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小鼠再生心肌磷酸化蛋白組學分析揭示CHK1激酶通過mTORC1促進梗死后心肌再生的重要作用
【學位單位】:南京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542.22
【部分圖文】:
圖 1、新生乳小鼠接受 LAD 結扎誘導心梗手術造模成功(a)P1 小鼠 LAD 結扎誘導心肌梗死手術術后 4dpi,心肌連續(xù)切片 TTC 染色顯示 MI 組和 Sham 心肌的梗死區(qū)域(白色)和非梗死區(qū)(紅色);(b)術后 1 個月內 MI 組和 Sham 組小鼠的生存率(Sham 組 n=7,MI 組 n=8);(c)術后 1個月內 MI 組和 Sham 組小鼠的體重變化情況(Sham 組 n=7,MI 組 n=8)。數據采用 Mean±SEM 表示。2 新生小鼠心梗損傷后完全再生修復為了驗證新生心臟梗死損傷后是否能進行完全再生修復,我們采用超高分辨率小動物超聲影像系統(tǒng)對接受 LAD 結扎手術的新生鼠術后進行心功能檢測,術后第 4 天時 MI 組小鼠心功能指標 EF 和 FS 值均明顯下降,提示手術誘導心
南京醫(yī)科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天和術后第 27 天的 MI 組小鼠心臟進行組織間斷切片,而后進行形態(tài)學染色,結果顯示:術后第 4 天,HE 染色提示 LAD 血管支配區(qū)域的心肌部分出現(xiàn)組織壞死、炎性浸潤,CTNT 免疫熒光染色提示 HE 染色指示的壞死區(qū)域心肌肌鈣蛋白大量丟失;術后第 27 天,Masson 染色提示心肌未見明顯纖維疤痕組織(除線頭結扎處少量纖維疤痕外),CTNT 免疫熒光染色提示心肌組織未見明顯肌鈣蛋白丟失。見圖 2d。上述結果提示新生乳小鼠心梗損傷后的 1 個月內實現(xiàn)功能和組織水平的完全再生恢復。
pH3 染色結果相符。見圖 3 c-d。而 Sham 組小鼠的心肌細胞增殖率(PH3 和 Ki67染色)隨天齡的增加呈現(xiàn)迅速而持續(xù)下降的趨勢。此外,術后所觀察的各時間點的pH3陽性非心肌細胞比例在MI組與Sham組組間未見明顯差異。見圖3 e。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觀娣;何姣姣;孫雪松;;化膿鏈球菌磷酸化蛋白組的分析[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7年05期
2 甄艷;李春映;施季森;;磷酸化蛋白質組定量研究策略[J];分子植物育種;2014年03期
3 段春燕;皮爽;何濤;景莉;鄭小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白細胞磷酸化蛋白質分析方法的建立[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4 劉亞偉;戴兵;梅長林;沙偉;張巖;熊錫山;;人腎組織磷酸化蛋白質組二維凝膠電泳的建立與優(yōu)化[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5 張麗君,劉銀坤,朱運松;磷酸化蛋白質的檢測技術進展[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年05期
6 黎永明,陳騰祥,楊麗萍,劉亞偉,姜勇;小鼠肝臟磷酸化蛋白質組的二維液相色譜分離[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5年09期
7 黎永明;陳騰祥;楊麗萍;劉亞偉;姜勇;;小鼠肝臟磷酸化蛋白質組的二維液相色譜分離(英文)[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5年12期
8 姜穎,徐朗萊,賀福初;質譜技術解析磷酸化蛋白質組[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03年03期
9 王會信,Jose,Sy;酵母細胞分裂周期突變株中磷酸化蛋白的變化[J];生物化學雜志;1988年03期
10 黃建國;高學軍;李慶章;陸黎敏;駱超超;王佳麗;劉榮;喬彬;金鑫;;雙向電泳檢測奶牛乳腺上皮細胞核磷酸化蛋白質方法的建立[J];乳業(yè)科學與技術;2011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燚;乳小鼠再生心肌磷酸化蛋白組學分析揭示CHK1激酶通過mTORC1促進梗死后心肌再生的重要作用[D];南京醫(yī)科大學;2019年
2 郭嘉慧;人腸癌細胞外泌體磷酸化蛋白質組中新磷酸化位點的發(fā)現(xiàn)[D];暨南大學;2017年
3 孟麗峰;蜜蜂大腦不同亞區(qū)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比較[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8年
4 王京蘭;磷酸化蛋白質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人胎肝磷酸化蛋白質組研究中的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4年
5 隋少卉;磷酸化蛋白質組學定性與定量分析技術的研究及在肝細胞磷酸化蛋白質組學中的應用[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07年
6 胡苗清;游仆蟲酸性核糖體磷酸化蛋白的性質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7 孫德光;蛋白磷酸化檢測技術的建立及其在肝細胞肝癌中的應用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0年
8 程涵;植物磷酸化蛋白質組的生物信息學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9 姜穎;兔肉腥味物質的鑒定及其形成機理初探&人胎肝磷酸化蛋白質表達譜的構建[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3年
10 葉新運;Cx43及其磷酸化蛋白在人腦膠質瘤細胞的表達及相關性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秋菡;一種磁性Fe_3O_4@mTiO_2-AIPA微球用于分離磷酸化蛋白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2 劉鈺;TiO_2基納米材料在磷酸化蛋白質富集和可見光殺菌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8年
3 唐圣權;IL-1β可獨立激活人滑膜細胞的TNF相關分泌蛋白質組[D];暨南大學;2017年
4 王翠英;連作地黃根部磷酸化蛋白組差異分析[D];河南農業(yè)大學;2016年
5 李爽;蜂王漿高產蜜蜂與意大利蜜蜂工蜂上顎腺磷酸化蛋白質組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8年
6 亓玉萍;蜂王漿高產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血淋巴蛋白質組和磷酸化蛋白質組分析[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6年
7 陳涌;不同溫度下福氏志賀菌磷酸化蛋白質組的比較差異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4年
8 劉玉麗;病理性瘢痕中粘著斑激酶、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核因子κB的表達[D];鄭州大學;2007年
9 劉曉羽;小黑楊葉片磷酸化蛋白質組及類囊體膜蛋白復合體的鑒定與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0年
10 王紫珺;毒素探針調節(jié)前列腺癌Mat-LyLu細胞轉移的差異質膜蛋白質及磷酸化蛋白質分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8743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87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