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導聯(lián)R/S比值預測心臟再同步化治療效果的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2-01-04 01:40
目的:研究術(shù)后首次心電圖中V1導聯(lián)R/S比值預測心臟再同步化治療(CRT)效果的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2017年安徽省立醫(yī)院接受CRT除顫儀(CRT-D)、CRT起搏器(CRT-P)治療的62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并分為CRT有反應組(39例)和CRT無反應組(23例)。對患者基線資料及術(shù)后6個月時的臨床資料、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結(jié)果進行回顧分析。如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在CRT術(shù)后6個月較術(shù)前增加≥5%,則定義為CRT有反應。術(shù)后首次心電圖中V1導聯(lián)R/S比值≥1或Ⅰ導聯(lián)R/S比值≤1定義為R/S比值陽性。結(jié)果:(1)基線資料比較:CRT有反應組的女性和左束支傳導阻滯(LBBB)比例明顯高于無反應組(P=0.014、P=0.04);CRT有反應組患者的平均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VEDD)和肺動脈高壓(SPAP)均較CRT無反應組低(P<0.01)。(2)隨訪結(jié)果比較:CRT有反應組在術(shù)后6個月時的NYHA心功能分級、P波時限、QRS波時限、LVEDD、SPAP均較術(shù)前明顯改善(均P<0.05);CRT有反應組中術(shù)后R/S比值陽性者31例(79.5%),CRT無...
【文章來源】: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8,34(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超聲心動圖檢測
1.2.2 SPAP檢測
1.2.3 起搏器植入
1.2.4術(shù)后隨訪及分組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2組基線資料比較
2.2 2組隨訪結(jié)果比較
2.3 各因素對CRT反應的預測價值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左心室四極導線在心臟再同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邸軍軍,周穎,許逸飛,徐曉紅,潘軼文,單江,徐耕.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7(06)
[2]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超反應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 劉丹,吳冬燕,許靜.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6(11)
[3]CRT心電圖[J]. 郭繼鴻.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12(01)
本文編號:3567393
【文章來源】: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8,34(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2 方法
1.2.1 超聲心動圖檢測
1.2.2 SPAP檢測
1.2.3 起搏器植入
1.2.4術(shù)后隨訪及分組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jié)果
2.1 2組基線資料比較
2.2 2組隨訪結(jié)果比較
2.3 各因素對CRT反應的預測價值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左心室四極導線在心臟再同步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邸軍軍,周穎,許逸飛,徐曉紅,潘軼文,單江,徐耕.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7(06)
[2]心臟再同步化治療超反應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 劉丹,吳冬燕,許靜.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6(11)
[3]CRT心電圖[J]. 郭繼鴻. 臨床心電學雜志. 2012(01)
本文編號:35673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5673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