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基于心音的時間序列符號熵對心力衰竭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0 18:21

  本文關鍵詞:基于心音的時間序列符號熵對心力衰竭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心音 符號動力學 心肌收縮力 心力衰竭 符號熵


【摘要】:近年來由于人口老齡化、環(huán)境污染、工作壓力大等影響,以心力衰竭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有日益升高的趨勢,已經(jīng)成為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心力衰竭是臨床上以心血管疾病為代表的多數(shù)疾病發(fā)展的嚴重階段,有很高的危險性,極易導致心源性猝死。目前,因缺少有效的心衰疾病評估方法,導致心衰的確診率較低。心力衰竭的早期診斷能夠使患者取得最理想的治療效果。心音信號是一種重要的人體生理信號,蘊含大量生理、病理信息。論文從心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生理結構出發(fā),結合心音特征提出了一種基于概率分布的符號熵(Symbol Entropy Based o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PDSE)算法。該算法在符號化過程中按照數(shù)據(jù)密集區(qū)分配較多符號,數(shù)據(jù)稀疏區(qū)分配較少符號的自適應原則,使得符號熵對心音數(shù)據(jù)的變化更加敏感,能夠快速、靈敏捕捉心音信號中的非線性異常狀態(tài)。年齡是心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風險因子。因此,使用PDSE熵算法對不同年齡階段健康人群的S1幅值序列復雜度進行分析,重點分析心肌收縮功能隨年齡的變化規(guī)律,并且與傳統(tǒng)的熵測度,如基本尺度熵、樣本熵進行對比分析。仿真實驗表明,隨著機體的衰老(進入50歲后),迷走神經(jīng)將會退化,對心肌的調節(jié)作用將會減弱,使得心肌收縮功能下降,進而心臟適應環(huán)境能力也隨之下降。為了深入討論心衰對心肌收縮力變異性的影響,論文選取健康組與心力衰竭組的心音樣本,采用PDSE熵分析方法探討心力衰竭現(xiàn)象的發(fā)展規(guī)律。為了對比分析論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文中還同時用PDSE算法與基本尺度熵算法討論心衰對心率變異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心力衰竭的無損診斷指標。該診斷指標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顯示出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為心力衰竭的無損診斷提供了新的方法,也為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
【關鍵詞】:心音 符號動力學 心肌收縮力 心力衰竭 符號熵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郵電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911.7;R541.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8-9
  • 1.2 心音信號在心功能診斷和評估方面的研究進展9-10
  • 1.3 本文的結構及所完成的工作10-12
  • 第二章 心血管系統(tǒng)及心音信號的預處理12-22
  • 2.1 心血管系統(tǒng)12-13
  • 2.2 心臟結構13-14
  • 2.3 心音產生機理14-16
  • 2.4 心音信號的獲取16-17
  • 2.5 心音信號去噪17-21
  • 2.5.1 常用去噪方法簡介17-18
  • 2.5.2 小波去噪特點18-21
  • 2.6 本章小結21-22
  • 第三章 基于概率分布的符號熵22-30
  • 3.1 算法提出的理論背景22-23
  • 3.2 基于概率分布的符號熵23-28
  • 3.2.1 自適應符號化24-25
  • 3.2.2 參數(shù)設置25-28
  • 3.2.3 基于概率分布的符號熵算法28
  • 3.3 多尺度分析28-29
  • 3.4 本章小結29-30
  • 第四章 年齡對心肌收縮力的影響30-37
  • 4.1 實驗數(shù)據(jù)來源31
  • 4.2 S1幅值序列的獲取31-32
  • 4.3 實驗仿真32-35
  • 4.4 結果討論35-36
  • 4.5 本章小結36-37
  • 第五章 基于心音信號的心力衰竭診斷37-52
  • 5.1 基于CCV的心衰分析38-40
  • 5.1.1 數(shù)據(jù)來源38-39
  • 5.1.2 實驗結果39-40
  • 5.2 基于心音周期序列心衰研究40-46
  • 5.2.1 心電信號簡介41-43
  • 5.2.2 心音周期序列的復雜度分析43-46
  • 5.3 心衰診斷46-51
  • 5.3.1 判別方法46-49
  • 5.3.2 診斷指標49-51
  • 5.3.3 結果討論51
  • 5.4 本章小結51-52
  •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52-54
  • 6.1 總結52-53
  • 6.2 展望53-54
  • 參考文獻54-57
  • 附錄1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撰寫的論文57-58
  • 附錄2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申請的專利58-59
  • 附錄3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參加的科研項目59-60
  • 致謝6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治棟,唐向宏,趙知勁,潘敏,陳裕泉;基于Hilbert-Huang Transform的心音信號譜分析[J];傳感技術學報;2005年01期

