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與心血管事件的關系
本文關鍵詞: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與心血管事件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與心血管事件的關系。方法本研究為前瞻性觀察研究,連續(xù)入選2013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所有患者入院當天均行心電監(jiān)護及常規(guī)診治,每隔1小時記錄一次心率,最后計算24次心率的平均值。根據(jù)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分為A組(≤70次/分),B組(70且≤90次/分)及C組(90次/分),記錄三組患者住院期間發(fā)生復合不良臨床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的情況并進行l(wèi)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危險因素。結果A組及C組患者的復合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均明顯高于B組(均P0.05),但A組及C組患者兩組相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64)。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間復合不良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OR值:0.976,95%CI:0.850-0.998,P值=0.010)。24小時平均心率預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間發(fā)生復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最優(yōu)截斷值是76次/分,敏感性85.3%,特異性88.9%,AUC為0.624。結論對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70且≤90次/分時,住院期間發(fā)生復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概率低。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是預測住院期間發(fā)生復合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較好指標。
【關鍵詞】:心肌梗死 心率 復合不良心血管事件 預后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中醫(yī)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42.2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前言8-10
- 一、研究內容10-13
- (一) 研究對象10-11
- 1. 診斷標準11
- 2. 排除標準11
- 3. 倫理11
- (二) 主要儀器與設備11
- (三) 研究方法11-13
- 1. 試驗步驟11-12
- 2. 數(shù)據(jù)處理12
- 3. 統(tǒng)計學方法12-13
- 二、研究結果13-19
- (一) 統(tǒng)計結果13-17
- 1. 復合不良心血管事件13
- 1.1 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變化趨勢圖(如圖表1)13
- 2. 惡性心律失常事件13-14
- 2.1 惡性心律失常事件發(fā)生率變化趨勢圖(如圖表2)14
- 3. 心絞痛事件14-15
- 3.1 心絞痛事件發(fā)生率變化趨勢圖(如圖表3)15
- 4. 心力衰竭事件15-16
- 4.1 心力衰竭事件發(fā)生率變化趨勢圖(如圖表4)16
- 5. 死亡事件16-17
- 5.1 死亡事件發(fā)生率變化趨勢圖(如圖表5)17
- (二) logistic回歸分析17-18
- (三) ROC曲線18-19
- 三、討論及分析19-23
- 結論23-24
- 參考文獻24-30
- 致謝30-31
- 綜述31-37
- 參考文獻34-3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凱;鄭爾信;彭承琳;;顯示瞬時和平均心率的數(shù)字心率計[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1990年03期
2 劉元生;;勺型心率(100)[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2年05期
3 石元俊;潘毓寧;陳林風;趙韻妍;;老年人心臟收縮時間間期的初步觀察[J];廣西醫(yī)學;1985年02期
4 朱玉春;王建良;吳志娟;沈紀芳;王偉偉;劉麗華;朱晟超;張臻;;平均心率、心率波動和心率變異性對64層螺旋CT冠脈成像質量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CT和MRI雜志;2012年01期
5 宋成運,張秋林,張淑文,劉玉莉;年齡及平均心率對心率變異指標的影響[J];心電學雜志;1996年03期
6 呂國士;王炳勝;王德韌;左宏;云浩;;64排CT冠狀動脈造影:心率及心率變化對圖像質量的影響[J];醫(yī)學影像學雜志;2007年12期
7 王利東;楊曉光;劉挨師;蘇秉亮;;心率變化對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的影響[J];職業(yè)與健康;2010年08期
8 顧慶春;范亦輝;張振岳;薛春華;呂傳國;毛健;黃永東;郁冬梅;鄢春喜;;多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心律及其波動與重建相位窗關系初探[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9年03期
9 ;低溫養(yǎng)生助延年[J];人生與伴侶(月末版);2007年11期
10 周旭輝;彭振鵬;楊琳;張兆琪;李海波;張濱;李樹榮;周淑琴;;房顫患者的64層CTCA:平均心率對圖像質量和最佳重建期相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柏林;邱金海;苗英;田培林;蔡蔥;周青偉;付瓊;李志娟;鄭昶;萬海燕;岑明秋;;64排VCT冠狀動脈成像的相關因素研究[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學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2 唐秉航;張曉東;李芳云;李良才;何亞齊;吳任國;黃暉;黃德成;梁健雄;;心率、重建時相對256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圖像質量的影響[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陳險峰;馬小靜;孫慶軍;江帆;陳艷;彭志遠;;雙源CT冠狀動脈的成像技術[A];2009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七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9年
4 常時新;;3.0T自由呼吸下的全心冠狀動脈成像技術[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屆全國放射學大會論文匯編(上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羅平縣羅雄一中 胡永吉;農(nóng)村中學生體育課平均心率回歸推算[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2 上海市民星中學 張超;體育課練習密度如何把握[N];中國體育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程偉中;雙源CT在心臟檢查中的臨床應用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高曉飛;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與心血管事件的關系[D];浙江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劉振華;CKD患者夜間平均心率、血管緊張素II與動脈硬化的相關性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Golamaully Mohammed Ibney Reza;256層螺旋CT冠狀動脈造影對高心率患者的成像質量及診斷效率評價[D];吉林大學;2012年
4 周艷;64層螺旋CT在冠狀動脈疾病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24小時平均心率與心血管事件的關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38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3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