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硅膠引流管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臨床觀察
本文選題:慢性淚囊炎 切入點:硅膠管 出處:《眼科新進展》2014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比較兩種不同硅膠引流管在逆行置管術治療慢性淚囊炎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科治療的80例單眼單純性慢性淚囊炎患者,根據放置引流管的不同,將患者隨機分成球頭硅膠管逆行置管術(A)組和淚道擴張引流管逆行置管術(B)組,術后3~6個月拔管,隨訪18個月,評價兩組患者手術成功率,并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拔管操作難易度及復發(fā)率。結果完成隨訪者75例納入療效分析,A組39例,B組36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眼別、病程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為P0.05)。A組手術成功率為94.9%(37/39),B組為88.9%(32/36),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拔管時,A組有1例、B組5例拔管困難。隨訪期間,A組有2例、B組有4例復發(fā)。結論兩種不同硅膠引流管在逆行置管術治療慢性淚囊炎中都具有操作簡單、安全、適應證廣等優(yōu)點,且療效顯著;而在拔管過程中球頭硅膠管拔管較淚道擴張引流管相對容易。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kinds of silica gel drainage tub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monocular chronic dacryocystitis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09 to June 2011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lacement of drainage tube,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 (retrograde tube placement) and group B (retrograde insertion of lacrimal duct dilated drainage tube). After 3 ~ 6 months of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8 months to evaluat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75 patients with complete follow-up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in group A (39 cases) and group B (36 cas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urse of disease between two groups (P 0.05).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in group A was 94.9%. The success rate of operation in group B was 88.932 / 36.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One case in group A had difficulty extubation during extubation. 2 cases in group A had difficulty extubation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4 cases in group B had difficulty extubation. Conclusion two kinds of silica gel drainage tubes are easy to oper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by retrograde catheterization. The advantages of safety, wide indication, and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were observed, and the extubation of bulbous silicone tube was easier than that of lacrimal duct dila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xtubation.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眼科;
【分類號】:R779.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東光,余榮志,李長海,溫樹東;球頭硅橡膠管的研制及臨床應用[J];眼科新進展;1994年01期
2 吳文燦;李宇蓉;顏文韜;王毓琴;柯治生;王勤美;瞿佳;;鼻內窺鏡微創(chuàng)技術在難治性鼻淚管阻塞治療中的應用[J];眼科研究;2007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海霞;魏南珠;劉正明;趙艷;胡善萌;陳義;;丹參粉針劑合20%甘露醇治療外傷性前房積血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09年01期
2 劉慧霞;高平;張康玉;邢丹紅;;絲裂霉素C聯(lián)合自體角膜緣干細胞移植治療翼狀胬肉[J];安徽醫(yī)學;2009年08期
3 王冬梅;施曉江;;改良式額肌腱膜提吊術矯治先天性上瞼下垂[J];安徽醫(yī)學;2010年12期
4 殷艷;穆燕;;醫(yī)用水凝膠護眼貼預防全麻術后暴露性角膜炎療效觀察[J];安徽醫(yī)學;2011年02期
