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芽孢桿菌對小鼠急性潰瘍性結腸炎作用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12-01 01:07
背景: 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種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腸道非特異性炎癥性疾病。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其發(fā)病是環(huán)境因素作用于遺傳易感者,同時在腸道微生物菌從的參與下,啟動了腸道粘膜免疫系統(tǒng)的損傷應答機制,從而導致免疫反應和炎癥過程。盡管當前水楊酸制劑、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及生物靶向制劑對UC治療有一定得效果,但其副作用較大,用藥時間長且停藥后病情容易復發(fā),給患者帶來了不良影響。有研究表明UC患者腸道菌群結構發(fā)生改變,通過給予益生菌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可使患者病情得到明顯改善。因此,應用益生菌治療或輔助治療UC,已經成為UC基礎和臨床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有研究表明細胞因子如IL-1p、TNF-α、IL-6等在潰瘍性結腸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其能夠誘導和激活多種炎癥細胞及促進炎癥因子的釋放,引起腸道黏膜的炎癥反應。而這些細胞因子的表達又在轉錄水平上受到核因子NF-κB的調控。因此,通過抑制NF-κB的激活,可以減少促炎因子的表達,從而減輕UC的腸道黏膜的免疫反應。 近年來研究顯示細胞凋亡亦可能是UC發(fā)病的重要機制之一。Bcl...
【文章頁數】: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3301
【文章頁數】: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各組小鼠體重變化
圖1.1各組小鼠體重變化1.2小鼠Dss結腸炎的疾病活動指數(DAI)積分除空白對照組外,其余各組小鼠隨著飲用DSS溶液時間的延長,小鼠精神萎軟,飲食量減少,且大便性狀變稀,甚至出現(xiàn)稀爛的血便,DAI積分呈現(xiàn)逐漸升高趨勢,至給藥第7天積分達到最高,后隨著停止飲用DSS溶液,各組小....
圖1.2各組小鼠DAI評分
圖1.2各組小鼠DAI評分S誘導的小鼠急性潰瘍性結腸炎的嚴重程度觀察鼠DSs結腸炎的大體形態(tài)損傷程度觀察白對照組小鼠結腸粘膜光滑紅潤,無充血水腫、糜爛及潰瘍灶形C一Na組小鼠的結腸總長度縮短,腸壁明顯增厚,部分管壁較僵硬廣泛充血水腫,腸腔粘膜表明可見糜爛出血,甚至有淺潰瘍灶形管與....
圖2.1各組小鼠大體損傷評分直方圖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SASP組、地衣芽抱桿菌高劑量組及地衣芽袍桿菌低劑量組之間比較,結腸大體損傷程度評分大致接近,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如表2一1及圖2.1所示)o表2一1各組小鼠大體損傷程度評分(Mean士SD,n=8)組別大體損傷程度評分空白對照組ODSS模型組6.....
本文編號:40133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40133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