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動脈夾層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5-08 23:55
主動脈夾層(AD)是一種復雜且致死率高的疾病,特別是胸主動脈夾層(TAD),目前對AD的認知和治療仍處于不斷發(fā)展的階段,理論與實踐需要借助動物模型來完成轉化,由此各種模型應運而生,互為補充、相互促進。要創(chuàng)建一個理想動物模型需先全面了解各種模型的利弊,才能取各家之長,達到自己的實驗目的。TAD小動物模型主要通過化學誘導或轉基因方式建模,TAD大動物模型則主要采用外科手術或腔內途徑建模,筆者就以上TAD動物模型的各種建模方式作簡要綜述。
【文章來源】: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20,29(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小動物模型
1.1 化學或飲食誘導的動物模型
1.2 基因動物模型
2 大動物模型
2.1 通過外科手術創(chuàng)建的動物模型
2.1.1 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大動物模型
2.1.2 Stanford A型動脈夾層(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大動物模型
2.2 通過腔內手術創(chuàng)建的動物模型
2.2.1 TBAD大動物模型
2.2.2 TAAD大動物模型
3 總 結
本文編號:3176218
【文章來源】:中國普通外科雜志. 2020,29(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 小動物模型
1.1 化學或飲食誘導的動物模型
1.2 基因動物模型
2 大動物模型
2.1 通過外科手術創(chuàng)建的動物模型
2.1.1 Stanford B型主動脈夾層(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大動物模型
2.1.2 Stanford A型動脈夾層(type A aortic dissection,TAAD)大動物模型
2.2 通過腔內手術創(chuàng)建的動物模型
2.2.1 TBAD大動物模型
2.2.2 TAAD大動物模型
3 總 結
本文編號:31762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31762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