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儲備分數(shù)在冠狀動脈臨界病變介入中的指導作用
發(fā)布時間:2024-01-27 04:20
目的:探討分析血流儲備分數(shù)(FFR)在指導處理冠狀動脈臨界病變中的臨床療效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3年01月至2013年6月在新疆醫(yī)科大學附屬中醫(yī)醫(yī)院冠脈造影顯示冠狀動脈臨界病變(50%-70%)并接受FFR測量的患者43例,根據(jù)FFR值分組,其中FFR≥0.75為延遲PCI治療組;FFR<0.75者隨機分為兩組,組為單純藥物治療組,簡稱藥物治療組,另一組為PCI+藥物治療組,簡稱PCI組。所有患者均于術后6月時進行隨訪,觀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性心肌梗死、再次血運重建等)以及再發(fā)心絞痛情況。結果:在隨訪6個月后,各組間MACE均未發(fā)生心源性猝死以及心肌梗死,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再發(fā)心絞痛情況兩兩比較發(fā)現(xiàn)FFR<0.75組中,PCI組再發(fā)心絞痛情況明顯低于藥物治療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8%vs0.27%,P<0.05),FFR<0.75組中的PCI組再發(fā)心絞痛情況與FFR≥0.75組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8%vs0.05%,P>0.05),FFR<0.75組中的單純藥物治療組再發(fā)心絞痛情況明顯高于F...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內容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2 納入和排除標準
3 研究方法
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1 入選患者的基線特征
2 患者冠脈造影參數(shù)及FFR值比較
3 治療6個月后MACE、再發(fā)心絞痛情況比較
討論
1 冠脈造影的局限性
2 冠狀動脈功能學評價
3 FFR的界值
4 關于FFR的試驗研宄
5 FFR的局限性
6 本研究的優(yōu)缺點
小結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
導師評閱表
本文編號:3886293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英文縮略詞對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內容與方法
1 研究對象
2 納入和排除標準
3 研究方法
4 統(tǒng)計學分析
結果
1 入選患者的基線特征
2 患者冠脈造影參數(shù)及FFR值比較
3 治療6個月后MACE、再發(fā)心絞痛情況比較
討論
1 冠脈造影的局限性
2 冠狀動脈功能學評價
3 FFR的界值
4 關于FFR的試驗研宄
5 FFR的局限性
6 本研究的優(yōu)缺點
小結
致謝
參考文獻
綜述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位論文
導師評閱表
本文編號:38862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8862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