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炎寧對炎癥性腸病腸道菌群的影響及治療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4-02-22 04:31
研究目的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基因、環(huán)境、免疫反應等共同誘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UC)與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是IBD的發(fā)病因素之一,恢復紊亂腸道菌群已成為防治IBD的研究熱點。腸炎寧主要由地錦草、黃毛耳草、樟樹根、香薷、楓樹葉等中藥組成,臨床研究顯示單用或聯(lián)用腸炎寧對潰瘍性結腸炎具有顯著療效,但治療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通過建立IBD動物模型初步探索腸炎寧對炎癥性腸病的治療機制及其對腸道菌群影響。研究方法雄性C57BL/6 SPF級小鼠自由飲用4%葡聚糖硫酸鈉(DSS)溶液7天建立潰瘍性結腸炎模型;SPF級健康SD雄性大鼠麻醉狀態(tài)下直腸灌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60 mg/kg)誘導克羅恩病模型。分別建立兩種模型后,給予不同劑量腸炎寧片、腸炎寧顆粒、柳氮磺胺吡啶灌胃治療7天。通過評估小鼠/大鼠體重、存活率、疾病活動指數(shù)(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結腸長度、病理組織評分等指標來評價上述藥物對...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06397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誘導炎癥性腸病的作用機理[23]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引言3用機制,因此本論文采用小鼠自由飲用4%DSS溶液建立急性IBD模型并進行后續(xù)實驗。三硝基苯磺酸(TNBS)誘導的潰瘍性結腸炎癥狀和組織學改變與人類CD類似,是評估藥物對CD的治療作用的經(jīng)典模型。該模型是通過將TNBS和乙醇通過直腸滴入誘導的,乙醇的作用為....
圖1.2實驗技術路線圖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引言5本實驗技術路圖見圖1.2圖1.2實驗技術路線圖
圖2.1生物信息學分析流程圖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腸炎寧對DSS誘導小鼠IBD的治療及腸道菌群調節(jié)作用12反應程序如下:TempTimeCycles98℃30s98℃10s54℃30s3272℃45s72℃10min2.2.7IlluminaHiSeq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將濃度大于2nM的合格文庫(Index....
圖2.2給藥期間各組小鼠體重變化情況
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腸炎寧對DSS誘導小鼠IBD的治療及腸道菌群調節(jié)作用
本文編號:39063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9063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