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例鼻咽癌綜合治療療效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本文關鍵詞:130例鼻咽癌綜合治療療效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鼻咽癌 放射治療 化療 分子靶向治療 影響預后因素
【摘要】:目的:回顧性的分析比較單純放療、放療聯合化療和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在鼻咽癌治療中的療效和毒副作用,并探討影響鼻咽癌預后的相關因素,為鼻咽癌的綜合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收治的經病理組織學確診130例鼻咽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年齡17~84歲,中位年齡52歲;男性95例,女性35例;鱗癌114例,非鱗癌患者16例;KPS評分均達80分以上。TNM分期:II期38例(29.2%),III期56例(43.1%),IVa+IVb期36例(27.7%),130例患者中常規(guī)放療28例,,調強放療102例。治療方式:單純放療42例,放療聯合化療63例,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25例。放療采用常規(guī)分割,2-2.12Gy/次/天,5次/周,放療劑量GTV達66-74Gy,CTV1達60Gy,CTV2達50Gy。化療方案選擇鉑類單藥或鉑類聯合多西他賽、氟尿嘧啶,以誘導化療,同步化療或輔助化療的方式進行。靶向治療均與放化療聯合,選擇西妥昔單抗或尼妥珠單抗,每周1次。近期療效采用RECIST評價標準,毒副反應按RTOG急性分級標準及EORTC晚期放射性損傷分期標準,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18.0,應用卡方檢驗的方法評價單純放療組(R),放化療組(R+C),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組(R+C+T)各組間近期療效及副反應差異。Kaplan-Meier分析分別對各組總生存時間及無進展生存時間進行比較,將多組因素列入Cox回歸方程,陽性危險因素分別繪制生存曲線。P0.05設定為檢驗標準。 結果: 1.近期療效 130例鼻咽癌患者完全緩解(CR):32例,部分緩解(PR):93例,穩(wěn)定(SD):5例,PD(進展)0例?偩徑饴蔙R(RR=CR+PR/總例數)=96.2%,其中單純放療組(R)RR=95.2%(40/42),放療聯合化療組(R+C) RR=98.4%(62/63),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組(R+C+T)RR=92.0%(23/25)。應用卡方檢驗,結果顯示組間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666)。 2.總生存率、無進展生存率及其影響因素。 130例患者3年生存率為86%,5年生存率為79%,3年無進展生存率為77%,5年無進展生存率為69%。分析病理類型、T分期、N分期,化療方式,是否行靶向治療以及放療方式等相關因素,僅T分期,N分期為影響總生存期的獨立危險因素。T分期的死亡風險比HR(hazard rate)=1.566,N分期的死亡風險比HR(hazard rate)=1.850。T、N分期越高,死亡風險越大。T、N分期及是否行同步化療為無進展生存時間的獨立危險因素。T分期的進展風險比HR=1.508,N分期的進展風險比HR=1.506,是否行同步化療的進展風險比HR=0.464。T、N分期越高,進展風險越大,而行同步化療可降低疾病進展風險。 3.不良反應 130例患者3級以上急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0.7%(40/130),主要不良反應是口腔粘膜反應及放射性皮膚反應,放化療組(R+C)組3級以上急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6.5%(23/63),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R+C+T)組3級以上急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44%(11/25),均較單純放療(R)組14.2%(6/42)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30例患者3級以上晚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2%(21/130),主要晚期不良反應是放射性唾液腺損傷,無放射性腦病、顱神經損傷及脊髓損傷等嚴重放射損傷發(fā)生。單純放療(R)組3級以上晚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5%,放化療組(R+C)組為17.4%,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R+C+T)組為16%,各治療組(R,R+C,R+C+T)間,晚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 1.放射治療作為鼻咽癌主要治療方法近期療效可靠,單純放療組、放療聯合化療、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的近期療效結果比較三組間無顯著統(tǒng)計學差異(P=0.666)。 2.在病理類型、T分期、N分期,化療方式,是否聯合靶向治療以及放療方式等相關因素中,僅T分期和N分期為影響II-IVb期鼻咽癌患者總生存率及無進展生存率的獨立危險因素,隨著T、N分期的增加,病人死亡及疾病進展風險增加,其他各因素對總生存期的影響均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在常規(guī)放療,調強放療,輔助化療,放化同步治療及放化療聯合分子靶向治療等不同治療方式中,僅放療聯合同步化療可望改善II-IVb期鼻咽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率,降低復發(fā)轉移風險。 4.放化療或放化療聯合靶向治療與單純放療相比均使鼻咽癌放療的3級以上急性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所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三種不同治療方式對遠期不良反應的影響無統(tǒng)計學差異。 5.本研究為回顧性研究,病例數較少,非嚴格分組,進一步結果有望通過大樣本前瞻性研究證實。
【關鍵詞】:鼻咽癌 放射治療 化療 分子靶向治療 影響預后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39.63
【目錄】:
- 摘要6-9
- Abstract9-12
- 前言12
- 資料與方法12-17
- 1. 一般資料12-13
- 2. 治療方法13-16
- 3. 療效及不良反應判斷標準16