5 徐躍里;沈建國;;淚道激光成形術治療淚道阻塞60例效果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6 李哲清;洪梅;方麗;;曲伏前列素治療超聲乳化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后的閉角型青光眼[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7 李瑞鳳;劉桂香;;不同注視性質弱視治愈前后立體視的變化[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杜誠;劉敬才;;玉屏風散加減治療復發(fā)性HSK的療效觀察[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9 余其智;杜誠;劉敬才;;玉屏風散對HSK外周血中CD_4、CD_8及其比值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10 周華生;;視力檢測反應時間與視力及視力結果關系的探討[J];北京醫(yī)學;2006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王小兵;趙世強;呂夢;劉愛珍;;人眼調節(jié)功能客觀檢查技術的初步應用與評估[A];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醫(yī)療儀器分會第四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劉娉;彭清華;姚小磊;;復明片對兔視網膜脫離后視網膜組織中IL-1、MMP-2表達的影響[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次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3 陳梅;彭清華;;脈絡膜黑色素瘤伴視網膜脫離1例[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七次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彭華;馬珊;;加減涼血活血湯治療視網膜靜脈阻塞的臨床觀察[A];全國第九次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5 林靜蘭;;復方血栓通膠囊治療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伴黃斑出血的臨床觀察[A];全國第九次中醫(yī)、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0年
6 李強;段俊國;張富文;;自發(fā)性糖尿病大鼠(GK大鼠)視網膜病變模型的評價[A];第九次全國中醫(yī)糖尿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6年
7 許超;沈玲;任燕領;;低濃度C3F8聯(lián)合玻璃體切除治療特發(fā)性黃斑前膜的療效觀察[A];河南省五官科?谱o士培養(yǎng)及崗位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8 吉暉暉;秦二英;;全麻下開顱手術患者眼睛的護理方法探討[A];2012年河南省現代手術室護理安全暨管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12年
9 湯鵬;張馨元;劉技輝;劉薇;梁宇光;關楠思;;不同刺激野的視覺誘發(fā)電位特征的研究[A];全國第九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靜;中醫(yī)睫狀體平坦部濾過術降眼壓療效安全性及其視神經保護作用研究[D];中國中醫(yī)科學院;2011年
2 張華;中國傳統(tǒng)繪畫與視覺[D];西安美術學院;2011年
3 陳志祺;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中樞形態(tài)學及功能學改變的MRI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趙梅生;真菌性眼內炎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5 張自峰;年齡相關性白內障相關基因NDRG2和MRG15的功能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6年
6 鄧志宏;胰島素樣生長因子-2對雞形覺剝奪性近視眼調控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7 侯豹可;CNV大鼠視網膜—脈絡膜及缺氧人RPE細胞異常表達蛋白質的篩選與鑒定[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7年
8 劉卓;人眼晶狀體建模與仿真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9 陳宇虹;嬰幼兒型青光眼和青少年型青光眼的候選基因篩查和定位[D];復旦大學;2007年
10 肖以欽;ALK5抑制劑對兔濾過性手術后濾過道瘢痕化的抑制及其機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為海;金雀異黃素對兔角膜堿燒傷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楊翎;他克莫司對TGF-β誘導的人Tenon's囊成纖維細胞轉分化作用及相關信號轉導通路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李毅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黃斑拱環(huán)結構變化形態(tài)學分析[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4 郭立濤;不同切口矯正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術前角膜散光的療效評價[D];承德醫(yī)學院;2010年
5 張淑榮;糖尿病并發(fā)眼表損害的病機特點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6 張敏;石斛夜光丸治療干眼的臨床觀察[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7 楊濤;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眼表狀態(tài)及實驗室檢查相關性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8 梁玉耕;人工淚液聯(lián)合局部激素治療SS-ATD與NSS-ATD療效比較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韋琦;去整合素Kistrin對糖尿病兔后囊膜混濁過程中晶狀體上皮細胞增殖、Connexin43和Ⅳ型膠原表達的早期影響[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王文超;外傷性視神經病變的病理生理學與臨床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東光;;活結法硅膠管逆行植入鼻淚管治療下淚道阻塞[J];眼科新進展;1989年03期
2 王凌華;陳冬;王智崇;周世有;余克明;;淚道浚通聯(lián)合硅膠管植入術治療上淚道阻塞的療效觀察[J];眼科研究;2006年04期
3 王智崇,陳冬,程普齋,呂志明,晁儲璋;內高頻電灼法治療慢性淚囊炎[J];中華眼科雜志;1994年03期
4 袁春;;鼻淚管逆行放置義管治療慢性淚囊炎[J];實用眼科雜志;1985年01期
5 劉東光,方頌吉;鼻淚管逆行擴張及弓形硅膠管植入術[J];實用眼科雜志;1991年06期
6 王智崇,陳家祺;鼻淚管阻塞的治療現狀[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1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學良;楊麗霞;王云鵬;;自制鼻腔淚道插管在慢性淚囊炎中的應用[J];臨床軍醫(yī)雜志;2009年04期
