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鈣粘附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表達及意義
本文選題: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 切入點:E-鈣粘附蛋白 出處:《中南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探討E-鈣粘附蛋白在28例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腫瘤組織中的表達情況及與臨床病理特征之間的相關性。 方法:應用免疫組織鏈霉菌抗生物素蛋白-過氧化物酶連結化學染色法(streptavidin-perosidase, SP法)檢測28例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組織及7例正常視網(wǎng)膜組織中E-鈣粘附蛋白的表達;利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處理,并比較E-鈣粘附蛋白在正常視網(wǎng)膜組織和RB組織中的表達,分析E-鈣粘附蛋白表達與RB病例臨床病理特征的聯(lián)系以及RB組織中E-鈣粘附蛋白表達分級與腫瘤分期、病理分級、是否侵犯視神經(jīng)和預后的相關性。 結果: 1 E-鈣粘附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的弱陽性表達率42.8%(12/28)高于其在正常視網(wǎng)膜組織的弱陽性表達率0%(0/7);.E-鈣粘附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的強陽性表達率35.7%(10/28)低于其在正常視網(wǎng)膜組織的強陽性表達率85.7%(6/7)。 2按照視網(wǎng)膜細胞瘤病理分型(低分化型和高分化型),腫瘤分期(眼內期和眼外期),復發(fā)與初發(fā),是否視神經(jīng)浸潤分組,E-鈣粘附蛋白的弱陽性表達率的在兩組之間差異(低分化型高于高分化型,眼內期低于眼外期,復發(fā)組高于初發(fā)組,有視神經(jīng)浸潤高于無視神經(jīng)浸潤組)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患者年齡、性別、預后無關(P0.05)。 3 E-鈣粘附蛋白陽性表達程度與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腫瘤分期呈負相關(r=-0.472 p0.01),與視神經(jīng)的浸潤和轉移,病理分級呈正相關(r=0.472p0.01,r=0.509p0.01),與預后無明顯相關性(r=-0.312P0.01)。 結論:E-鈣粘附蛋白的表達下降與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視神經(jīng)浸潤,腫瘤的轉移,分化,腫瘤的分型,腫瘤的復發(fā)有密切的關系,所以檢測E-鈣粘附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組織中的表達對判斷及預測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惡性程度與轉移有一定的意義。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in 28 cases of retinoblastom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of streptavidin-perosidase (SP)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in 28 cases of retinoblastoma and 7 cases of normal retina.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in normal retina and RB was compared by SPSS13.0 softwar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RB,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tumor stage, pathological grade, optic nerve invasion and prognosis. Results:. (1) the weak positive rate of E-cadherin in retinoblastoma was 42.812 / 28)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retinal tissue. The strong positive rate of E-cadherin in retinoblastoma was 35.710 / 28) lower than that in normal retinal tissue. The strong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normal retina was 85.7%. 2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retinoma (low differentiation type and high differentiation type, tumor stage (intraocular phase and extraocular stage), recurrence and initial stag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ypes was observed. The difference of weak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E-cadher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low differentiation type is higher than high differentiation type, intraocular phase is lower than extraocular phase, recurrence group is higher than primary group. The optic nerve infiltration was higher in the group with optic nerve invasion than that in the group without optic nerve invasion (P 0.05), and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age, sex and prognosis (P 0.05). 3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tumor stage of retinoblastoma, an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optic nerve, and the pathological grad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nosis of retinoblastoma.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the prognosis of retinoblastoma. Conclusion the decrease of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in retinoblasto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optic nerve invasion, metastasis, differenti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recurrence of retinoblastoma. Therefore, the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in retinoblastoma is of significance in judging and predicting the malignancy and metastasis of retinoblastoma.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739.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慶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螺旋CT診斷[J];中外醫(yī)療;2011年24期
2 張德翻;鄭文龍;吳愛琴;;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CT與MRI診斷[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11年05期
3 劉燕;;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基因治療進展[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年14期
4 聶躍華;尹文君;賀秋冬;楊立;;欖香烯抑制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HXO-RB44細胞COX-2和VEGF的表達[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1年04期