- 4. 隨訪16-17
- 5. 統(tǒng)計學處理17
- 結果17-23
- 1. 鼻咽癌綜合治療近期療效17-18
- 2. 鼻咽癌綜合治療遠期療效及其預后影響因素18-22
- 3. 鼻咽癌綜合治療的不良反應22-23
- 討論23-28
- 結論28-29
- 參考文獻29-33
- 綜述33-45
- 參考文獻40-45
- 附錄45-48
- 致謝48-49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建基;;鼻咽癌診療技術和策略的演變[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第18分會場-癌癥流行趨勢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討會論文集(補充)[C];2011年
2 林娟;鄒愛芳;莊碧玉;齊榕;;鼻咽癌放射治療患者醫(yī)院感染狀況分析及護理[A];全國醫(yī)院感染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傳染病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自然災害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3 沈露俊;夏云飛;;療前BMI對于不同療前血紅蛋白水平的鼻咽癌患者的預后影響[A];第六屆全國鼻咽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陳奇鴻;;鼻咽癌病人失眠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A];第六屆中國癌癥康復與姑息醫(yī)學大會大會論文集和專題講座[C];2010年
5 譚佳麗;;鼻咽癌調強放療的護理[A];“全國護理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全國護理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金風;寶瑩娜;吳偉莉;陳海霞;甘家應;;惡性腫瘤干細胞標記物CD34、CD44、CD133與鼻咽癌放、化療干預性治療后療效關系的研究[A];第六屆全國鼻咽癌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何艷梅;張國標;;鼻咽癌患者住院費用及影響因素分析[A];中國醫(yī)院協會病案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九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潘志方;唐志列;夏云飛;;光聲光譜技術在現代醫(yī)學領域上的新應用[A];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實驗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10年
9 余煒;謝瑞祥;;藥師參與尼妥珠單抗的常見不良反應的防治[A];2011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11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1年
10 張艷玲;王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期放化療的療效觀察及護理[A];全國口腔護理新進展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懿;基于基因芯片的鼻咽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2 劉書靜;鼻咽癌顱內轉移的證型特點及其分子基礎初步研究[D];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3 匡韋陸;481例鼻咽癌患者預后及分期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4 駱海明;用于鼻咽癌高效靶向診療的多肽—脂質納米探針的研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5 駱海明;用于鼻咽癌高效靶向診療的多肽—脂質納米探針的研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尹述成;靶向抑制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受體治療鼻咽癌的實驗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7 鐘潔希;清鼻方治療鼻咽癌的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8 肖雪;分泌蛋白FSTL1在鼻咽癌中的抑瘤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3年
9 陳浮;鼻咽癌中Myocardin轉錄失活機制及其功能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10 劉真;NESG1基因的序列修正及其在鼻咽癌中的功能及分子機制初步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苑;一種新的植物提取物抗鼻咽癌轉移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2 鄧開鳳;利用乙腈與質譜技術篩選鼻咽癌相關血清標志蛋白質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3 黃曉萍;中藥配合放化療對鼻咽癌患者遠期療效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4 林沛;非角化型鼻咽癌分子分型及其調控網絡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田一夫;鼻咽癌2008分期的臨床評價[D];中南大學;2013年
6 劉賀;放療對鼻咽癌患者唾液中鈣、磷含量影響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張貝貝;鼻咽癌氧化性DNA損傷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郭麗萍;廣西鼻咽癌高危人群社區(qū)防治點的初步建立[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9 李東搏;130例鼻咽癌綜合治療療效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鄧嘉輝;鼻咽癌血清代謝組學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1163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11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