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氧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
本文選題:鼻咽癌 切入點:高壓氧 出處:《中南大學》2010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 研究背景:鼻咽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在東南亞地區(qū),尤其我國南方,如廣東、廣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高發(fā)。成為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鼻咽癌首選放射治療,5年生存率50%左右。調(diào)強適形放療(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 IMRT)和三維適形放療(3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的出現(xiàn),提高了腫瘤組織的放射劑量,降低了正常組織的放射劑量,使鼻咽癌5年生存率有進一步的提高。但鼻咽癌對放療中度敏感,部分患者放療后仍有腫瘤殘留,為提高局控率增加放射劑量將增加放射并發(fā)癥,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因此尋找放射增敏手段,減少放射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放射腫瘤學研究的內(nèi)容。 高壓氧是吸入氧分壓大于一個大氣壓的氧氣的治療方法,由于高壓氧可以增加組織氧濃度、氧分壓、增大氧的彌散距離,具有減輕水腫和各種缺血缺氧性損傷,促進血管生成,激活纖維母細胞,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等多種作用。因此廣泛應用于組織壞死感染、創(chuàng)傷。已有研究表明高壓氧能增強放射治療對腫瘤乏氧細胞的殺傷作用,提高腫瘤局控率,減少腫瘤復發(fā),降低放療并發(fā)癥。 研究目的:通過體外及體內(nèi)試驗探索高壓氧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為高壓氧輔助放射治療應用于鼻咽癌的臨床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整個研究內(nèi)容分兩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高壓氧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影響的體外研究。 研究方法:鼻咽癌細胞株CNE-2經(jīng)傳代培養(yǎng)后,分為對照組、高壓氧組、放射組、高壓氧+放射組。 (1)應用MTT檢測高壓氧和放射治療對鼻咽癌CNE-2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 (2)應用克隆形成試驗通過線性二次方程擬合細胞存活曲線,單擊多靶模型計算放射生物學參數(shù),評價高壓氧治療對鼻咽癌CNE-2細胞放射敏感性的影響; (3)應用FCM分析高壓氧和放射治療對鼻咽癌CNE-2細胞細胞周期和細胞凋亡的影響。 結果: (1)MTT觀察:放射組2Gy、4Gy、6Gy、8Gy、10Gy治療后CNE-2細胞增殖抑制率分別為0.1038±0.0151、0.1533±0.0135和0.2097±0.1076,0.2227±0.0353,0.2102±0.0112;2.0ATA高壓氧±2Gy、4Gy、6Gy、8Gy、10Gy治療后CNE-2細胞增殖抑制率分別為0.1532±0.0155、0.2088±0.0188、0.2538±0.0128、0.2518±0.0220、0.2485±0.0184,各組與放射各組比較均有差異(P0.05);2.5ATA高壓氧+2Gy、4Gy、6Gy、8Gy、10Gy治療后CNE-2細胞增殖抑制率分別為0.2062±0.0124、0.2502±0.0199、0.3093±0.0187、0.3030±0.0257、0.3127±0.0228,各組與放射各組比較均具有差異(P0.05)。2.5ATA高壓氧+不同劑量放射組CNE-2細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2.0ATA高壓氧+不同劑量放射組,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5)。 (2)克隆形成試驗顯示:放射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D0(一次照射殺死63%細胞的劑量)、SF2(照射2Gy時存活分數(shù))分別為2.217,0.736;1.678,0.376;1.635,0.357。2.0ATA高壓氧放射增敏比SER(D0)和SER(Dq)分別為1.321和6.033,2.5ATA高壓氧放射增敏比SER(D0)和SER(Dq)分別為1.341和6.908。 放射組4、6、8Gy CNE-2細胞存活分數(shù)分別為0.350±0.055、0.174±0.011、0.040±0.001;2.0ATA高壓氧+4、6、8Gy放射組CNE-2細胞存活分數(shù)分別為0.107±0.012、0.038±0.008、0.010±0.000,各組與放射各組比較均有差異(P0.05);2.5ATA高壓氧+4、6、8Gy放射組CNE-2細胞存活分數(shù)分別為0.101±0.069、0.027±0.000、0.008±0.000,各組與放射各組比較均有差異(P0.05)。 (3)FCM檢測表明:放射組8、10Gy、2.0ATA高壓氧+6Gy、8、10Gy及2.5ATA高壓氧+4、6、8、10Gy組G2/M期細胞百分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2.0ATA高壓氧組和2.5ATA高壓氧組S期細胞百分率分別為25.43±1.40和27.73±1.04,均高于對照組S期細胞百分率16.40±1.41(P0.05);2.0ATA高壓氧+8、10Gy組和2.5ATA高壓氧+不同放射劑量組S期細胞百分比均高于對照組(P0.05)。 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2.5ATA高壓氧+放射組細胞凋亡率均大于對照組(P0.05)。2.0ATA高壓氧+不同放射劑量組及2.5ATA高壓氧+不同劑量放射組細胞凋亡率均大于不同劑量放射組(P0.05)。 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是高壓氧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影響的體內(nèi)試驗研究。 研究方法:試驗動物分為對照組、放射組、高壓氧組、高壓氧+放射組。 (1)建立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繪制移植瘤生長曲線,計算各組腫瘤抑制率,評價高壓氧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放射敏感性的影響; (2)應用免疫組化法檢測高壓氧和放射治療對鼻咽癌移植瘤組織中p53、Bcl-2、Bax、Ki67、CD31 (PECAM-1)表達的影響; (3)應用TUNEL試驗評價高壓氧和放射治療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凋亡指數(shù)(apoptotic index AI)的影響; (4)應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檢測高壓氧和放射治療對鼻咽癌移植瘤組織中p53、Bcl-2、Bax蛋白和mRNA表達的影響。 