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擾素與中藥聯合治療丙型肝炎相關指標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22 01:33
目的:探討干擾素與中藥聯合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相關指標及免疫狀況的變化,以及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效果、能否有效降低干擾素在使用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方法:①收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檢測抗HCV、HCV-RNA均陽性且ALT>40結合臨床確定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共105例;②105例病人隨機分為中藥治療組,干擾素治療組,中藥與干擾素聯合治療組進行治療;③治療二個療程(六月)觀察各組治療效果,ALT復常率、抗HCV陰轉率、HCV-RNA陰轉率、停藥后的反跳率;④觀察治療前后對血常規(guī)的影響;⑤觀察治療前后對細胞因子IL-10、IL-12、IFN-γ的影響,了解其免疫狀況。結果:①IFN 500W+中藥組在ALT復常率,抗HCV陰轉率以及HCV-RNA陰轉率的效果顯著(P<0.01),同時減少了停藥后的反跳率(P<0.01);②a-2bIFN-IgG的出現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有增高的趨勢(P>0.05);③血清細胞因子的變化在IFN 500W+中藥組治療后較其它各組治療后IL-10下降,IL-12及IFN-γ升高有顯著性差別(P<0.01);④各組HGB在治療后有下降趨勢,但統計學無顯著性差別(P>0.05)...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縮略詞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臨床資料
2.1.1 研究對象
2.1.2 臨床診斷標準
2.1.3 標本采集與處理
2.2 主要儀器與設備
2.3 主要試劑
2.4 方法
2.4.1 分組方案
2.4.2 治療方案
2.4.3 干擾素抗體-IgG測定
2.4.4 IL-12測定
2.4.5 IFN-γ測定
2.4.6 IL-10測定
2.4.7 HCV測定
2.4.8 HCV-RNA測定
2.4.9 ALT測定
2.4.10 WBC、PLT、HGB測定
2.4.11 統計學處理
第三章 結果
3.1 HCVRNA、抗HCV陰轉率及ALT復常率觀察
3.2 各組治療后抗-IFN-IgG的檢測結果
3.3 各組治療前后血清細胞因子IL-10、IL-12及IFN-γ影響觀察
3.4 各組治療前后對血常規(guī)的影響觀察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綜述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FLP法檢測PBMCS和血漿中HCV基因型的相關性與慢性化的關系[J]. 孫亞臣,岳希全.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07(02)
[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相關機制[J]. 李軍,田茶,趙玉良.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07(02)
[3]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研究進展[J]. 康富標,趙敏.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6(12)
[4]干擾素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續(xù)應答與復發(fā)相關因素的研究[J]. 馬烈,趙輝,謝堯,李明慧,徐道振,陸志檬,駱抗先,賈繼東,王宇明,趙桂珍,張樹林,張大志.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6(08)
[5]聚乙二醇化干擾素和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J]. Raymond P.Ward,Marcelo Kugelmas,康素明. 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 2006(08)
[6]地榆升白片治療干擾素所致白細胞減少臨床觀察[J]. 龍澤榮,甘花,武新紅,涂楚云.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06(07)
[7]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慢性丙型肝炎臨床療效、影響因素及安全性分析(附89例臨床分析)[J]. 馬麗娜,陳新月,陳杰,沈成利,汪俊韜.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06(02)
[8]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前后血清IL-18、IL-10及sFas水平變化與意義[J]. 曾宏,劉集鴻,周華堅.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06(11)
[9]干擾素α-2b聯合利巴韋林和胸腺肽α1治療丙型肝炎療效觀察[J]. 趙建軍,楊軍英,托乎他西.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06(02)
[10]Th1/Th2漂移與HCV感染慢性化[J]. 陳顯兵. 國際免疫學雜志. 2006(01)
本文編號:3510664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縮略詞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臨床資料
2.1.1 研究對象
2.1.2 臨床診斷標準
2.1.3 標本采集與處理
2.2 主要儀器與設備
2.3 主要試劑
2.4 方法
2.4.1 分組方案
2.4.2 治療方案
2.4.3 干擾素抗體-IgG測定
2.4.4 IL-12測定
2.4.5 IFN-γ測定
2.4.6 IL-10測定
2.4.7 HCV測定
2.4.8 HCV-RNA測定
2.4.9 ALT測定
2.4.10 WBC、PLT、HGB測定
2.4.11 統計學處理
第三章 結果
3.1 HCVRNA、抗HCV陰轉率及ALT復常率觀察
3.2 各組治療后抗-IFN-IgG的檢測結果
3.3 各組治療前后血清細胞因子IL-10、IL-12及IFN-γ影響觀察
3.4 各組治療前后對血常規(guī)的影響觀察
第四章 討論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第六章 綜述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RFLP法檢測PBMCS和血漿中HCV基因型的相關性與慢性化的關系[J]. 孫亞臣,岳希全.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07(02)
[2]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相關機制[J]. 李軍,田茶,趙玉良.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07(02)
[3]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療研究進展[J]. 康富標,趙敏.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6(12)
[4]干擾素治療慢性丙型肝炎的持續(xù)應答與復發(fā)相關因素的研究[J]. 馬烈,趙輝,謝堯,李明慧,徐道振,陸志檬,駱抗先,賈繼東,王宇明,趙桂珍,張樹林,張大志.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06(08)
[5]聚乙二醇化干擾素和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肝炎[J]. Raymond P.Ward,Marcelo Kugelmas,康素明. 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 2006(08)
[6]地榆升白片治療干擾素所致白細胞減少臨床觀察[J]. 龍澤榮,甘花,武新紅,涂楚云. 中國基層醫(yī)藥. 2006(07)
[7]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慢性丙型肝炎臨床療效、影響因素及安全性分析(附89例臨床分析)[J]. 馬麗娜,陳新月,陳杰,沈成利,汪俊韜. 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 2006(02)
[8]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前后血清IL-18、IL-10及sFas水平變化與意義[J]. 曾宏,劉集鴻,周華堅. 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 2006(11)
[9]干擾素α-2b聯合利巴韋林和胸腺肽α1治療丙型肝炎療效觀察[J]. 趙建軍,楊軍英,托乎他西.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06(02)
[10]Th1/Th2漂移與HCV感染慢性化[J]. 陳顯兵. 國際免疫學雜志. 2006(01)
本文編號:35106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5106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