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壞死綜合征:研究發(fā)展近況
發(fā)布時間:2020-12-17 03:08
背景:骨髓壞死早期臨床特征無特異性,醫(yī)生對該病認識不足,常常誤診和漏診。目的:提高對骨髓壞死綜合征的認識和警惕性,進一步探討其臨床、血液學特點及發(fā)病機制、治療等。方法:以"Bone marrow necrosis,Hematologic neoplasms,Solid tumor,Bone marrow puncture,Bone marrow pathology"為英文檢索詞,以"骨髓壞死,血液系統(tǒng)腫瘤,實體腫瘤,骨髓穿刺,骨髓病理"為中文檢索詞,由第一作者檢索Pub Med、萬方數(shù)據(jù)庫1941至2016年骨髓壞死相關文獻,經過篩選最終獲得43篇文獻進行綜述。結果與結論:骨髓壞死為臨床少見多種疾病所致的并發(fā)癥,臨床以骨痛、發(fā)熱、幼紅-幼粒細胞貧血、骨髓穿刺和/或骨髓活檢顯示壞死為特征,發(fā)病機制復雜,但是目前對其仍知之甚少,值得進一步研究。目前對骨髓壞死尚無較好的治療方法,預后較差。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對骨髓壞死的預后尤為重要。隨著對疾病認識的提高,骨髓細胞學、基因學、MRI等檢測手段的應用及造血干細胞移植等治療措施的發(fā)展,骨髓壞死患者有望獲得更好的預后。
【文章來源】: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年2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文章快速閱讀:
文題釋義:
0引言Introduction
1 資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資料來源
1.2 檢索方法
1.3 質量評估
2 結果Results
2.1 骨髓壞死病因
2.1.1 惡性疾病
2.1.2 非惡性疾病
2.1.3 其他
2.2 骨髓壞死發(fā)病機制探討
2.2.1 微循環(huán)障礙引起
2.2.2 腫瘤細胞群
2.2.3細胞因子
2.2.4 外源性細胞凋亡
2.2.5 化學藥物
2.2.6 感染及免疫因素
2.2.7 局部氧耗增加
2.3 骨髓壞死分級
2.3.1 病理分級
2.3.2電鏡分級
2.4 骨髓壞死的臨床表現(xiàn)
2.5 實驗室檢查
2.5.1 外周血象
2.5.2 血液學檢查
2.5.3 骨髓檢查
2.5.4 影像學檢查
2.6 骨髓壞死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2.6.1 診斷依據(jù)
2.6.2 鑒別診斷
2.7 骨髓壞死治療及預后
2.7.1 骨髓壞死的治療
2.7.2 骨髓壞死的預后
3 總結Conclusion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7例骨髓壞死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 謝明,蔣銳,萬雨,王龍.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5(01)
[2]骨髓壞死68例臨床分析[J]. 邢宏運,卞鐵榮,景麗,李曉明.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17)
[3]骨髓壞死34例臨床分析[J]. 段曉萍,錢林生,陳輝樹,李麗莎,竺曉凡,趙耀中,陳桂彬. 中華血液學雜志. 1997(06)
[4]骨髓壞死形態(tài)學觀察及臨床分析[J]. 楊波,魏艷紅,喬巨,高芳,馬瑞玲,郭素芬. 白血病.淋巴瘤. 2008 (04)
本文編號:2921303
【文章來源】: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2017年2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文章目錄】:
文章快速閱讀:
文題釋義:
0引言Introduction
1 資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1.1 資料來源
1.2 檢索方法
1.3 質量評估
2 結果Results
2.1 骨髓壞死病因
2.1.1 惡性疾病
2.1.2 非惡性疾病
2.1.3 其他
2.2 骨髓壞死發(fā)病機制探討
2.2.1 微循環(huán)障礙引起
2.2.2 腫瘤細胞群
2.2.3細胞因子
2.2.4 外源性細胞凋亡
2.2.5 化學藥物
2.2.6 感染及免疫因素
2.2.7 局部氧耗增加
2.3 骨髓壞死分級
2.3.1 病理分級
2.3.2電鏡分級
2.4 骨髓壞死的臨床表現(xiàn)
2.5 實驗室檢查
2.5.1 外周血象
2.5.2 血液學檢查
2.5.3 骨髓檢查
2.5.4 影像學檢查
2.6 骨髓壞死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2.6.1 診斷依據(jù)
2.6.2 鑒別診斷
2.7 骨髓壞死治療及預后
2.7.1 骨髓壞死的治療
2.7.2 骨髓壞死的預后
3 總結Conclusions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37例骨髓壞死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 謝明,蔣銳,萬雨,王龍. 內科急危重癥雜志. 2015(01)
[2]骨髓壞死68例臨床分析[J]. 邢宏運,卞鐵榮,景麗,李曉明. 實用醫(yī)學雜志. 2012(17)
[3]骨髓壞死34例臨床分析[J]. 段曉萍,錢林生,陳輝樹,李麗莎,竺曉凡,趙耀中,陳桂彬. 中華血液學雜志. 1997(06)
[4]骨髓壞死形態(tài)學觀察及臨床分析[J]. 楊波,魏艷紅,喬巨,高芳,馬瑞玲,郭素芬. 白血病.淋巴瘤. 2008 (04)
本文編號:292130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9213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