結果: (1)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以及2.5ATA高壓氧+放射組腫瘤抑制率(%)分別為94.39±1.40,7.09±2.23,10.91±3.38,98.00±0.26和99.34±0.28。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腫瘤抑制率均大于放射組(P<0.05)。 (2)免疫組化顯示:對照組、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p53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16.67%、83.33%、83.33%、100.00%、100.00%和100.00%。各治療組p53蛋白表達陽性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高壓氧和放射可不同程度誘導p53蛋白的表達;Bcl-2免疫組化顯示對照組、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Bcl-2蛋白表達陽性表達率分別為83.33%,100.00%,100.00%,83.33%,83.33%,100.00%。各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Bax免疫組化顯示對照組、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Bax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16.67%、100.00%、83.33%、100.00%、100.00%、100.00%。各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均有明顯差異(P0.05)。說明高壓氧和放射有促進Bax蛋白表達增高的趨勢;Ki67免疫組化顯示對照組、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Ki67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83.33%、100.00%、100.00%、83.33%、100.00%和100.00%。各組比較均無差異(P0.05);CD31(PECAM-1)蛋白在各組移植瘤組織中有陰性至弱陽性的表達。對照組、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CD31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0.00%、16.67%、0.00%、16.67%、0.00%、16.67%。各治療組和對照組表達無明顯差異(P0.05)。 (3)TUNEL試驗顯示對照組、放射組、2.0ATA高壓氧組、2.5ATA高壓氧組、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凋亡指數(shù)AI(%)分別為2.21±0.97,5.54士1.24,4.43±1.09,4.89±0.94,10.67±2.62和15.69±3.78。各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均有顯著差異(P<0.05)。 (4) Western blot和RT-PCR觀察到p53和Bax在鼻咽癌移植瘤組織中的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達與免疫組化分析的結果相似,對照組Bcl-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達明顯弱于高壓氧組和放射組,高壓氧+放射組Bcl-2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達又弱于高壓氧組或放射組,提示高壓氧和放射均抑制Bcl-2在移植瘤組織中的表達,且表現(xiàn)為協(xié)同效應。 本研究最后得到以下結論: (1)體外實驗顯示放射治療對鼻咽癌CNE-2細胞的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高壓氧治療對鼻咽癌CNE-2細胞有放射增敏作用。 (2)高壓氧治療引起鼻咽癌CNE-2細胞阻滯于S期,放射治療導致鼻咽癌CNE-2細胞阻滯于G2/M期,高壓氧+放射治療誘導鼻咽癌CNE-2細胞阻滯于S期和G2/M期。 (3)高壓氧和放射治療均可誘導鼻咽癌CNE-2細胞凋亡,高壓氧+放射治療對鼻咽癌CNE-2細胞的凋亡指數(shù)(AI)大于單純高壓氧或單純放射。 (4)體內(nèi)試驗顯示2.0ATA高壓氧+放射組和2.5ATA高壓氧+放射組腫瘤抑制率均大于放射組。高壓氧對鼻咽癌裸鼠移植瘤有放射增敏作用。 (5)免疫組化顯示高壓氧和放射治療均可上調(diào)鼻咽癌p53、Bax基因的表達,且具有協(xié)同作用。Western blot和RT-PCR進一步顯示高壓氧和放射均可上調(diào)鼻咽癌p53、Bax基因的表達,且具有協(xié)同作用。高壓氧上調(diào)p53、Bax基因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進而促進鼻咽癌細胞的凋亡,增強鼻咽癌的放射敏感性,可能是高壓氧對鼻咽癌放射增敏的機制之一。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R739.6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丘京天;;多人高壓氧艙故障檢修[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1年08期
2 李興明;王強;王勇;;高壓氧設備的維護[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1年06期
3 湯旭帆;;高壓氧艙微機測控技術的基本原理[J];醫(yī)療裝備;2011年09期
4 孫慧娟;;高壓氧治療腦中風療效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年20期
5 谷莉娜;鄭楊;谷鐵軍;王Ym驥;;高壓氧預處理對缺血-再灌注誘導的糖尿病大鼠心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15期
6 王黎;;高壓氧治療CO中毒的護理體會[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0年17期
7 谷莉娜;鄭楊;王Ym驥;谷鐵軍;;高壓氧預處理對正常和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年17期
8 韋貴珠;韋孟懷;;護理干預對高壓氧治療中氣管切開病人肺部交叉感染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1年19期
9 徐蘭芳;任克儉;王慧斌;聶燕芳;;高壓氧治療一氧化碳中毒遲發(fā)性腦病臨床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年24期
