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為全面了解布加綜合征在山東大宗病例的臨床人群分布特點和下腔靜脈隔膜型布加綜合征病人的凝血機能特點以及探討其發(fā)病機制,以深入了解布加綜合征的病因和發(fā)生機制,為臨床治療和病因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據(jù)。 [方法] 1.病例來源:收集在山東省1997—2006年在中國境內(nèi)多家治療中心共1592例患者的可靠臨床資料,根據(jù)影像資料按發(fā)病部位分型標準將患者分為肝小靜脈、肝主靜脈、下腔靜脈型和下腔靜脈及肝主靜脈聯(lián)合病變4四種類型,對各種類型的發(fā)病性別、年齡、患病史及臨床癥狀和體征進行人群分布的描述性分析。 2.凝血機能檢測 所有患者收集自2005年到2008年期間,根據(jù)造影和超聲等影像資料確診的下腔靜脈隔膜型,共計128例。其中來自菏澤市立醫(yī)院78例、菏澤單縣中心醫(yī)院50例。在山東菏澤市立醫(yī)院進行健康查體的健康人群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18-55歲,平均38.2歲,所有人員均除外有心血管病、高血壓或糖尿病家族史者。靜脈取血后經(jīng)枸櫞酸鈉抗凝,常規(guī)離心分離血漿后,用西斯美康CA7000凝血分析儀,檢測凝血酶原時間國際標準化比值(PT-INR)、測定凝血酶原時間(PT-time)、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APTT-time)、纖維蛋白原濃度(Fbg-c)、纖維蛋白原時間(Fbg-time)、凝血酶時間(TT)、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DD二聚體(DD-dimer)。所有測定在4h內(nèi)完成。 3.統(tǒng)計分析 把所有數(shù)據(jù)經(jīng)SAS 16.0進行處理。 [結(jié)果] 1.10年來山東省BCS患者呈逐年增多趨勢,好發(fā)成人,男女發(fā)病率均等。不同發(fā)病類型的總發(fā)病率10年來基本一致,其中下腔靜脈型發(fā)病率最高為57.2%(911/1592);下腔靜脈及肝主靜脈聯(lián)合病變次之為28.5%(454/1592);肝主靜脈型13.4%(214/1592);肝小靜脈型僅為0.8%(13/1592),是最少的類型。各類型病程分布情況如下:下腔靜脈型和下腔靜脈及肝主靜脈聯(lián)合病變類型呈典型慢性過程(1年到幾十年);肝小靜脈型類型是急性病過程(6個月以內(nèi));肝主靜脈型病程長短均有,以病程長的居多。肝小靜脈類型病因可以基本明確。肝主靜脈類型有19.6%可查到相關病因,其中與凝血異常的關系密切。下腔靜脈類型和下腔靜脈及肝主靜脈聯(lián)合病變兩種類型90%以上無法查出明確病因。 2.與正常對照組比,隔膜型患者PT-Time、PT-INR、Fbg-Time、TT和APTT數(shù)值升高,Fbg-c數(shù)值降低(除Fbg-Time:p0.05;其它指標均p0.01)。DD各組無明顯差異。 [結(jié)論] 1.山東省BCS患者的主要類型是下腔靜脈類型和下腔靜脈及肝主靜脈聯(lián)合病變型兩種,其臨床特點明顯,致病病因不明。 2.由凝血機能導致的血栓形成不是下腔靜脈隔膜型布加綜合征的主要原因。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57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魯明,郭成浩,邊建朝,王佾,寶榮,樊慶勇,趙金旭;山東菏澤布—加綜合征病人尿碘水平的測定[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05年04期
2 白宇飛,王紅娟,馬欣;碘對血管平滑肌作用的實驗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醫(yī)學地理分冊);2004年03期
3 李加美;金魯明;張海濤;馮吉貞;徐麗雅;郭成浩;;氟對體外培養(yǎng)的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7年02期
4 張海濤;李加美;郭成浩;徐麗雅;金魯明;;高碘對體外培養(yǎng)成纖維細胞增殖活性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7年06期
5 楊群;郭雪芹;邊建朝;藺新英;郭成浩;;偏食高碘大鼠動物模型的建立[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09年08期
6 劉小琴;郭成浩;張海濤;邊建朝;劉煥星;;碘對成纖維細胞細胞周期及凋亡的影響[J];環(huán)境與健康雜志;2010年07期
7 李麟蓀;;評布加綜合征定義與分型[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7年02期
8 王佾;張輝;郭成浩;樊慶勇;;下腔靜脈隔膜阻塞型布-加綜合征的病理學及病因?qū)W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8年07期
9 王曉磊;徐麗雅;張海濤;李加美;郭成浩;;不同碘濃度對培養(yǎng)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7年03期
10 郭雪芹;楊群;張輝;張娟;邊建朝;楊曉霞;郭成浩;;高碘對大鼠凝血功能的影響[J];山東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年01期
本文編號:
27409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740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