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市初中學生近視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選題:視力 切入點:低 出處:《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了解紹興市青少年近視狀況及影響因素,為進一步制定干預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紹興市4所中學初一~初三年級909名中學生進行視力檢測和問卷調查。結果共有662名學生患有近視,檢出率為72.83%。單因素分析顯示,初中生近視檢出率在不同性別、學校類型、有無近視家族史、每次鍛煉時間、一次持續(xù)用眼時間、看書距離33 cm、一邊走路一邊看書、躺著或趴著看書寫字、戶外活動1 h的不同組別學生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顯示,女生、高年級、有近視家族史和一次持續(xù)用眼時間≥1.5 h、看書距離33 cm、一邊走路一邊看書頻率較多均是初中生近視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而每天戶外活動1 h的頻率較多是視力的保護因素(P值均0.05)。結論紹興市中學生近視檢出率較高。女生、高年級、有近視家族史、長時間持續(xù)用眼不正確的用眼行為是近視發(fā)生的危險因素,而長期參加戶外活動對視力有保護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of myopia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adolescents in Shaoxing,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further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was used. 909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grade 1 ~ 3 in Shaoxing City were selected for visual acuity test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re were 662 students with myopia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72.83.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myopia was different between sexes. School type, whether or not myopia family history, every time exercise time, a continuous eye time, reading distance 33 cm, while walking while reading, lying or lying down reading and writing, outdoor activities for 1 hour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irls, senior students, Family history of myopia, duration of one eye use more than 1.5 hours, reading distance of 33 cm, walking and reading frequency were all risk factors of myopia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frequency of outdoor activity for 1 hour per day was more than 0.05 of the protective factors of visual acuity.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rate of myopia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Shaoxing City is higher. There is a family history of myopia in female students, senior grade, and family history of myopia. Prolonged use of the eyes was a risk factor for myopia, and long-term outdoor activities had protective effects on the visual acuity.
【作者單位】: 浙江省紹興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安徽醫(yī)科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
【分類號】:R778.1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高瑋;孫建森;郭靈;;連云港市中小學生視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調查[J];國際眼科雜志;2011年04期
2 謝祥勇;;兒童近視的中西醫(yī)防治進展[J];廣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3 鮑務新;楊建文;姜洪方;;江蘇省2311名中小學生近視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江蘇預防醫(yī)學;2010年05期
4 宋惠平;劉穎穎;宋玉珍;段佳麗;趙宏;郭欣;劉娟;劉韞寧;郭秀花;;北京市中小學生近視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07期
5 楊建文;鮑務新;姜洪方;;父母有無近視中小學生近視情況及影響因素比較[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江洪波,陶春暉;黃山市2002年中小學生視力低下狀況調查分析[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年01期
2 徐保平;郭守新;王濱;諸慶偉;;穴位按摩操與眼保健操防治青少年近視眼的對比實驗研究[J];按摩與導引;2006年06期
3 郝廣煜;王英;;包鋼某小學學生家庭視覺環(huán)境調查[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4 馬東麗;;關于青少年單純性近視眼的思考[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年01期
5 高婧;黃旭東;姜雅琴;;調節(jié)因素與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發(fā)病的關系[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6 張敏芳,孟曉紅,劉波;高度近視合并黃斑裂孔的OCT觀察[J];重慶醫(yī)學;2005年09期
7 唐志剛,雒向穎;初高中學生近視動態(tài)分析[J];郴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4期
8 張忠;李延娟;李弘;張鳴;于曉沁;孟祥俊;;凸透鏡防治少年兒童近視眼的遠期療效[J];大連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9 許天華,史錦生,范月香;近視眼防治的正確認知指導[J];當代護士(學術版);2004年04期