10 李興明;王強;;高壓氧艙氧氣的安全使用與管理[J];中國醫(yī)療設備;2011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森;陳崇喜;王春雷;李先輝;陳小奉;;琥珀酸脫氫酶和丙酮酸脫氫酶激酶1在鼻咽癌癌變過程中的表達變化[A];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成立60周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2 林少俊;宗井鳳;;鼻咽癌的治療進展[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8分會場-癌癥流行病趨勢和防控策略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湯旭帆;;高壓氧艙空氣調(diào)節(jié)的要求和特點[A];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醫(yī)學工程學分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4 周小軍;田道法;王士貞;阮巖;邱寶珊;張麗娟;;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員基因組穩(wěn)定與修復基因表達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15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5 項光早;;微血管密度與鼻咽癌生長、浸潤、轉移和預后關系的研究[A];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成立60周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李美香;石金鳳;謝元杰;趙國軍;龍治峰;黃欣瓊;;間質(zhì)蛋白Periostin促進鼻咽癌轉移的機制研究[A];中國解剖學會2011年年會論文文摘匯編[C];2011年
7 楊凌;馬禮欽;孔祥泉;潘建基;鄭雄偉;蔡曉文;;ERCC1等基因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A];第六屆全國鼻咽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8 劉慧敏;王亮;;高壓氧艙事故分析與對策[A];第六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9 肖旭軒;胡國清;;鼻咽癌組織p16、p53、p73蛋白表達水平對患者遠期生存率的影響[A];2011年全國醫(yī)藥學術論壇交流會暨臨床藥學與藥學服務研究進展培訓班論文集[C];2011年
10 韓安家;宋玉蘭;張芬芬;;鼻咽癌中β-catenin的表達與鼻咽癌細胞增殖、凋亡及侵襲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10年學術年會日程及論文匯編[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鄒爭春 王勇 記者 趙雪;大坪醫(yī)院研制成功高壓氧艙應急系統(tǒng)[N];科技日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謝明霞;從蛋白質(zhì)組學入手 探究鼻咽癌[N];健康報;2011年
3 安老師;住高壓氧艙附近不危險[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05年
4 李文煒;開展專項檢查 確保氧艙安全[N];中國質(zhì)量報;2008年
5 劉斌鈺 龔小江 記者 郭海涌;交通八支隊官兵進入高壓氧艙“療養(yǎng)”[N];人民武警;2003年
6 文彬;高壓氧艙和靜脈留置針不良事件通報[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7 紀明毅;高壓氧醫(yī)學為何呈現(xiàn)“病態(tài)”[N];健康報;2007年
8 王金山;疲勞可通過“高壓氧”來放松嗎?[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王婷婷;潘曉雯:譜寫無血的生命奇跡[N];科技日報;2008年
10 王和平;高壓氧能治療哪些疾病[N];健康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洪繼東;高壓氧對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周文;鼻咽癌染色體12p12-11區(qū)段擴增基因的篩選及其功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3 陳舒華;鼻咽癌高癌家系體質(zhì)證型的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4 李萍;鼻咽癌雞胚絨毛尿囊膜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腫瘤生物學行為研究上的應用[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5 樓建軍;抑癌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鼻咽癌遺傳易感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蘇波;鼻咽癌臨床進展過程中轉錄因子活性譜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7 肖哲鋒;不同分化程度的鼻咽癌組織定量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阮林;鼻咽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信號通路的磷酸化蛋白質(zhì)組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姜漢國;PI3K/AKT信號傳導通路與鼻咽癌侵襲轉移關系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10 王路;EBNA1在鼻咽癌轉移中的作用及分子機制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錫清;鼻咽癌新生脈管及其臨床病理意義[D];桂林醫(yī)學院;2010年
2 張麗煌;Survivin,Bcl-2,Pml mRNA的表達及其與鼻咽癌臨床分期及預后的關系[D];昆明醫(yī)學院;2011年
3 鄧玲;角蛋白19表達與鼻咽癌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研究[D];南華大學;2010年
4 鄧澤鋒;鼻咽癌頸椎破壞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D];南昌大學;2011年
5 侯吉光;影響鼻咽癌預后因素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鋒;己糖激酶2在鼻咽癌組織中的表達[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曉靜;影響鼻咽癌放射治療預后因素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8 劉彬;整合素α_v、β_3和bFGF與鼻咽癌浸潤轉移的相關性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9 劉新強;噬菌體隨機肽庫篩選鼻咽癌患者血清腫瘤標記物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10 楊崢;WWOX基因在鼻咽癌中的初步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7078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570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