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壁間血腫與B型主動脈夾層的單中心回顧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18 18:41
研究背景: 主動脈壁間血腫(IMH)的發(fā)病率雖然不高,但是發(fā)病急,早期病死率高,是一種嚴重危及生命的急性主動脈疾病。目前,國內還沒有大規(guī)模的系統(tǒng)性的臨床研究。 目的: 研究IMH的臨床表現(xiàn),診斷方法,治療措施,疾病轉歸及預后情況,并比較StanfordA型主動脈壁間血腫(IMHA)和Stanford B型主動脈壁間血腫(IMHB)的差異。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1例診斷明確的IMH患者的臨床資料。資料的收集包括門診病歷、住院病歷以及隨訪記錄資料,根據(jù)血腫范圍將患者分為Stanford A型和B型兩組,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診療方式以及預后的差異。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采用SPSS16.0。 結果: IMHA型壁間血腫共25例,IMHB型壁間血腫36例。IMHA組平均年齡為59.00±9.15歲,]IMHB組平均年齡為60.19±11.12歲,IMHA組男女比例約1.5:1,IMHB組男女之比為2.6:1。兩組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主動脈疾病的比例無統(tǒng)計學差異。IMHA組胸痛和背痛的比例高于IMHB, IMHB組腹痛的比例高于IMHA組。兩組在心...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31648
【文章頁數(shù)】:80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圖1為病例1主動脈CTA圖像
支架植入術,手術順利,術后患者無胸背部及腹部疼痛(圖4)。圖1病例1主動脈CTA圖像(圖1為病例1主動脈CTA圖像。A圖和B圖為入院時CTA圖像,顯示了降主動脈增粗,壁間血腫形成,血腫厚度約為10.69min,未見活動性血流。C圖為入院一周后復查CTA圖像,顯示了主動脈弓部以遠的....
圖4為病例2接受腔內修復治療的DSA截圖
華中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圖4病例2接受腔內修復治療(圖4為病例2接受腔內修復治療的DSA截圖。A圖為DSA評估病情,B圖可見支架釋放后形態(tài)良好,三大分支血流基本正常。)討論對于IMH發(fā)病機制的爭議由來已久。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IMH是由于主動脈中膜屋出血,局部血腫形成,且無內膜撕裂。隨....
圖7.CTA示主動脈夾層伴假腔血栓化
(圖7.CTA示主動脈夾層伴假腔血栓化。A圖顯示了A型主動脈夾層,升主降主動脈未見明顯破口,假腔完全血栓化,需與壁間血腫鑒別,腸系膜上動脈下水平夾層形成,假腔內有活動性血流信號;B圖為升主動脈及降主動脈的假(或壁間血腫)的測量;C圖可見左腎動脈開口于假腔;D圖為升主動脈及降的....
本文編號:39316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9316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