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消化內鏡下止血治療的效果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2 07:11
目的:探討并研究對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消化內鏡下止血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8年1月至12月期間河北省第三醫(yī)院收治的94例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OBG組,n=47)與對照組(REG組,n=47)。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在此基礎上對OBG組患者進行消化內鏡下止血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止血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治療后48 h內再出血的發(fā)生率、治療的總有效率及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結果:治療后,OBG組患者止血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REG組患者,其48 h內再出血的發(fā)生率低于REG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OBG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REG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結論:對非靜脈曲張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常規(guī)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對其實施消化內鏡下止血治療能顯著縮短其止血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降低其再出血的發(fā)生率,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
【文章來源】:當代醫(yī)藥論叢. 2020,18(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止血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2.3 治療后兩組患者48h內再出血的發(fā)生率及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3 討論
本文編號:3201214
【文章來源】:當代醫(yī)藥論叢. 2020,18(09)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1.2 方法
1.3 觀察指標與療效判定標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止血的時間及住院的時間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2.3 治療后兩組患者48h內再出血的發(fā)生率及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3 討論
本文編號:32012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32012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