2 趙紅地;李樹柏;;鼻淚管疏通加硅膠管植留術治療慢性淚囊炎[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1990年S1期
3 熱丹;;高原地區(qū)鼻淚管放置硅膠管治療慢性淚囊炎40例臨床分析[J];西藏醫(yī)藥雜志;2006年03期
4 張寧;朱斌;;鼻淚管內高頻電灼加硅膠管植入治療慢性淚囊炎[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0年18期
5 鄢秀菊,吳成富;環(huán)形淚道內插管治療淚道阻塞[J];眼科新進展;2002年05期
6 盛秀林;漏斗狀硅膠管植入術治療慢性淚囊炎臨床觀察[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2年02期
7 施凌平,何巧云;鼻淚管鉆切硅膠管植入術治療慢性淚囊炎[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3年12期
8 張世華;硅膠植管治療鼻淚管阻塞[J];眼科新進展;2003年02期
9 趙海濱;劉二華;;改良硅膠管逆行置管術治療鼻淚管阻塞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11年07期
10 鞠遠英,姚作玉;傘狀頭硅膠管鼻淚管逆行植入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臨床觀察[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199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洪德健;;類Y形硅膠管逆行置入淚道術治療慢性淚囊炎[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五次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2 李澤宜;施勉;蔡國華;;高頻淚道浚通并硅膠管植入術治療淚小管、淚總管阻塞的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朱英;劉雪清;張金莎;格爾勒·陶木古提;庫力努爾·托肯;侯加加;范萍;秦麗;;類Y型硅膠管逆行置入插管術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寧桂麗;湯建平;;折疊硅膠管在逆行植管術中的應用[A];2007年貴州省醫(yī)學會眼科學分會第五屆第三次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張漢濱;張將;王奇峰;;外傷性淚小管斷裂吻合術56例臨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錢筱英;梅艷;;硅膠管倒U型置入法修復淚小管斷裂20例臨床分析[A];第十次全省中、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暨吉安地區(qū)眼科專委會成立會議)學術論文集[C];2010年
7 韓躍輝;李田;;KTP淚道激光+逆行置管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臨床應用[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8 韓躍輝;李田;;KTP激光聯(lián)合硅膠管置入治療淚道阻塞192眼[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9 張加裕;馮一帆;蔡劍秋;查屹;;鼻腔淚囊吻合術中植入硅膠管療效Meta分析[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張改玲;;KTP激光聯(lián)合淚道內注入典必殊眼膏治療慢性淚囊炎[A];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主任記者 葉青 見習記者 魏宇佳;慢性淚囊炎:眼球旁的“定時炸彈”[N];沈陽日報;2010年
2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梁海清;常流淚要查慢性淚囊炎[N];健康時報;2008年
3 蔡鑫章;根治慢性淚囊炎不留痕跡[N];大眾衛(wèi)生報;2003年
4 陶海 余偉群;慢性淚囊炎——眼球旁的定時炸彈[N];健康報;2006年
5 陶海;警惕眼球旁邊的“定時炸彈”——慢性淚囊炎[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6年
6 葉秋玲;鏡下巧治慢性淚囊炎[N];健康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陳靜;淚水漣漣 謹防淚囊炎[N];保健時報;2005年
8 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 練狀 張攀;鼻內鏡與慢性淚囊炎[N];揚州日報;2006年
9 陶海;眼角流膿要早治[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10 ;眼角為何會流膿[N];大眾衛(wèi)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金龍云;放射性淚道探針制備及抑制淚道再狹窄的作用與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海霞;淚道置管聯(lián)合絲裂霉素C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近期臨床療效觀察[D];中南大學;2011年
2 金晶;兔慢性淚囊炎動物模型建立的初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郭欣;慢性淚囊炎組織病理學特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D];遼寧醫(yī)學院;2011年
4 單鳳梅;三種不同術式治療慢性淚囊炎及鼻淚管阻塞的臨床療效對比[D];中南大學;2012年
5 聶振海;慢性淚囊炎的治療進展[D];山東大學;2008年
6 秦牧;鼻內鏡下兩種手術方式治療慢性淚囊炎的對比研究[D];南華大學;2012年
7 程金章;不同進路淚囊鼻腔造孔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鐘福爐;網孔淚道插管治療淚道阻塞性疾病的臨床研究[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3年
9 史航;雙淚小管置入式人工淚管置入術與鼻淚管支架置入術的臨床療效觀察[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10 張曉亮;鼻內淚囊鼻腔吻合術治療慢性淚囊炎的應用解剖學研究[D];南華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5929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59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