許以平;;上海地區(qū)9年間過敏原譜的變化[A];中華醫(yī)學會2010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暨中歐變態(tài)反應高峰論壇參會指南/論文匯編[C];2010年
8 魏慶宇;朱曉明;王巍;葉晶;關衛(wèi)平;張武清;;氣傳花粉的采集與鑒定——以豚草為例[A];第五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9 戴紅;宮新玲;韓進;;508例過敏原皮膚點刺試驗結果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2009年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和艷琴;趙志春;;100例過敏性疾病過敏原篩選試驗[A];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變態(tài)反應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濤;過敏癥,你感受到了嗎?[N];大眾衛(wèi)生報;2007年
2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變態(tài)反應科 文利平;過敏 該看哪個科[N];健康報;2008年
3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周寧人;防過敏提前1個月吃藥[N];健康時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王均珠;高過敏體質者:謹防多雨季節(jié)致敏發(fā)病[N];貴陽日報;2006年
5 徐凱;秋季過敏已到高發(fā)期[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7年
6 程守勤;春暖花開尤需預防過敏性疾病[N];家庭醫(yī)生報;2008年
7 東方早報記者 李yN;過敏癥:一年之計在于春[N];東方早報;2011年
8 張昊;春天里的煩心事[N];健康報;2008年
9 文利平;離過敏原遠一點[N];健康報;2007年
10 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一醫(yī)院變態(tài)反應科主任 孫長春邋教授 印素萍 整理;花粉癥病人應提前備藥[N];健康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姚麗娜;應用容量法監(jiān)測花粉濃度及花粉過敏原交叉反應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李宏;花生變應原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0年
3 曹乃清;鏈格孢霉變應原的實驗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孫越霞;宿舍環(huán)境因素與大學生過敏性疾病關系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5 楊靜;青霉素過敏病人特異性IgE、IgG及嗜堿性粒細胞CD63、CD203c水平的變化[D];鄭州大學;2006年
6 龍飛;煙曲霉菌對呼吸道上皮細胞結構和功能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7 蔣萍;阿司匹林性哮喘的臨床及發(fā)病機制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1年
8 劉仁平;塵螨、豚草、曲霉粗提物誘導的慢性氣道炎癥及以Syk為靶點化合物Vam3抗炎機制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9 王文雅;2010-2011年北京地區(qū)14歲以上人群哮喘患病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的流行病學調查[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姚奇健;特異性IgE、類胰蛋白酶和白細胞介素在過敏性炎癥性疾病發(fā)病機制中的臨床意義探討[D];汕頭大學;2006年
2 吳興達;中華絨螯蟹主要致敏原的分離純化與免疫學鑒定[D];江南大學;2009年
3 江明,
本文編號:19204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920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