5 崔泰震;張賀鳴;海廣范;牛秉軒;劉巨源;白素平;;藍萼香茶菜乙素對Rb細胞增殖和細胞周期的影響[J];眼科新進展;2011年08期
6 王一卓;黃東生;史季桐;張偉令;趙軍陽;李松峰;葛心;張誼;朱霞;李萍;洪亮;周燕;梁昱;;CTV化療方案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不良反應及其防治[J];臨床兒科雜志;2011年09期
7 任櫻;;不宜生育的遺傳病[J];農(nóng)家之友;2011年07期
8 汪靈燕;;兒童眼球摘除術的圍手術期護理[J];江蘇醫(yī)藥;2011年15期
9 徐錦堂;吳靜;;脈絡膜結核瘤的診斷與鑒別診斷[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1年02期
10 于文春;王曉蕾;;小兒眼科檢查前巧服水合氯醛的方法[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文春;王曉蕾;;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圍手術期的護理進展[A];全國眼耳鼻喉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石思李;李勝;;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CT診斷分析[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常青林;鮮軍舫;王振常;胡凌;;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眼球容積CT測量[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放射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強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超聲圖像分析[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眼科超聲診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許建鋒;國媛媛;;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超聲診斷分析[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眼科超聲診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6 楊一濤;唐羅生;曾祥云;唐愛東;;褪黑素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HXO—RB_(44)細胞周期異常及細胞凋亡的影響[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醫(yī)結合眼科、中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張偉令;張誼;黃東生;王一卓;洪亮;朱霞;張品偉;李蘋;周燕;;血清NSE對兒童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臨床意義[A];第八屆全國兒童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趙軍陽;黃東生;史季桐;葛心;張偉令;王一卓;;眼科手術或聯(lián)合系統(tǒng)化療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短期觀察[A];第八屆全國兒童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趙軍陽;孫憲麗;黃東生;房留琴;陳俊;;微波局部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兒童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馬瑋哲;張心菊;關明;;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和葡萄膜黑色素瘤中DLC-1啟動子甲基化狀態(tài)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眼科醫(yī)院 張相祖;“貓眼”幼兒被摘除眼球[N];健康時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李穎;讓孩子長“貓眼”的腫瘤[N];科技日報;2009年
3 馮衛(wèi)東;過度生長細胞可產(chǎn)生癌癥干細胞[N];科技日報;2009年
4 劉軍;化療對哪些腫瘤有效[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5 容小翔;“貓眼”要早治[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譚嘉;楊培增 此生“只追一只羊”[N];健康報;2009年
7 任曉君;化療對哪些腫瘤有效[N];保健時報;2004年
8 ;英國的“無癌嬰兒”試驗[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9 記者許菊芬;PGD與試管嬰兒優(yōu)生[N];解放日報;2002年
10 海飛魚;探索肺癌突變基因[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容維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Legumain的表達及其對臨床病理和預后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張麗娜;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初步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3 江偉;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家系的基因突變檢測和遺傳咨詢[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吳荒;Survivin-siRNA抑制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生長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李克;神經(jīng)型鈣粘附蛋白在食管鱗癌中的表達及干擾其表達對腫瘤生物學行為的影響[D];鄭州大學;2010年
6 王國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Survivin和c-Myc的表達及對凋亡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7 柳玉紅;PRL-3對結直腸癌鈣粘附蛋白相關信號通路的調節(jié)[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8年
8 馬波;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腫瘤干細胞的分離鑒定及相關表面標志的初步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鄭嵩山;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臨床分析及眼內化療實驗研究[D];中山大學;2006年
10 趙建軍;miRNA在脊髓發(fā)育及腫瘤分類中的作用[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逯晶;E-鈣粘附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表達及意義[D];中南大學;2011年
2 李園;~(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3 王樹綱;MMP-2及其抑制劑TIMP-1在人類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的表達[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王麗萍;超聲微泡介導RB94基因轉染鼠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岳晗;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HIF-1α的區(qū)域性表達及其與增殖、凋亡和新生血管生成的關系[D];復旦大學;2011年
6 李丹;EVn-50對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細胞生長和凋亡作用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0年
7 趙岳峰;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血管生成因素與預后指標關系[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8 韓宜男;新型化療藥物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體外藥效實驗[D];復旦大學;2010年
9 張積;樹突狀細胞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10 劉蕓;鈣粘附蛋白在人類胚泡著床中的作用及其一氧化氮、白介素-1調控機制的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1年
,本文編號:166531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66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