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X連鎖隱性遺傳耳聾基因POU3F4的新突變
本文關鍵詞: POUF 耳聾 新突變 出處:《中華耳科學雜志》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基于耳聾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選定POU3F4基因作為檢測對象,為患者提供病因學診斷。方法對先證者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排除其他器官病變,并進行詳細的聽力學及顳骨CT檢查。提取先證者外周血白細胞基因組DNA,運用聚合酶鏈反應的方法,對先證者POU3F4基因進行擴增,直接測序法對POU3F4基因進行全部編碼序列檢測。結果先證者表現(xiàn)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顳骨CT顯示雙側耳蝸分隔不全、前庭發(fā)育不良、內聽道底膨大、耳蝸和內聽道底相通;驒z測發(fā)現(xiàn)該患者POU3F4基因存在一個新的突變(c.530CA(p.S177X)),該位點改變導致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使POU3F4轉錄因子不能發(fā)揮其正常的功能。結論通過對該患者POU3F4基因的序列分析,發(fā)現(xiàn)了一個明確致病的新的提前終止的突變位點,豐富了POU3F4基因的突變譜。
[Abstract]:Objective based o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eafness patients, POU3F4 gene was selected as the detection object to provide etiological diagnosis for the patients. The genomic DNA of peripheral blood leukocytes of the proband was extracted and amplifi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ll coding sequences of POU3F4 gene were detected by direct sequencing. Results the proband showed extremely severe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Ct of temporal bone showed bilateral cochlear septal insufficiency and vestibular dysplasia. The cochlea and the fundus of the inner auditory canal were enlarged and the cochlea was connected to the fundus of the inner auditory canal. A new mutation of POU3F4 gene was found in this patient (c. 530CAp.S177XG). The change of this locus resulted in the early appearance of the termination codon, which prevented the POU3F4 transcription factor from performing its normal function. Conclusion the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POU3F4 gene in this patient is carried out. A new early terminating mutation site was found, which enriches the mutation profile of POU3F4 gene.
【作者單位】: 解放軍總醫(yī)院海南分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解放軍總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8123002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371096,81371098) 國家十二五支撐項目(2012BAIB02) 衛(wèi)生部行業(yè)專項基金(201202005)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22172,7132177) 北京市科技新星計劃(2009B34,2010B081)
【分類號】:R764.43
【正文快照】: 遺傳性非綜合征耳聾的遺傳方式分為五種:一、常染色體顯性及不完全顯性,占22%;二、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占77%;三、X-連鎖遺傳,約占1%;四、Y-連鎖遺傳;五、線粒體母系遺傳,約占1%[1,2]。X染色體連鎖引起的非綜合征耳聾約占遺傳性耳聾的1%-2%。目前,在X染色體上已確定的引起非綜合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袁永一;戴樸;;耳聾基因診斷——轉化醫(yī)學推動耳科學發(fā)展的范例[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鴻涵;非綜合征型遺傳性耳聾家系致病基因定位及鑒定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2 陳朋;人類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PRS1及其相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鮑曉林;郭玉芬;王秋菊;劉曉雯;韓明鯤;趙翠;趙亞麗;王大勇;蘭蘭;韓東一;;29個近親結婚致聾核心家系GJB2、SLC26A4和線粒體DNA12SrRNA基因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8年02期
2 陳兵,劉祚玉;大前庭導水管綜合征臨床特征(附2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王斌;吳擁真;遲放魯;;青少年兒童單耳極重度聾108例相關病史分析[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1年01期
4 徐偉;賀貴云;李灼日;;瞼裂狹小綜合征一家系的FOXL2基因突變研究[J];眼科研究;2009年03期
5 杜懷棟;內聽道擴張[J];國外醫(yī)學.耳鼻咽喉科學分冊;2005年04期
6 李紅輝;趙恒靜;;新生兒聾病易感基因篩查[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年01期
7 鄧惠紅;馮秀英;;柳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先天性耳聾基因篩查診斷的臨床研究”達國內領先水平[J];柳州醫(yī)學;2009年02期
8 胡書君;歷建強;張鵬;蘭蘭;鄭錦;李娜;宋杰;王大勇;田紅霞;丁海娜;王嵩川;王秋菊;;新生兒聽力與聾病易感基因聯(lián)合篩查的臨床研究[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0年03期
9 翟所強;;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經性聾研究的回顧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6年03期
