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追蹤技術在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左心室重構關系研究中的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10-06 17:08
目的探討回聲追蹤技術用于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左心室重構關系研究中的價值。方法納入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于資陽市人民醫(yī)院超聲醫(yī)學科診治的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120例,接受超聲心動圖檢查、回聲追蹤技術檢查,同時行超聲動脈造影檢查。根據超聲心動圖檢查結果將其分為左心室重構組與非左心室重構組,并根據超聲動脈造影檢查結果,按照動脈斑塊檢出情況,將其分為無硬化組、硬化組。比較不同左室重構組與硬化組患者回聲追蹤技術檢查相關參數(shù)水平。繪制ROC曲線觀察回聲追蹤技術各參數(shù)水平預測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左室重構的價值。結果全部120例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檢出左心室重構40例,發(fā)生率為33.33%;檢出頸動脈粥樣硬化35例,檢出率為29.17%;較非左心室重構組、無硬化組,左室重構組、硬化組的應變彈性系數(shù)(Ep)、硬化度(β)、膨大系數(shù)(AI)、單點脈搏波傳導速度(PWVβ)水平升高,動脈順應性(AC)水平降低(P<0.05);繪制ROC曲線,Ep、β、AI、PWVβ、AC等回聲追蹤技術相關參數(shù)水平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與左室重構的曲線下面積均>0.7,評估價值高。結論通過回聲追蹤技術測定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動脈...
【文章來源】: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 2020,12(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與分組
1.2 研究方法
1.2.1 超聲心動圖檢查
1.2.2 回聲追蹤技術
1.2.3 頸動脈斑塊硬化評價方法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2.2 回聲追蹤技術檢出結果比較
2.2.1 左室重構與非左室重構患者回聲追蹤技術檢查結果比較
2.2.2 硬化組與無硬化組回聲追蹤技術檢查結果比較
2.3 ROC曲線分析結果
2.3.1 回聲追蹤技術各參數(shù)評估左室重構的價值
2.3.2 回聲追蹤技術各參數(shù)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價值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估兔頸動脈斑塊形成后動脈彈性功能改變[J]. 張雙雙,陳莉,呂仁華,王涌. 復旦學報(醫(yī)學版). 2018(05)
[2]缺血預適應對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血管彈性與內皮功能損傷的影響[J]. 王彬成,魯慧,崔寧寧,李艷春. 山東醫(yī)藥. 2018(18)
[3]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臨床研究[J]. 孟令茜,郭迎春,高志云,馬星,劉文瑞,楊漪,彭肖.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18(03)
[4]超聲評價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頸動脈與左心室功能的初步研究[J]. 周濱瑜,王靜,謝明星,張艷容,呂清,項飛翔.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7 (05)
[5]高血壓血管重構的力學調控機制研究進展[J]. 陳志彥,徐明,高煒. 生理科學進展. 2017(01)
[6]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估早衰癥患兒頸部血管病變及彈性功能[J]. 趙曉妮,吳黨潔,陳曦,馬慧,康楠,宋宏萍,鄭敏娟,劉麗文,孫新,劉寶華.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7 (01)
[7]ET技術檢測高血壓腎病病人頸動脈彈性臨床價值[J]. 沈麗梅,徐華英,孫田榮,仲艷密,房世保.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 2015(06)
[8]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左心室重構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相互關系的研究[J]. 熊秀勤,杜文華,王暉,王淑青.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3(01)
碩士論文
[1]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構評價的初步研究[D]. 陳敏華.廣西醫(yī)科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20417
【文章來源】: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 2020,12(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與分組
1.2 研究方法
1.2.1 超聲心動圖檢查
1.2.2 回聲追蹤技術
1.2.3 頸動脈斑塊硬化評價方法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2.2 回聲追蹤技術檢出結果比較
2.2.1 左室重構與非左室重構患者回聲追蹤技術檢查結果比較
2.2.2 硬化組與無硬化組回聲追蹤技術檢查結果比較
2.3 ROC曲線分析結果
2.3.1 回聲追蹤技術各參數(shù)評估左室重構的價值
2.3.2 回聲追蹤技術各參數(shù)評估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價值
3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估兔頸動脈斑塊形成后動脈彈性功能改變[J]. 張雙雙,陳莉,呂仁華,王涌. 復旦學報(醫(yī)學版). 2018(05)
[2]缺血預適應對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患者血管彈性與內皮功能損傷的影響[J]. 王彬成,魯慧,崔寧寧,李艷春. 山東醫(yī)藥. 2018(18)
[3]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價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的臨床研究[J]. 孟令茜,郭迎春,高志云,馬星,劉文瑞,楊漪,彭肖. 中國動脈硬化雜志. 2018(03)
[4]超聲評價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頸動脈與左心室功能的初步研究[J]. 周濱瑜,王靜,謝明星,張艷容,呂清,項飛翔.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7 (05)
[5]高血壓血管重構的力學調控機制研究進展[J]. 陳志彥,徐明,高煒. 生理科學進展. 2017(01)
[6]血管回聲跟蹤技術評估早衰癥患兒頸部血管病變及彈性功能[J]. 趙曉妮,吳黨潔,陳曦,馬慧,康楠,宋宏萍,鄭敏娟,劉麗文,孫新,劉寶華.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 2017 (01)
[7]ET技術檢測高血壓腎病病人頸動脈彈性臨床價值[J]. 沈麗梅,徐華英,孫田榮,仲艷密,房世保.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 2015(06)
[8]老年原發(fā)性高血壓病患者左心室重構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相互關系的研究[J]. 熊秀勤,杜文華,王暉,王淑青.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3(01)
碩士論文
[1]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構評價的初步研究[D]. 陳敏華.廣西醫(yī)科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4204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4204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