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圍手術期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對內皮祖細胞數量及功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0-04-08 09:39
【摘要】:目的:通過觀察PCI圍手術期給予高劑量他汀類藥物后內皮祖細胞(Endothelial pr ogenitor cells,EPCs)水平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及其對EPCs的功能的影響,來探討他汀強化治療獲益的機制是否與其對患者EPCs水平及功能的影響有關。方法:入選于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心內科住院的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患者128例,隨機分為2組:20mg組為實驗組(n=64),10mg組為對照組(n=64),所有患者近3月均未應用他汀類藥物。2組均于PCI術前1天開始服用瑞舒伐他汀,術后根據造影結果篩選出符合納入排除標準的患者每組各30例。所有患者均于術前1天、術后24h、術后7d采集靜脈血,對血樣進行EPCs的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對細胞進行熒光染色后并計數,以及利用MTT比色法等方法測定EPCs的增殖功能,以劃痕實驗等方法測定遷移功能。結果:EPCs分離11天后,對比常規(guī)劑量組,大劑量他汀治療組的細胞集落數量更多,粘附能力更強。兩治療組的細胞遷移能力的劃痕實驗中,兩組細胞的遷移速度速度均較快,兩組間鏡下對比無明顯差異;細胞分離培養(yǎng)24小時后逐漸出現劃痕愈合。術后24h的EPCs數量20mg組多于10mg組(88.90±7.230 vs 85.10±6.567,P0.05),而遷移數量(20mg組50.33±5.659 vs 10mg組47.67±6.397)和OD值(20mg組0.406±0.059 vs 10mg組0.380±0.074)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7d的EPCs數量,20mg組明顯多于10mg組(79.07±8.542 vs 70.03±9.514,P0.01),且遷移數量(46.67±5.990 vs 42.53±6.653,P0.05)和OD值(0.789±0.072 vs 0.719±0.091,P0.01),20mg組均高于10mg組。結論:PCI圍手術期應用20mg瑞舒伐他汀強化治療,相比常規(guī)劑量可以更顯著地增加患者術后內皮祖細胞數量,且增強內皮祖細胞的增殖、遷移功能。通過對EPCs數量及功能產生正性影響,這可能是圍手術期強化他汀治療的獲益機制之一。
【圖文】:
FITC-UEA-I染色陽性細胞
Dil-acLDL染色陽性細胞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41.4
本文編號:2619192
【圖文】:
FITC-UEA-I染色陽性細胞
Dil-acLDL染色陽性細胞
【學位授予單位】:青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54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楠;褚現明;安毅;;內皮祖細胞修復冠心病內皮損傷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5年14期
2 黎娜;姜紅;;2011年ESC/EAS血脂異常管理指南精粹[J];心血管病學進展;2012年01期
3 褚現明;李冰;安毅;董果雄;;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研究進展[J];中國分子心臟病學雜志;2010年03期
,本文編號:26191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26191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