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合益生菌對炎癥性腸病的治療及對糞便FNP和FCP蛋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7-31 21:45
目的探究復合益生菌對炎癥性腸。↖BD)的治療及對患者糞便新喋呤(FNP)、鈣衛(wèi)蛋白(FCP)水平的影響。方法選擇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98例IBD患者為試驗組,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試驗組A和試驗組B,每組49例患者;另選同期我院結(jié)腸鏡檢查正常的5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試驗組B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A患者在試驗組B基礎上加用復合益生菌進行治療,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治療前后的疾病活動指數(shù)評分(DAI)、生活質(zhì)量評分(IBDQ),治療前后糞便FNP、FCP蛋白水平以及FNP、FCP蛋白水平與IBD患者DAI評分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 (1)試驗組A患者治療有效率為93.88%(46/49),試驗組B為79.59%(39/4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治療前試驗組A及試驗組B患者DAI及IBDQ評分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DAI評分下降、IBDQ評分上升,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同時試驗組A患者DAI評分低于試驗組B,IBDQ高于試驗組B(均P<0....
【文章來源】: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20,32(02)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治療方法
1.3 療效判定
1.4 DAI及IBDQ評分
1.5 FNP及FCP水平檢測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 果
2.1 治療有效率
2.2 患者治療前后DAI及IBDQ評分對比
2.3 患者治療前后FNP及FCP水平對比
2.4 相關(guān)性分析
3 討 論
3.1 炎癥性腸病
3.2 研究意義
3.3 炎癥性腸病治療的國內(nèi)外概況
3.4 復合益生菌在炎癥性腸病治療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im-1抑制劑對TNBS誘導的小鼠炎癥性腸病的療效[J]. 歐蓉,申月明,曾亞,鄒靈芝,姜娜,徐美華.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5)
[2]糞菌移植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現(xiàn)狀和挑戰(zhàn)[J]. 胡璐璐,王彬彬,張方信.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7 (03)
[3]炎癥性腸病微生態(tài)和免疫治療臨床進展[J]. 沈通一,姬彥彬.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7(03)
[4]益生菌聯(lián)合美沙拉嗪對炎癥性腸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笪榮峰,劉云華,江應平,郭良忠. 結(jié)直腸肛門外科. 2016(S2)
[5]建立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治中心質(zhì)量控制指標的共識[J].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16 (07)
[6]糞便新喋呤及鈣衛(wèi)蛋白對炎癥性腸病活動性的診斷價值[J]. 葉院寧,余納,孫文榮,張鈺坪,陸恒,吳曉辰,王少東,汪芳裕. 醫(yī)學研究生學報. 2016(02)
[7]中國炎癥性腸病研究的歷史回顧 現(xiàn)狀和展望[J]. 錢家鳴,楊紅.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15(09)
[8]腸道微生態(tài)重建在炎癥性腸病治療中的意義[J]. 邱新運,劉玉蘭.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04)
[9]強化護理干預對炎癥性腸病病人生存質(zhì)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 楊麗萍,潘淑慧,顏偉萍,王飛. 護理研究. 2013(20)
[10]炎癥性腸病病因研究進展[J]. 樊星,翁謝川,丁日高. 國際消化病雜志. 2013(01)
碩士論文
[1]炎癥性腸病患者心理韌性及影響因素研究[D]. 李莎.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314240
【文章來源】:中國微生態(tài)學雜志. 2020,32(02)CSCD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治療方法
1.3 療效判定
1.4 DAI及IBDQ評分
1.5 FNP及FCP水平檢測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jié) 果
2.1 治療有效率
2.2 患者治療前后DAI及IBDQ評分對比
2.3 患者治療前后FNP及FCP水平對比
2.4 相關(guān)性分析
3 討 論
3.1 炎癥性腸病
3.2 研究意義
3.3 炎癥性腸病治療的國內(nèi)外概況
3.4 復合益生菌在炎癥性腸病治療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Pim-1抑制劑對TNBS誘導的小鼠炎癥性腸病的療效[J]. 歐蓉,申月明,曾亞,鄒靈芝,姜娜,徐美華.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8(05)
[2]糞菌移植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現(xiàn)狀和挑戰(zhàn)[J]. 胡璐璐,王彬彬,張方信. 中國醫(yī)師進修雜志. 2017 (03)
[3]炎癥性腸病微生態(tài)和免疫治療臨床進展[J]. 沈通一,姬彥彬.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7(03)
[4]益生菌聯(lián)合美沙拉嗪對炎癥性腸病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笪榮峰,劉云華,江應平,郭良忠. 結(jié)直腸肛門外科. 2016(S2)
[5]建立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治中心質(zhì)量控制指標的共識[J]. 中華內(nèi)科雜志. 2016 (07)
[6]糞便新喋呤及鈣衛(wèi)蛋白對炎癥性腸病活動性的診斷價值[J]. 葉院寧,余納,孫文榮,張鈺坪,陸恒,吳曉辰,王少東,汪芳裕. 醫(yī)學研究生學報. 2016(02)
[7]中國炎癥性腸病研究的歷史回顧 現(xiàn)狀和展望[J]. 錢家鳴,楊紅. 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 2015(09)
[8]腸道微生態(tài)重建在炎癥性腸病治療中的意義[J]. 邱新運,劉玉蘭. 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 2015(04)
[9]強化護理干預對炎癥性腸病病人生存質(zhì)量及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 楊麗萍,潘淑慧,顏偉萍,王飛. 護理研究. 2013(20)
[10]炎癥性腸病病因研究進展[J]. 樊星,翁謝川,丁日高. 國際消化病雜志. 2013(01)
碩士論文
[1]炎癥性腸病患者心理韌性及影響因素研究[D]. 李莎.南京醫(yī)科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3142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3142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