10 馬峰杰;劉莎;鮮軍舫;王振常;郭連生;秦鵬民;趙金萍;林思恩;宋雯;劉美玉;;感音神經性聾患者失匹配負波特征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福新;呂建新;管敏鑫;;中國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G11696A突變的兩個家系分析[A];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醫(yī)學細胞生物學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6年
2 孫娜;葛榮明;;COX-2在喉鱗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3 王瑋;段程穎;;耳聾基因GJB2的突變分析及其與臨床相關性的研究[A];蘇州市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匯編(2008-2009)[C];2010年
4 能玲玲;董明敏;;不明原因感音神經性聾SLC26A4基因熱點突變與LVAS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C];2007年
5 熊世紅;王艷玲;高立新;黃映湘;劉暄;洪慧;朱萍;;視網膜色素變性視紫紅質基因突變檢測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李磊;吳皓;楊濤;;兒童遲發(fā)性耳聾早期基因識別與預警[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遺傳學進步推動中國西部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中國遺傳學會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1年
7 王永強;嚴宏;;先天性眼球震顫二家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江波;陶寶鴻;蔡志毅;;耳蝸植入術治療重度感音神經性聾12例分析[A];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科學分會成立60周年慶典暨2011年浙江省醫(y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9 李建紅;鮮軍舫;王振常;何暉光;李文靜;李勇;劉兆會;;基于VBM的極重度語前感音神經性聾兒童腦結構的MRI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放射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10 楊青青;施秉銀;候鵬;;遠端腎小管酸中毒并感音神經性聾個案報道與ATP6V1B1突變檢測[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解放軍總醫(y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yī)師 戴樸;防控耳聾 從基因篩查開始[N];健康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李穎;他們?yōu)楹我会樉兔@?[N];科技日報;2009年
3 金鵬 本報記者 李娜;做好耳聾基因篩查[N];吉林日報;2010年
4 永為;長春啟動耳聾基因診斷項目[N];吉林日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任意;基因檢測:預防和避免遺傳性耳聾發(fā)生的有效手段[N];經濟日報;2009年
6 解放軍總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博士 王國建 王繼榮 王佳斌 整理;遺傳性耳聾有的能避免[N];健康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魏靜 整理;老年性耳聾原因何在?[N];大眾衛(wèi)生報;2009年
8 實習生 許珍 本報記者 李娜;走出無聲世界[N];吉林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馬艷紅;愛,讓你在呱呱墜地時聽見[N];中國醫(yī)藥報;2011年
10 記者 顏秋雨 通訊員 王玉林;基因芯片快速檢測遺傳性聽力障礙[N];健康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忠;遺傳性非綜合征型耳聾的分子機制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2 蔣璐;遺傳性耳聾家系的基因定位及基因診斷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賴若沙;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兒童致聾因素分析、常見基因檢測及其種族差異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張哲文;甘肅省10043例新生兒聽力聯(lián)合聾病易感基因篩查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5 陳俞;新疆維吾爾族和漢族非綜合征性聾耳聾基因常見突變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年
6 王輝兵;GJB2單雜合突變非綜合征型耳聾致病機制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3年
7 紀育斌;中國耳聾人群常見基因分子流行病學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0年
8 韓明昱;基于基因診斷的遺傳性耳聾預防與干預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11年
9 吳宏;Bartter綜合征遺傳學分析與耳聾基因芯片研發(fā)[D];中南大學;2013年
10 韓明鯤;聾病分子診斷的臨床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霞;揚州地區(qū)中度以上聽力障礙兒童的耳聾基因篩查及臨床應用研究[D];揚州大學;2012年
2 劉爽;天津市新生兒聽力和聾病易感基因篩查情況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3年
3 趙杰;山東省部分地區(qū)252例先天性非綜合征型耳聾患兒GJB2 235delC突變分析[D];山東大學;2011年
4 陳幗玲;中國散發(fā)感音神經性聾患者GJB2基因突變的篩查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5 張強偉;129例非綜合征型耳聾患者耳聾基因的篩查[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6 劉啟珍;重慶市永川地區(qū)青少年耳聾患者耳聾基因熱點突變篩查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3年
7 孟慶國;殺傷細胞免疫球蛋白樣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鼻咽癌的關聯(lián)性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8 陳嘉;TagMan探針逆轉錄—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測定喉癌組織中EGFR mRNA含量[D];浙江大學;2007年
9 孫健;青島地區(qū)扁桃體腺樣體肥大兒童EB病毒及人巨細胞病毒的檢測[D];青島大學;2007年
10 董嬙;56例Leber先天性黑f諢頰吡俅蔡卣饔肓交蟶覆閇D];泰山醫(yī)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49195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49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