10 優(yōu)都斯·賽都拉;向陽;;烏魯木齊市初中生視力低下調查[J];地方病通報;201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周激波;同種異體鞏膜條帶球后植入對豚鼠鞏膜和屈光影響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2 莊文娟;中國人群IGF-1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度近視的相關性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陳博宇;豚鼠實驗性近視眼鞏膜成纖維細胞的力學特性變化及其與色素上皮細胞和部分細胞因子關系的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2年
4 樸明子;青少年屈光發(fā)育數(shù)據庫的建立及其預測模型的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5 左韜;八味明目飲對形覺剝奪近視模型大鼠鞏膜成纖維細胞增殖的影響[D];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妍;益視明目飲治療青少年近視的臨床觀察[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2 曾麗明;FDM豚鼠RPE-脈絡膜RA信號通路的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張遼;近視患者中醫(yī)體質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游昌濤;變性近視后鞏膜加固術后視覺質量改善機制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熊毅;寶山區(qū)小學和初中生近視眼患病現(xiàn)況及用眼習慣調查[D];復旦大學;2011年
6 陳艷;高度近視黃斑中心凹神經上皮層厚度及黃斑區(qū)形態(tài)的OCT檢測[D];鄭州大學;2012年
7 李寧;閱讀強度與眼內壓的關系[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8 高付林;高度近視眼后鞏膜葡萄腫眼底形態(tài)學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5年
9 牟章兵;漢防己甲素等四種抗纖維化藥物對離體兔角膜基質細胞抑制作用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10 馬可;調節(jié)各因素和近視眼關系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茜;汪輝;陰正勤;劉波;羅啟惠;;LASIK矯治高度屈光參差性弱視兒童的雙眼視功能變化[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15期
2 潘斌,吳夢奎;寧波市區(qū)初中學生近視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管理;2003年02期
3 姚子楊;耳穴貼壓治療青少年假性近視60例[J];國醫(yī)論壇;2005年05期
4 苑亞貞;孫瑞雪;柴艷霞;靳勝利;熊朝暉;王建倉;;角膜塑形鏡治療青少年近視近期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09年13期
5 張曉冬,李巖,趙海艷;推拿為主二期全面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視72例[J];河北中醫(yī);2003年11期
6 鞏鴻霞;孟秀閣;魏樹瑾;姜存良;梁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青少年近視27例[J];河南中醫(yī);2010年01期
7 章玉坤;呂美霞;施侶元;張惠娟;魯本麟;楊莉華;嚴菁;潤琦;嚴青;黃惠敏;吳青;;中學學生視近習慣與視力低下的關系分析[J];華中醫(yī)學雜志;2006年05期
8 孫進峰;王慧琴;袁沛然;;雙焦眼鏡對青少年近視療效觀察[J];醫(yī)藥論壇雜志;2006年05期
9 葉采華,王鋼,陶明春;低度凸透鏡預防近視效果觀察[J];杭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10 叢龍海;;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對近視發(fā)生機制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09年1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俊生;;視力與屈光度關系的初步研究[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6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宇弘;;中學生近視與鋅元素的關系[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暨第五屆海峽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周安忠;;視力康復鏡防治近視眼的臨床研究[A];第十次全省中、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暨吉安地區(qū)眼科專委會成立會議)學術論文集[C];2010年
3 王玉婷;蔣淑英;周銳;;我校大學生入學體檢近視情況調查分析[A];醫(yī)改新政下護理改革之路系列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宋秀英;王玫;李金玲;;珍視明滴眼液治療假性近視療效觀察[A];第十次全省中、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暨吉安地區(qū)眼科專委會成立會議)學術論文集[C];2010年
5 周安忠;;創(chuàng)新霧視鏡和霧視鏡對近視眼防治的比較研究[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周安忠;;棱鏡復合透鏡防治近視眼的臨床觀察[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醫(yī)結合眼科、中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實習記者 王歡;“手機閱讀”成學生近視新元兇[N];大慶日報;2010年
2 記者 陳姝羽;“平民學者”稱攻克學生近視難題[N];昆明日報;2010年
3 本報熱線記者 趙金子;開學后“小近視”驟增學生近視呈低齡化[N];東營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譚暉;上海小學生視力保健行為流行特點及干預探索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凡;重慶市主城區(qū)小學生近視狀況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2 凌紅;徐匯區(qū)小學生近視影響因素的多水平模型分析及防近現(xiàn)況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3 馬娜;杭州城區(qū)中小學生近視流行與光環(huán)境的調查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4 劉燈;徐匯區(qū)小學生近視行為干預效果評估[D];復旦大學;2010年
5 郭建蓮;濟南市歷下區(qū)中小學生屈光不正調查及近視相關因素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沈斌;盧灣區(qū)7-14歲青少年視力不良屈光狀態(tài)和相關因素調查[D];復旦大學;2010年
7 趙青峰;運動對青少年視力的影響研究[D];江西科技師范學院;2011年
8 王晉峰;太原市2490名中學生對比敏感度視力現(xiàn)況調查[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歐玉侖;郴州市城區(qū)青少年視力狀況調查及分析[D];南華大學;2013年
10 孫夷;徐匯區(qū)小學和初中生近視眼患病現(xiàn)況及相關因素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148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61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