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對大鼠酒精性肝纖維化HSC中cAMP和PI信號通路作用研究
本文關鍵詞:咖啡因對大鼠酒精性肝纖維化HSC中cAMP和PI信號通路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酒精性肝纖維化(Alcoholic liver fibrosis, ALF)是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disease, ALD)發(fā)展進程中的一種形式,ALD前期主要表現(xiàn)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癥狀,之后發(fā)展成ALF甚至酒精性肝硬化,最終可導致肝細胞廣泛性壞死,形成肝功能衰竭。ALF是長期酒精刺激下肝臟組織以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matrix, ECM)增生為特征的病癥,是ALD發(fā)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有效治療ALF可以阻斷或延緩慢性ALD向酒精性肝硬化發(fā)展,但是目前尚未研究出防治ALF的理想藥物。 咖啡因(caffeine)是日常飲料咖啡、茶葉中的主要成分。飲用含有caffeine的飲料已經(jīng)遍及全球,在傳統(tǒng)觀念里,,飲用太多含caffeine的飲料似乎對健康無益,但近年來多項研究報道飲用以caffeine為基礎的飲料能夠降低患肝臟疾病的概率,尤其對長期飲酒者更加明顯。本課題組前期研究表明caffeine對ALF大鼠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然而caffeine發(fā)揮作用的機制還沒有完全闡明,本實驗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采用酒精濃度逐漸遞增法,每日2次灌胃,連續(xù)12w,建立ALF大鼠模型,采用Collagenase IV原位灌流法分離原代HSC(Hepatic stellate cell,HSC),觀察caffeine對HSC中cAMP信號通路的作用,此外,采用乙醛刺激大鼠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T6, HSC-T6)建立ALF體外模型,觀察caffeine對乙醛誘導的HSC-T6中PI信號通路的作用。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1.Caffeine對ALF大鼠HSC中cAMP-PKA-CREB信號通路的作用 采用酒精每天2次灌胃,連續(xù)12周,制備大鼠ALF模型,將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caffeine(5,10,20mg/kg)、陽性對照藥秋水仙堿組(0.1mg/kg),在常規(guī)造模的同時按相應藥物給藥劑量灌胃給藥;12周末處死大鼠,Collagenase IV原位肝灌注法分離大鼠HSC,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HSC自發(fā)熒光;臺盼藍拒染實驗觀察各組HSC數(shù)量和活性;免疫細胞化學檢測α-SMA表達;流式細胞儀(FCM)檢測細胞周期,~(125)I-cAMP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測定各組大鼠HSC中cAMP含量;RT-PCR法測定I型膠原, III型膠原, α-SMA, PKA, CREB mRNA表達情況。結果顯示,ALF模型大鼠HSC在熒光顯微鏡下自發(fā)藍綠色熒光;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HSC數(shù)量和活性明顯增加;S期細胞及G2/M期細胞顯著增多; cAMP含量明顯增加;I型膠原, III型膠原,α-SMA,PKA, CREB大量表達;與模型組相比,caffeine(10,20mg/kg)組可明顯阻滯細胞周期于G2/M期;并顯著降低I型膠原, III型膠原,α-SMA, PKA, CREB表達。以上結果表明,caffeine對ALF大鼠HSC增殖和活化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其抑制HSC中cAMP-PKA-CREB信號通路有關。 2.Caffeine對乙醛刺激的HSC-T6中PLC-DAG-PK C信號通路的作用 采用不同濃度乙醛不同時間間隔干預HSC-T6,建立大鼠ALF的體外HSC模型:采用MTT法檢測HSC-T6增殖,確定造模濃度及時間;RT-PCR法檢測α-SMAmRNA表達,明確HSC-T6活化情況;乙醛在caffeine加入大鼠HSC-T61h后加入,分別于24h,48h,72h用四甲基偶氮唑藍[3-(4,5-dimethylthiazol-2-thiazolyl)-2,5-,MTT]法檢測HSC-T6增殖情況;采用RT-PCR法檢測HSC-T6中PLC mRNA表達;液體閃爍儀檢測DAG含量;細胞PKC激酶活性光譜法定量試劑盒檢測胞內PKC活性。結果顯示,200μmol/L乙醛作為ALF體外HSC造模濃度較理想,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HSC-T6明顯增殖活化,PLC表達及DAG含量明顯增加。PKC活性明顯增強;與模型組相比,caffeine對乙醛刺激的HSC-T6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表現(xiàn)出一定的濃度和時間依賴性,24,48,72h的半效抑制濃度(50%inhibitingconcentration, IC50)分別為22.512,4.553,2.021mmol/L;caffeine(2,4mmol/L)能明顯下調胞內PLC的表達,減少DAG含量,抑制PKC活性;以上結果表明,caffeine能抑制乙醛刺激的大鼠HSC-T6的增殖,其機制可能與caffeine抑制胞內PLC-DAG-PKC信號通路有關。本實驗為caffeine應用于臨床治療ALF提供了一定的體外實驗基礎,為評價、篩選有效治療ALF的藥物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咖啡因 酒精性肝纖維化 肝星狀細胞 環(huán)磷腺苷酸 磷脂酰肌醇
【學位授予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575.2
【目錄】:
- 英文縮略詞5-7
- 中文摘要7-10
- Abstract10-13
- 1 前言13-15
- 2 實驗材料15-21
- 3 實驗方法21-31
- 4 實驗結果31-45
- 5 討論45-49
- 6 結論49-51
- 參考文獻51-55
- 個人簡歷55-56
- 致謝56-57
- 綜述57-70
- 參考文獻67-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雪艷;戴敏;;CYP2E1介導的脂質過氧化在脂肪性肝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安徽醫(yī)藥;2007年02期
2 代雪飛;呂雄文;李俊;;庫普弗細胞在酒精性肝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0年01期
3 王慧;陳真;;PDGF及TGF信號轉導通路與肝星狀細胞活化增殖的研究進展[J];安徽醫(yī)藥;2011年07期
4 韓紅莉;楊柳絮;吳紅樣;趙中夫;;HMGB1對肝星狀細胞細胞外基質合成的影響[J];長治醫(yī)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5 陳韶華;厲有名;;酒精性肝病的免疫學研究進展[J];國際消化病雜志;2009年04期
6 王任燁;狄楓;徐英;潘建春;;腺苷及其受體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的生物學作用[J];國外醫(yī)學.藥學分冊;2006年04期
7 王潭;席娜娜;鄭榮遠;;咖啡因作為中樞腺苷受體拮抗劑的應用[J];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09年04期
8 易超然,衛(wèi)中慶;咖啡因的藥理作用和應用[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05年03期
9 陳川寧;陶忠樺;李洪;;乙醛對大鼠肝星狀細胞株HSC-T6激活、增殖及轉分化的影響[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張振華;邱毅;趙振國;梁建輝;;酒精成癮的受體后信號轉導[J];生理科學進展;2008年04期
本文關鍵詞:咖啡因對大鼠酒精性肝纖維化HSC中cAMP和PI信號通路作用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86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6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