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特點及基因突變分析
本文關鍵詞: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特點及基因突變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 UBIAD1突變 角膜營養(yǎng)不良 UBIAD1基因 共焦顯微鏡 組織病理學
【摘要】:第一章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臨床病理特征 目的:觀察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Schnyder corneal dystrophy, SCD)的臨床表現,研究患者角膜組織病理學及活體共焦顯微鏡的圖像特征。 方法:收集SCD家系一個,記錄其中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對其中1例患者行板層角膜移植術,患者病變角膜做光學顯微鏡檢查。 結果:在裂隙燈檢查下,5例SCD患者中唯獨1例患者其角膜上未見結晶樣沉積。血液脂質分析顯示所有患者均有輕度異常。共焦顯微鏡圖像示SCD患者其角膜基質內可出現異常的短棒樣,長針棒樣沉積或龜裂樣條紋;1例角膜上無結晶的SCD患者,共焦顯微鏡顯示其基質層內存在短棒狀物質。組織病理學檢查證實SCD角膜內存在異常的脂質成分。 結論:SCD具有結晶型和非結晶型兩種臨床表現。裂隙燈檢查并不能在角膜上發(fā)現細微的結晶樣沉積,共焦顯微鏡對于判斷結晶樣物質存在與否,在臨床上具有重要意義。病理組織學檢查能發(fā)現SCD患者角膜內存在異常的脂質膽固醇成分。 第二章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基因突變分析 目的:收集一個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Schnyder corneal dystrophy, SCD)家族的血液樣本,明確是否存在突變基因及其突變位點。 方法:根據知情同意權,誠邀安徽一個SCD家族來我院作血液樣本抽取。后把血液樣本送至英濰捷基(上海)貿易有限公司作基因測序查找是否存在突變基因及位點。 結果:本研究收集到一個SCD家族,成員共13名,能收集到的家族成員有11名。具有SCD表型的5例患者均存在UBIAD1基因突變,且為同一突變位點(N102S)。余家族成員未查出突變基因,3人為無血緣關系的配偶,剩下3人為有血緣關系而無SCD眼部癥狀的家族成員。 結論:本研究收集到的病例為下一步進行SCD臨床特點及遺傳背景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 UBIAD1突變 角膜營養(yǎng)不良 UBIAD1基因 共焦顯微鏡 組織病理學
【學位授予單位】:復旦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R772.2
【目錄】:
- 英文縮寫詞表3-5
- 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9
- 第一章 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病理特征9-22
- 材料和方法9-10
- 結果10-12
- 討論12-14
- 小結14-15
- 附圖表15-22
- 第二章 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基因突變分析22-32
- 材料和方法22-27
- 結果27
- 討論27-29
- 小結29-30
- 附圖表30-32
- 結論32-33
- 參考文獻33-36
- 綜述36-43
- 參考文獻40-43
- 致謝43-4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濤,鄒留河,楊凌,董薇麗,于潔,呂嵐,潘志強;分子遺傳學實驗研究在角膜營養(yǎng)不良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眼科;2003年06期
2 Taniguchi Y. ,Tsujikawa M. ,Hibino S. ,程燕;在1例凝膠滴樣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日本患者中發(fā)現新錯義突變[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眼科學分冊;2005年06期
3 李楊;我國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基因研究現狀[J];眼科;2005年03期
4 劉偉;金濤;胡旭崢;;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分子遺傳學研究進展[J];眼科新進展;2006年06期
5 何倫祥;;角膜營養(yǎng)不良[J];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06年11期
6 李丹丹;韓清;;分子遺傳學研究在非典型角膜營養(yǎng)不良臨床診斷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1年35期
7 杜國彥;角膜營養(yǎng)不良一家系五例報道[J];眼科研究;1997年03期
8 張紅,肖長順,崔洪寶;網狀型角膜營養(yǎng)不良一家族報告[J];中國廠礦醫(yī)學;1997年01期
9 孟祥毓,李冬;結節(jié)狀角膜營養(yǎng)不良及其治療[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0年01期
10 徐琪;實質性角膜營養(yǎng)不良一家系報告[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張蓓;姚玉峰;潘飛;周萍;;膠滴狀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病理特征和基因型分析[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張蓓;姚玉峰;;膠滴狀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病理特征[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3 曹文萍;劉平;;格子狀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組織病理學與超微結構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何偉;龔琪;徐玲;劉純;;中國東北地區(qū)兩種常見角膜營養(yǎng)不良患者TGFBI基因突變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顧揚順;龍燕;俞萍;;BIGH3基因相關性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分子遺傳學研究[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張婷;閆乃紅;余文瀚;劉果;吳曉梅;連金賢;劉旭陽;;Granular角膜營養(yǎng)不良家系TGFBI基因突變及表型研究[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暨第五屆海峽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7 樸明子;周行濤;吳良成;褚仁遠;;地圖型Reis—Bücklers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TGFBI基因突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劉果;馬可;張婷;閆乃紅;陳曉明;劉旭陽;;Reis-Bücklers與Avellion角膜營養(yǎng)不良家系TGFBⅠ基因突變及表型研究[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暨第五屆海峽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張蓓;膠滴狀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病理特征和基因型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2 荊洋;兩種罕見角膜基質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病理特征和分子遺傳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譚健文;施奈德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特點及基因突變分析[D];復旦大學;2013年
2 黃定國;角膜營養(yǎng)不良TGFBI基因突變分析[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龔琪;中國東北地區(qū)兩種常見角膜營養(yǎng)不良患者TGFBI基因突變分析[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王娟娟;分子遺傳學基因研究在Avellino角膜營養(yǎng)不良一家系的應用[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5 龍燕;BIGH3基因相關性角膜營養(yǎng)不良的臨床及遺傳學分析[D];浙江大學;2007年
6 鄭潔;一顆粒狀角膜營養(yǎng)不良家系BIGH3基因的突變檢測[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7 陳蓓;Reis Bücklers角膜營養(yǎng)不良一家系的TGFBI基因突變篩查[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3507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yank/103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