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統(tǒng)研究及相關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0-06-27 02:01
【摘要】: 目的 通過測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血清谷胱甘肽及其系列酶的濃度,以揭示CHB患者體內的抗氧化水平,同時測定α-干擾素受體-2(IFNAR2)和肝細胞凋亡的水平,探討氧化還原狀態(tài)與干擾素受體表達水平、肝細胞凋亡水平的相關性,從而指導CHB的臨床治療。 方法 健康對照10例,年齡22~38歲,平均(29.7±5.8)歲。其中男女各5例,均為身體健康者。CHB患者66例,為2007年3月~2007年8月在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肝病科就診的患者。年齡16~51歲,平均(32.5±10.5)歲。其中男37例,女2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0年第十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診斷標準。所選患者均未患有其它系統(tǒng)疾病。血清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還原酶(GR)、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巰基轉移酶(GST)均采用化學比色法測定,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s)IFNAR2mRNA測定采用RT-PCR法,肝細胞凋亡水平采用tunel法測定,用t檢驗分析患者組與正常對照組之間各指標的差異。用直線相關分析分析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 1.CHB患者組與健康對照組相比,GSH、GPX和GR的濃度均明顯降低,GST的濃度明顯升高;在CHB患者組中,GST的濃度與ALT水平呈明顯正相關,GSH及GPX的濃度與ALT水平呈明顯負相關。 2.HBVDNA陽性組與HBVDNA陰性組相比,GSH及其系列酶的濃度無差別,HBVDNA陽性的CHB患者組中,GSH及其系列酶的變化與HBVDNA的濃度無相關性。 3.CHB患者組PBMCs IFNAR2 mRNA的表達值與對照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血清HBV DNA陰性組PBMCs IFNAR2 mRNA的表達明顯高于HBV DNA陽性組。PBMCs IFNAR2 mRNA表達與GSH抗氧化系統(tǒng)無明顯相關性。 4.CHB患者GSH抗氧化系統(tǒng)與肝細胞凋亡水平無明顯相關性。 結論 1.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機體內抗氧化能力降低,存在氧化損傷,且機體的氧化損傷狀態(tài)與HBVDNA濃度高低無關。 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機體的氧化損傷狀態(tài)與α-干擾素受體的表達水平及肝細胞的凋亡水平無關。 3.由于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統(tǒng)酶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性,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補充抗氧化劑時,不能單純補充GSH。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512.62
本文編號:2731189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R512.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斯崇文;;慢性乙型肝炎的現(xiàn)狀和問題[J];臨床藥物治療雜志;2006年04期
2 彭金良,嚴國安,沈國興,鄧曉軍;α-萘酚對小球藻谷胱甘肽及其還原酶的影響[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01年02期
3 段利生,虎安定,陳祖芬,楊友昌,周艷平;干擾素類藥物臨床應用綜述[J];中國藥事;2003年08期
本文編號:273118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73118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