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臨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01-11 07:02
目的探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臨床治療中接受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的效果及預后價值。方法選擇本院2015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72例,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6例。對照組給予CAG方案治療,觀察組給予CAG方案聯(lián)合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并觀察治療前后患者細胞免疫各指標水平變化情況,以及治療后血常規(guī)指標水平、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jié)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CD3+、CD4+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與治療前;觀察組治療后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血紅蛋白含量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總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采用CAG方案治療時可聯(lián)合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還可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幾率,值得推廣。
【文章來源】: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20,31(10)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免疫指標水平對比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常規(guī)指標水平對比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西他濱聯(lián)合預激方案初治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J]. 凌奕文,葉海燕,趙瑩,陳焯文.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2)
[2]地西他濱聯(lián)合預激化療對中老年MDS轉(zhuǎn)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遠期療效及預后因素分析[J]. 李章坤,賴應昌,李坤,何繼祥,姜義榮,劉樹陽.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8(06)
[3]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觀察及預后因素分析[J]. 鮑振華,趙洪國,于虹娥.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8(06)
[4]低劑量地西他濱聯(lián)合減量IAG方案治療老年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轉(zhuǎn)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療效觀察[J]. 高飛,杜明珠,李光,王浩,劉鋒,宋艷萍.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8(24)
[5]沙利度胺聯(lián)合低劑量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療效及對患者Th17和Th22細胞水平的影響[J]. 劉雙嬌,張艷彬,孟偉,韓瀟. 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18(09)
[6]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 汪德珍,朱軼男,楊雪飛,劉占為.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8 (07)
[7]超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療效觀察[J]. 陸佳,姚福生,徐海濤. 安徽醫(yī)藥. 2018(05)
[8]低劑量地西他濱皮下注射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安全性與療效觀察[J]. 艾昊,魏旭東,尹青松,汪萍,米瑞華,袁芳芳,陳琳,宋永平.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17 (08)
[9]地西他濱單藥與CAG/HAG方案治療難治性貧血伴有原始細胞增多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 徐澤鋒,秦鐵軍,張宏麗,方力維,張悅,潘麗娟,胡耐博,曲士強,李冰,肖志堅.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17 (07)
[10]DLC-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臨床意義及地西他濱對DLC-1基因表達的影響[J]. 付海英,周華蓉,晏建國,陳聰杰,沈建箴.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7 (06)
本文編號:3582330
【文章來源】: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20,31(10)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細胞免疫指標水平對比
2.3 兩組患者治療后血常規(guī)指標水平對比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地西他濱聯(lián)合預激方案初治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J]. 凌奕文,葉海燕,趙瑩,陳焯文.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9(02)
[2]地西他濱聯(lián)合預激化療對中老年MDS轉(zhuǎn)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近遠期療效及預后因素分析[J]. 李章坤,賴應昌,李坤,何繼祥,姜義榮,劉樹陽.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8(06)
[3]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臨床觀察及預后因素分析[J]. 鮑振華,趙洪國,于虹娥.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 2018(06)
[4]低劑量地西他濱聯(lián)合減量IAG方案治療老年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轉(zhuǎn)化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療效觀察[J]. 高飛,杜明珠,李光,王浩,劉鋒,宋艷萍. 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 2018(24)
[5]沙利度胺聯(lián)合低劑量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療效及對患者Th17和Th22細胞水平的影響[J]. 劉雙嬌,張艷彬,孟偉,韓瀟. 藥物流行病學雜志. 2018(09)
[6]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 汪德珍,朱軼男,楊雪飛,劉占為. 醫(yī)學臨床研究. 2018 (07)
[7]超小劑量地西他濱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11例療效觀察[J]. 陸佳,姚福生,徐海濤. 安徽醫(yī)藥. 2018(05)
[8]低劑量地西他濱皮下注射治療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安全性與療效觀察[J]. 艾昊,魏旭東,尹青松,汪萍,米瑞華,袁芳芳,陳琳,宋永平.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17 (08)
[9]地西他濱單藥與CAG/HAG方案治療難治性貧血伴有原始細胞增多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 徐澤鋒,秦鐵軍,張宏麗,方力維,張悅,潘麗娟,胡耐博,曲士強,李冰,肖志堅.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17 (07)
[10]DLC-1基因甲基化在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的臨床意義及地西他濱對DLC-1基因表達的影響[J]. 付海英,周華蓉,晏建國,陳聰杰,沈建箴.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7 (06)
本文編號:35823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5823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