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0啟動子-1082和-819位點多態(tài)性與腸易激綜合癥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02:14
研究背景:腸易激綜合癥是一種功能性腸病,其發(fā)病率高,各國報道不等,從5%到20%,其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胃腸動力學異常、內臟感覺異常、精神因素、感染、食物不耐受、腸道菌群失衡等但幾乎沒有一種單一的發(fā)病機理能夠完全解釋IBS所有的臨床表現(xiàn),故認為該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近年發(fā)現(xiàn)IBS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現(xiàn)象,說明其發(fā)病可能與遺傳有關,部分IBS患者腸道內長期存在低度炎癥,這種長期存在的炎癥可能導致了IBS患者的臨床癥狀,IL-10是體內最重要的抑制炎癥反應的細胞因子,IL-10基因啟動子區(qū)存在多態(tài)性,其基因型不同可導致體內產(chǎn)IL-10數(shù)量的不同,IBS患者腸道的低度炎癥可能與IL-10的產(chǎn)量低有關。本文通過對廣東省普通人群IBS患者及正常對照者IL-10啟動子區(qū)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探討其基因多態(tài)性與IBS的關系。目的:探討廣東省普通人群IL-10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情況以及其與IBS發(fā)病的關系。材料與方法:1研究對象IBS病例來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間到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消化內科就診、無親緣關系、愿意參加本研究且簽同意書者。本組共31...
【文章來源】:廣州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IL-10-819位點基因型分型電泳圖
IL-10-1082位點基因型分型電泳圖
對照組與IBS腹瀉型及混合型IL-10-819位點等位基因(T)百分率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港特區(qū)老年人腸易激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 馮新偉,徐珊.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 2009(01)
[2]挪威腸易激綜合征的患病率、并發(fā)癥及其影響[J]. Vandvik P.O.,Lydersen S.,FarupP.G.,張紅凱.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 2006(12)
[3]腸易激綜合征中下丘腦-垂體-腸腺軸調節(jié)失調:血漿細胞因子是否為潛在的生物標記[J]. Dinan T.G.,Quigley E.M.M.,Ahmed S.M.M.,趙天智.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 2006(08)
[4]基因多態(tài)性與腸易激綜合征的關系及其對藥效的影響[J]. 李瑜元,聶玉強,謝軍,譚慧珍,周永健,王紅. 中華內科雜志. 2006(07)
[5]武漢地區(qū)消化內科就診患者腸易激綜合征的發(fā)病情況[J]. 周建寧,侯曉華,劉南植,朱尤慶,羅和生,許樺林. 胃腸病學. 2006(06)
[6]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IL-10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J]. 王邦茂,蔣曉忠,楊玉龍,劉文天,曹曉滄,趙曉志. 中華內科雜志. 2006(04)
[7]五羥色胺在胃腸道功能性疾病中的研究現(xiàn)狀[J]. 丁健華,傅傳剛,趙榮華.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5(20)
[8]5-羥色胺轉運基因功能多態(tài)性與以腹瀉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腸易激綜合征女性患者之間的關系[J]. Yeo A.,Boyd P.,Lumsden S.,G.A. Hicks,楊瑗.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 2005(03)
[9]山東棗莊地區(qū)消化門診腸易激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J]. 劉春安,柴同海,劉紅軍,時均文,王慎菊.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04(06)
[10]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睡眠質量特征[J]. 何劍琴,王偉岸,胡品津,陳為.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4(03)
本文編號:3555194
【文章來源】:廣州醫(yī)科大學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4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IL-10-819位點基因型分型電泳圖
IL-10-1082位點基因型分型電泳圖
對照組與IBS腹瀉型及混合型IL-10-819位點等位基因(T)百分率比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香港特區(qū)老年人腸易激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 馮新偉,徐珊. 承德醫(yī)學院學報. 2009(01)
[2]挪威腸易激綜合征的患病率、并發(fā)癥及其影響[J]. Vandvik P.O.,Lydersen S.,FarupP.G.,張紅凱.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 2006(12)
[3]腸易激綜合征中下丘腦-垂體-腸腺軸調節(jié)失調:血漿細胞因子是否為潛在的生物標記[J]. Dinan T.G.,Quigley E.M.M.,Ahmed S.M.M.,趙天智.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 2006(08)
[4]基因多態(tài)性與腸易激綜合征的關系及其對藥效的影響[J]. 李瑜元,聶玉強,謝軍,譚慧珍,周永健,王紅. 中華內科雜志. 2006(07)
[5]武漢地區(qū)消化內科就診患者腸易激綜合征的發(fā)病情況[J]. 周建寧,侯曉華,劉南植,朱尤慶,羅和生,許樺林. 胃腸病學. 2006(06)
[6]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IL-10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J]. 王邦茂,蔣曉忠,楊玉龍,劉文天,曹曉滄,趙曉志. 中華內科雜志. 2006(04)
[7]五羥色胺在胃腸道功能性疾病中的研究現(xiàn)狀[J]. 丁健華,傅傳剛,趙榮華.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5(20)
[8]5-羥色胺轉運基因功能多態(tài)性與以腹瀉為主要表現(xiàn)的腸易激綜合征女性患者之間的關系[J]. Yeo A.,Boyd P.,Lumsden S.,G.A. Hicks,楊瑗. 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胃腸病學分冊). 2005(03)
[9]山東棗莊地區(qū)消化門診腸易激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J]. 劉春安,柴同海,劉紅軍,時均文,王慎菊. 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 2004(06)
[10]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睡眠質量特征[J]. 何劍琴,王偉岸,胡品津,陳為. 世界華人消化雜志. 2004(03)
本文編號:35551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5551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