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17細胞與IL-17在TON中的作用及機制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9 15:24
本文關鍵詞:Th17細胞與IL-17在TON中的作用及機制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外傷性視神經病變 Th17細胞 IL-17 流式細胞儀 免疫組化學 蛋白免疫印跡
【摘要】:目的: 1.建立SD大鼠外傷性視神經病變動物模型,觀察SD大鼠外傷性視神經病變后Th17細胞(Th17lymphocytes)及IL-17(interleukin-17)的變化趨勢。 2.探討Thl7細胞和IL-17在外傷性視神經病變中的作用,為治療外傷性視神經病變提供理論依據(jù)。 方法: 1.采用液壓沖擊顱腦損傷儀建立外傷性視神經病變動物模型,將70只4周齡健康雄性SD大鼠隨機分為3組:正常組10只,假傷對照組10只和實驗組50只,實驗組分為5個亞組(1d、3d、7d、14d、28d,每組10只)。實驗組大鼠用液壓顱腦損傷儀(FPI)建立外傷性視神經病變模型;假傷對照組大鼠除不進行打擊外,余處理同實驗組;正常組大鼠不進行任何處理。 2.分別在造模后1、3、7、14、28天對正常組、假傷對照組和相應實驗組大鼠進行閃光視覺誘發(fā)電位(F-VEP)檢查,取大鼠脾臟制備脾單細胞懸液進行Th17細胞的流式細胞學計數(shù),制作大鼠眼球標本進行IL-17免疫組化染色,提取視神經蛋白應用蛋白免疫印跡(Western blot)檢測視神經中IL-17蛋白的表達。 結果: 1.閃光視覺誘發(fā)電位結果顯示:各組大鼠均可引出典型的NPN波形。與正常組相比較假傷對照組大鼠的隱含值稍升高,振幅稍降低,但與正常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219,P=0.829;t=-0.218,=0.830);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各實驗組大鼠的隱含值從損傷后開始上升,到14d左右開始穩(wěn)定,而振幅正相反,從損傷后開始下降,到14d左右開始穩(wěn)定,與假傷對照組相比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769,3.171,7.503,10.278,12.264,P0.05;t=3.413,5.979,7.291,9.352,10.070,P0.05)。 2.流式細胞學檢查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較假傷對照組大鼠的脾臟單細胞懸液中,Thl7細胞占CD4+T細胞的比例稍增高,但與正常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241,P=0.813);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各實驗組Th17細胞占CD4+T細胞的比例從損傷后開始上升,損傷后7d達到高峰,然后開始下降,但28d時仍高于假傷對照組。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2.244,13.659,18.302,19.813,13.938;P0.05)。 3.IL-17免疫組化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較假傷對照大鼠組視網膜中IL-17陽性表達稍增多,但與正常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537,P=0.496);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各實驗組大鼠視網膜中IL-17陽性表達從損傷后開始上升,損傷后7d達到高峰,然后開始下降,但28d時仍高于假傷對照組。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253,5.219,7.974,9.528,7.441;P0.05)。 4. 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與正常組相比較假傷對照組大鼠視神經中IL-17蛋白表達稍增高,但與正常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t=-0.405,P=0.690);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各實驗組大鼠視神經中IL-17蛋白表達從損傷后開始上升,損傷后7d達到高峰,然后開始下降,但28d時仍高于假傷對照組。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342,7.469,9.737,10.484,8.946;P0.05)。 結論: 1.實驗組大鼠的隱含值從損傷后開始上升,而振幅從損傷后開始下降,并均在14d左右開始穩(wěn)定,這些改變符合臨床上視神經外傷后的電生理檢查變化特征,表明用FPI可以成功造成外傷性視神經病變。 2.假傷對照組大鼠脾臟單細胞懸液中Th17細胞占CD4+T細胞的比例、IL-17免疫組化及IL-17蛋白的表達與正常組相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除打擊外的操作對Th17細胞及IL-17的表達沒有影響。 3.實驗組大鼠脾臟單細胞懸液中Th17細胞占CD4+T細胞的比例、IL-17免疫組化及IL-17蛋白的表達與假傷對照組相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Th17細胞及IL-17可能在外傷性視神經病變的發(fā)生和進展過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79.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琳琳;呂瀛娟;于榮國;王興;申戰(zhàn)省;張蔚;顏華;;標準化大鼠外傷性視神經損傷動物模型建立[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8年12期
2 李佳;陳小平;;Th效應細胞家族的新成員——Th17[J];中國免疫學雜志;2007年11期
,本文編號:12709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2709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