2 陳天華;韓力群;唐海滔;鄭若金;;心音信號分析方法及應用性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3 郭興明;林輝杰;肖守中;;復雜度在心音信號分析中的應用[J];儀器儀表學報;2010年02期

4 劉娟;趙治棟;;基于心音信號譜分析的身份特征提取算法[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5 侯海良;羅良才;成運;陳潔;;便攜式心音采集與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J];中國醫(yī)學物理學雜志;2011年05期

6 李橋,邵慶余;心音信號分析方法述評[J];山東生物醫(yī)學工程;1994年02期

7 孫麗莎,沈民奮;心音信號的采集和處理系統(tǒng)分析[J];現(xiàn)代儀器使用與維修;1995年01期

8 吳延軍,徐涇平,趙艷;心音的產生與傳導機制[J];生物醫(yī)學工程學雜志;1996年03期

9 吳延軍,徐涇平,趙艷,程敬之;心音信號處理與識別[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1996年05期

10 汪源源;利用小波變換分析心音信號[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丁曉蓉;宋陸州;包鑫;郭興明;;心音采集及其混沌動力學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七屆信息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駱懿;趙治棟;;一種便攜式心音信號記錄儀研究[A];浙江省信號處理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3 王佳;趙治棟;;嵌入式心音身份識別系統(tǒng)研究[A];浙江省電子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趙衛(wèi)強;趙治棟;;基于射頻識別的心音身份認證系統(tǒng)研究[A];浙江省信號處理學會2012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徐富強;王威廉;;基于LabVIEW的心音信號分析[A];2007'儀表,自動化及先進集成技術大會論文集(一)[C];2007年

6 徐昆良;全海燕;杜海濤;王威廉;;心音心電數(shù)據(jù)采集儀信號調理電路設計[A];第七屆工業(yè)儀表與自動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羅保欽;曾慶寧;陳遠貴;黃邦奉;胡斌;;基于LabVIEW的心音信號分析系統(tǒng)設計[A];2009全國虛擬儀器大會論文集(一)[C];2009年

8 全海燕;王威廉;;Hilbert-Huang變換及其在心音信號分析中的應用[A];第十一屆全國信號處理學術年會(CCSP-2003)論文集[C];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歷明;基于心音信號遙測的心肌變力性與變時性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4年

2 苗晟;先天性心臟病心音信號分析方法研究[D];云南大學;2015年

3 韋哲;心音時—頻分析方法及虛擬動態(tài)心音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亞光;基于ZigBee網(wǎng)絡的心音信號采集系統(tǒng)研究與設計[D];江西理工大學;2015年

2 姬漢貴;基于心音的時間序列符號熵對心力衰竭的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5年

3 陳國強;心音信號的提取和處理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4 孫樹平;基于自適應時頻分析方法的心音信號分析研究[D];西華大學;2009年

5 馬中武;基于心音信號分析的心臟病輔助診斷方法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6 丁曉蓉;基于混沌理論的心音信號非線性動力學分析[D];重慶大學;2012年

7 雷鳴;基于非線性分形理論的心音信號分析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8 盧德林;基于奇異譜去噪的心音信號混沌動力學分析[D];重慶大學;2013年

9 趙秀敏;心音信號的分析與分類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屠志海;心音信號的分析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0686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xg/10686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8d1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