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Nagata法和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術后效果的長期隨訪的對比研究
本文關鍵詞:運用Nagata法和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術后效果的長期隨訪的對比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Nagata法全耳再造術 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 隨訪 評價
【摘要】:目的 通過對我科采用Nagata法全耳再造術與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行全耳再造術術后再造耳術后效果的臨床隨訪、評分對比,評價我科Nagata法全耳再造術與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兩種手術哪種術后效果更優(yōu)。 方法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科共施行36例先天性小耳畸形全耳再造術,其中采用Nagata法全耳再造術與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行全耳再造術的有27例,對病例進行篩選,去除其中Ⅱ期以前發(fā)生術中及術后并發(fā)癥影響再造耳外觀的3例,去除Ⅱ期術后半年及一年后左右未能及時隨訪的9例,最終獲得對比研究所需樣本1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4例,患者年齡為8~29歲(平均17.5歲),Nagata法7例,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8例。對15例進行全耳再造患者Ⅱ期術后半年及一年后左右兩個時段再造耳術后效果進行隨訪,患者接受12~18個月隨訪(平均13.6個月),通過對術后隨訪再造耳耳廓亞單位結構精致程度、位置和大小、顱耳角角度、再造耳廓皮膚顏色與周圍組織協(xié)調性,以及再造耳廓的長期穩(wěn)定性情況給予評分比較,來評價我科Nagata技術全耳再造術與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兩種手術哪種手術術后效果更優(yōu)。 結果 隨訪并記錄每位患者再造耳情況,并根據(jù)評分標準進行評分。⑴術后半年左右隨訪結果及評分:①Nagata法7例術后半年再造耳亞單位輪廓較術后即時外觀顯現(xiàn)明顯,形態(tài)更逼真,再造耳廓三維位置及大小穩(wěn)定,與健側耳對比一致度較高,無明顯軟骨吸收、再造耳變小趨勢,耳后植皮區(qū)顏色與正常皮膚差別不大,局部瘢痕較輕,7例中有3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耳顱角輕度回縮,但由于術中矯枉過正設計,與健側對比對稱性良好。Nagata法7例術后半年左右隨訪平均評分在82.14分。②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8例再造耳亞單位輪廓較術后即時外觀明顯改善,形態(tài)較逼真,再造耳廓三維位置及大小較穩(wěn)定(有1例術后護理不當出現(xiàn)再造耳位置輕度改變),與健側耳對比一致度良好,無明顯軟骨吸收、再造耳變小趨勢,耳周皮膚與正常皮膚色澤接近,無明顯耳后瘢痕及色素沉著,8例中有4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耳顱角回縮,輕度3例,由于術中矯枉過正設計,形態(tài)改變不明顯,與健側對比整體較對稱;較重1例與健側對比回縮較明顯,耳顱角較健側小。另外其中2例耳廓上極因回縮擴張皮瓣受壓變形,,1例較明顯。術后半年左右隨訪平均評分77.88分。⑵術后一年左右隨訪結果及評分:①Nagata法7例再造耳亞單位輪廓較術后半年外觀顯現(xiàn)更明顯,耳廓厚度稍變薄,但各解剖結構之間過度欠柔和,整體形態(tài)協(xié)調性有所降低,再造耳廓三維位置及大小穩(wěn)定,與健側耳對比一致度較高,無明顯軟骨吸收、再造耳變小趨勢,耳后植皮區(qū)顏色與正常皮膚差別不明顯,僅1例疑似毛囊炎局部輕度瘢痕增生,少量毛發(fā)缺失,耳顱角遠期觀察較前無明顯回縮,與健側對比對稱性較好。Nagata法7例術后一年左右隨訪平均評分在77.14分。②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8例再造耳亞單位輪廓較Nagata法改變更明顯,部分病例耳廓厚度變薄較明顯,形態(tài)較逼真,各解剖結構之間過度欠柔和,整體形態(tài)協(xié)調性降低,再造耳廓三維位置及大小較穩(wěn)定,與健側耳對比一致度較好,無明顯軟骨吸收、再造耳變小趨勢,耳周皮膚色澤正常,無明顯耳后瘢痕及色素沉著,耳顱角遠期觀察較前回縮不明顯,對既往1例顱耳角狹窄傾向及耳廓上極變形病例進行局部皮瓣轉移小范圍修整,改善不顯著。1例出現(xiàn)耳后癤腫,經及時處理后愈后良好。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8例術后半年左右隨訪平均評分74.25分。 結論 Nagata法全耳再造術與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各有其優(yōu)勢所在和不足之處,但總體術后效果均令醫(yī)患雙方較為滿意,都不失為良好的全耳再造技術。而且,通過長期的隨訪發(fā)現(xiàn),Nagata法全耳再造術無論在術后半年及一年左右隨訪評分均高于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形態(tài)逼真,再造耳廓三維位置及大小穩(wěn)定,與健側耳對比一致度較高,整體形態(tài)較協(xié)調,耳顱角長期穩(wěn)定性可靠,受區(qū)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因此,我科Nagata法優(yōu)于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
【關鍵詞】:Nagata法全耳再造術 乳突皮膚完全擴張法全耳再造術 隨訪 評價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64.9;R622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前言12
- 材料和方法12-21
- 結果21-25
- 討論25-29
- 結論29-30
- 本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自我評價30-31
- 參考文獻31-33
- 綜述33-51
- 參考文獻45-51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文章情況51-52
- 致謝52-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博;國冬軍;蔡震;于大山;莊洪興;蔣海越;;先天性小耳畸形研究現(xiàn)狀和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年07期
2 劉嘉鋒;孫家明;張一鳴;李小丹;;殘耳復合組織游離移植行耳屏再造[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8年03期
3 秦曉;王淑杰;莊洪興;蔣海越;楊慶華;于大山;;異位的耳垂型殘耳在小耳畸形外耳再造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8年07期
4 斯樓斌;王曉軍;;小耳畸形治療的回顧與進展[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0年11期
5 張本壽;林子豪;徐斌先;水祥兵;李增男;閆磊;徐志久;;預制擴張耳后乳突區(qū)復合筋膜皮瓣在全耳再造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1年11期
6 馬小軍;熊猛;;先天性小耳畸形治療研究進展[J];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4期
7 宋志勇;曹長蘭;潘沁心;;自體肋軟骨在小耳再造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3年19期
8 胡秀云,汪緒武,李輝;耳后溝皮瓣在耳再造術中的應用[J];山東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9 吳建明,吳包金,林子豪,江華,劉麒,袁相斌,趙耀忠,朱曉海;四種耳郭支架材料全耳再造的臨床應用評估[J];中國實用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04年06期
10 朱小平;黃朝帥;楊力;;皮膚擴張器加自體肋軟骨移植在全耳廓再造術中的應用[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15期
本文編號:10502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050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