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音調信息識別聲調能力的評價
本文選題:語后聾 切入點:人工耳蝸 出處:《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4年1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采用去除時長信息的聲調測試材料評估語后聾人工耳蝸植入者依靠音調信息識別聲調的能力。方法:16例成人語后聾患者單側植入人工耳蝸6個月以上。選取10個單音節(jié),每個音節(jié)配4個聲調,組成40個單音節(jié)詞,分別由男女聲多次錄制,選取四聲之間時長差別5ms的80個單音節(jié)詞為測試詞,受試者根據聽到的單音節(jié)詞完成四選一的測試。結果:16例人工耳蝸植入者聲調識別總平均得分為(70.7±22.0)%,其中四聲得分最高,二聲得分最低。一聲易被混淆成二聲,二聲易被混淆成一聲和三聲,三聲易被混淆成二聲,四聲最不易被混淆。聲調識別得分與助聽器使用時間呈正相關。結論:去掉時長因素對人工耳蝸植入者聲調識別能力有所影響,對三聲識別影響最顯著。由于人工耳蝸植入者音調信息感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沒有時長因素輔助的情況下,其一聲與二聲,二聲與三聲的辨別最易混淆。語后聾人工耳蝸植入者在植入人工耳蝸前佩戴助聽器的經歷有益于人工耳蝸植入后的聲調識別。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cochlear implants to recognize tones by tone inform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stlingual deafness by using tone test materials. Methods: sixteen adult patients with postlingual deafness underwent un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ation for more than 6 months. Ten monosyllables were selected. Each syllable was composed of 40 monosyllable words, which were recorded by male and female vocals many times, and 80 monosyllabic words with 5 Ms dur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four sounds were selected as test words. According to the monosyllabic words they heard, the subjects completed the test of four choices and one. Results the total average score of tone recognition in 16 cases of cochlear implants was 70.7 鹵22.0, with the highest score of four tones and the lowest score of two tones. Two sounds are easily confused into one sound and three sound, three sound is easy to be confused into two sounds, The score of tone recogni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uration of hearing aid use. Conclusion: removing the factors of length of time may affect the tone recognition ability of cochlear implants. Because of the limited ability of perception of tone information in cochlear implants, the first and second tones of cochlear implants are not supported by long-term factors. The experience of hearing aids before cochlear implanta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tone recognition of cochlear implants.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耳鼻咽喉頭頸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首都醫(yī)科大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81200754) 2012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No:Z121107002512033)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No:7122034) 首都衛(wèi)生發(fā)展科研專項基金(No:首發(fā)2011-1017-04) 首都醫(yī)科大學基礎-臨床科研合作基金(No:12JL46)
【分類號】:R7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陳雪清;劉海紅;;語前聾患者人工耳蝸植入后聲調識別能力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0年01期
2 曹克利,魏朝剛,王直中,焦正經,李月茹;多通道人工耳蝸在語前聾兒童及青少年中的應用[J];中華耳鼻咽喉科雜志;2000年01期
3 王志愷;華清泉;曹永茂;吳展元;周曉娓;李駿;常偉;黃治物;朱素琴;;先天性聾兒人工耳蝸植入后的漢語普通話聲調辨別[J];中華耳科學雜志;2008年01期
4 劉博;;人工耳蝸植入者的聲調研究與評價[J];中國醫(y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09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秋貴,于愛華,牟鴻,王春玲,于海玲;人工耳蝸植入相關問題探討[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2 蔡梅欽;黃妹英;方超;;人工耳蝸植入術的護理[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年02期
3 熊觀霞,陳錫輝,劉敏,蘇藹芬;語前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聽覺語言康復效果分析[J];廣東醫(yī)學;2003年03期
4 劉霞;;人工耳蝸植入患兒父母心理狀況研究及干預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4年02期
5 陶勇,趙淳宇,秦學玲,鄭蕓;人工耳蝸植入術在西南地區(qū)開展的現狀、制約因素及對策[J];華西醫(yī)學;2005年01期
6 劉勇智;曹克利;魏朝剛;欒蘭;李歡;;低年齡段語前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后漢語聲調識別變化的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年22期
7 亓貝爾;劉博;;人工耳蝸言語處理方案的研究進展[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2年01期
8 魏玉麗;張娜;盧偉;;人工耳蝸植入術的護理[J];中原醫(yī)刊;2006年18期
9 黃德健,王德杭,趙曉埝,卜行寬;耳蝸植入中平片的作用[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03期
10 辜萍;郗昕;韓東一;洪夢迪;王倩;楊仕明;戴樸;;人工耳蝸植入者使用精細結構編碼策略的音高和言語感知相關研究[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3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華清泉;曹永茂;周曉娓;王志愷;;多通道人工耳蝸植入患者的漢語聲調識別[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崔勇;兒童言語測聽詞表的設計和人工耳蝸植入對語前聾兒童言語識別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4年
2 李曉璐;兒童聽力障礙現狀分析與聽力康復[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7年
3 田嵐;增強電子耳蝸聽感知的處理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4 劉建菊;人工耳蝸植入兒童聽覺康復效果評估標準的修訂及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崔麗麗;人工耳蝸植入兒童的聲調識別及發(fā)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陶朵朵;REZ-1型成人語后聾人工耳蝸植入者的臨床應用及相關基礎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劉青;語前聾患兒應用人工耳蝸或助聽器康復效果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4 王芳;貧困聾兒人工耳蝸康復項目服務現狀及滿意度調查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5 陳益青;人工耳蝸植入后康復效果相關因素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3年
6 胡瑞丹;不同年齡語前聾兒童植入人工耳蝸的效果:非隨機研究的系統評價[D];四川大學;2007年
7 蘇路;聾兒單側植入人工耳蝸對側配戴助聽器后言語識別率研究[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8 于碩;40例人工耳蝸植入術后康復效果評估[D];浙江大學;2009年
9 周曉琴;漢語普通話單音節(jié)詞聲調識別分析[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10 程想;人工耳蝸植入術后聽力康復效果、相關經濟因素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M.Yip;孔慧芳;;《聲調》述評[J];當代語言學;2007年01期
2 劉勇智;曹克利;魏朝剛;欒蘭;李歡;;低年齡段語前聾兒童人工耳蝸植入后漢語聲調識別變化的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7年22期
3 梁之安;;漢語普通話中聲調的聽覺辨認依據[J];生理學報;1963年02期
4 鄭振宇,曹克利,魏朝剛,邢奮麗,王軼,金昕;語后聾Nucleus人工耳蝸使用者的聲調識別[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4年01期
5 曹永茂;龍墨;銀力;華清泉;陶澤璋;吳展元;廖華;黃治物;李駿;常偉;;不同聽覺干預手段對聾兒聲調辨別能力的影響[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7年03期
6 吳璽宏;李量;遲惠生;;漢語、英語聽感知差異及適合漢語的人工耳蝸編碼策略[J];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07年05期
7 曹永茂;華清泉;陶澤璋;王志愷;吳展元;黃治物;李駿;常偉;;幼兒普通話聲調辨別詞表的設計[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8年06期
8 張家,
本文編號:162057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62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