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過敏性紫癜34例臨床分析
本文關鍵詞: 過敏性紫癜 腹型 臨床分析 出處:《大連醫(yī)科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目的:分析總結34例腹型過敏性紫癜(HSP)的臨床特點,提高對該病的認識,減少誤診誤治。方法:對2003年7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收治入院的34例腹型HSP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包括發(fā)病特點、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治療及轉歸。結果:1、發(fā)病年齡及季節(jié):年齡≤17歲22例(64.71%),17~40歲4例(11.76%),40歲8例(23.53%),男:女為1.8:1。春季8例(23.53%),夏季7例(20.59%),秋季11例(32.35%),冬季8例(23.53%)。2、誘因及過敏史:既往有過敏病史者14例(41.18%),有明確發(fā)病誘因者21例(61.7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7例(50.00%),食物誘發(fā)4例(11.76%),無明確誘因者13例(38.24%)。3、臨床表現(xiàn):(l)消化道癥狀:腹痛32例占94.12%,惡心14例占41.18%,嘔吐10例占29.41%,腹瀉6例占17.65%,消化道出血16例占47.06%。腹痛特點:(1)腹痛性質:陣發(fā)性絞痛28例(82.35%);持續(xù)性疼痛4例(11.76%);無腹痛2例(5.88%);(2)腹痛部位:臍周疼痛22例(64.71%);中上腹疼痛6例(17.65%);下腹疼痛1例(2.94%);疼痛部位不定5例(14.71%);(3)腹部體征:腹軟34例(100%),腹部壓痛24例(70.59%),腹部無陽性體征者10例(29.41%)。(2)皮疹表現(xiàn):出現(xiàn)皮疹者30例(88.24%),皮疹前出現(xiàn)腹型表現(xiàn)者12例(35.29%),皮疹及腹型表現(xiàn)同時出現(xiàn)者5例(14.71%),皮疹后出現(xiàn)腹型表現(xiàn)者13例(38.24%),其中在皮疹后1周出現(xiàn)腹型表現(xiàn)者5例(14.71%),余下4例始終未出現(xiàn)皮疹(11.76%)。4、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21例(61.76%),以中性粒細胞升高為主;尿蛋白陽性11例(32.35%);大便隱血試驗陽性16例(47.06%);CRP增高7例(20.59%);血沉增高3例(8.82%);血凝常規(guī)均正常;22例患者行免疫球蛋白測定,其中Ig E升高者11例(50.00%)。5、食物不耐受測定:17例患者行食物不耐受檢查,其中15例有1-6種不等的食物過敏原,陽性率為88.24%。6、幽門螺桿菌(HP)測定:16例患者行HP檢測,HP陽性者9例(56.25%)。7、輔助檢查:(1)影像學檢查:19例患者行超聲檢查,1例可見左下腹積液,陽性率為5.26%,余未見異常;5例行CT檢查,有陽性改變者4例(80.00%),其中腸壁水腫增厚4例,合并周圍滲出改變2例,合并腸腔積液1例。(2)內鏡表現(xiàn)及病理:7例患者行胃鏡檢查,陽性率為100%,表現(xiàn)為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腫、紅斑、出血,重者黏膜糜爛及潰瘍,十二指腸病變多重于胃部病變。9例患者行腸鏡檢查,陽性率為100%,腸道黏膜充血腫脹程度較重,范圍較廣,血管紋理模糊,瘀斑、糜爛呈片狀及不規(guī)則潰瘍形成,還可見散在大小不等的紫癜,黏膜內出血點,病變以末端回腸最為嚴重。5例患者取活檢送病理檢查,提示均為非特異性炎癥細胞浸潤。內鏡檢查的陽性檢測率明顯高于腹部彩超,與CT檢查結果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8、治療與轉歸:31例(91.18%)患者予糖皮質激素治療,均在首劑激素治療后腹痛即緩解,緩解后開始規(guī)律減量,其中1例(3.23%)患者在進食豬肉后病情出現(xiàn)反復,加用丙種球蛋白治療后腹痛緩解,1例(3.23%)患者在激素減量時再次出現(xiàn)腹痛,加用免疫抑制劑后腹痛緩解。其余3例(8.82%)患者因腹型表現(xiàn)輕微未予激素治療。所有患者經(jīng)內科藥物治療后臨床癥狀均緩解,無并發(fā)癥產(chǎn)生。平均住院時間為12±5.87天。結論:1、腹型HSP主要發(fā)生于17歲以下青少年,好發(fā)季節(jié)依次為秋季、春季、冬季、夏季。存在過敏史者為易患人群,上呼吸道感染為本病常見的誘因,食物不耐受可能在腹型HSP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2、腹型HSP是集多種臨床表現(xiàn)為一體的綜合征,且病情發(fā)展輕重不一,以陣發(fā)性絞痛為主要表現(xiàn),常伴有惡心、嘔吐、便血等消化道癥狀,如在皮疹前出現(xiàn)腹型表現(xiàn)易誤診,血常規(guī)、CRP、Ig E等異常升高,CT檢查及腹部彩超對診斷有幫助,早期內鏡檢查是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可早期診治,避免并發(fā)癥產(chǎn)生及不必要的外科手術。3、腹型HSP患者中,存在較高的HP感染率,提示應重視HP感染在診治中的作用。4、糖皮質激素是腹型HSP治療的主要用藥,對于激素抵抗和重癥患者可考慮丙種球蛋白治療。
[Abstract]:......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R55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麗娟,孫麗磊;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的診治(附52例報告)[J];前衛(wèi)醫(yī)藥雜志;2000年06期
2 趙桂杰,周建芹;腹型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1年03期
3 楊建麗,吳桂芳,馬曉煥;小兒腹型過敏性紫癜31例臨床分析[J];河南診斷與治療雜志;2001年04期
4 張善云,張開誠;小兒腹型過敏性紫癜52例誤診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1年05期
5 李鳳蘭,尹顯貴,郭紅;小兒腹型過敏性紫癜16例早期誤診原因分析[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生;2001年02期
6 劉愛琳,李利,李獻珍;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38例誤診因素分析[J];云南醫(yī)藥;2001年03期
7 闞興華,徐U_蓮,馬惠蘭,盧淑貞;腹型過敏性紫癜83例分析[J];華夏醫(yī)學;2002年06期
8 萬海英;腹型過敏性紫癜延期診斷一例報告[J];青海醫(yī)藥雜志;2002年05期
9 鄒麗敏;腹型過敏性紫癜32例臨床分析[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10 徐才國,張杰華,金寅川,朱衛(wèi)峰;腹型過敏性紫癜一例[J];臨床放射學雜志;200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琳;王競;俞晨;王剛;;重癥腹型過敏性紫癜臨床分析[A];2011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皮膚性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陸月芬;;32例小兒腹型過敏性紫癜的觀察與護理[A];2006(第三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浙江省兒科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李中躍;陳潔;趙正言;黃曉磊;陳飛波;樓金s,
本文編號:15206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52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