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纖維相關蛋白4在肝纖維化組織中的表達和外周血濃度與肝病理分級的相關性研究
【圖文】:
年的時間內反復活檢,,因此肝活檢預測或者早期診斷肝纖維化的價值并不是很高。于早期診斷和治療肝纖維化的重要性,我們非常需要有一個具有高靈敏度和特異性肝纖維化血清標志物。二、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分子與微纖維相關蛋白 4(MFAP4)近年來在先天免疫系統(tǒng)疾病,急性和慢性炎癥,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和肥胖病研究領域,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進展猛。先天免疫系統(tǒng)模式識別分子對預防感染及推動獲得性免疫系統(tǒng)活化是必要的,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也可能對機體不利而使機體易患某些疾病[8]。先天免疫模式識別子可區(qū)分為三大類型:膠原蛋白相關結構域分子 collectins,纖維蛋白原(Fibrinog相關結構域分子 FReDs 和清道夫受體富含半胱氨酸 SRCR 區(qū)域的蛋白質家族。纖蛋白原相關結構分子 FReDs 編碼產物均包含 C 端纖維蛋白原樣結構域但 N 端各不同[19]。FReDs 的成員包括: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纖維膠原素、血管生成素、粘白、凝集素、纖維白細胞素、FIBCD1 和微纖維相關蛋白 4 (MFAP4)[20]。
1S0HE染色20×
【學位授予單位】:泰山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R575.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于強;;肝纖四項檢測對肝硬化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水平觀察[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年05期
2 韓建國;耿向群;趙昊;;肝纖維化四項指標測定對慢性肝炎診斷的臨床意義[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06年07期
3 張占卿;陸偉;童海濤;巫善明;;血清纖維化標志物預測肝纖維化的再評價[J];中華傳染病雜志;2007年04期
4 楊洋;;吸煙也是肝纖維化的幫兇[J];肝博士;2008年06期
5 楊愛婷;白艷鋒;尤紅;;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肝纖維化形成的“總開關”[J];肝臟;2009年04期
6 黎明;郎梅春;吳錦瑜;;224例肝硬化患者肝纖維化四項血清學指標檢測結果分析[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0年03期
7 肖緒華;趙永忠;;結締組織生長因子與肝纖維化的研究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0年18期
8 M.Y.Go;A.T.Ahuja;謝素素;;T_(1ρ) MR能敏感地評估肝纖維化:大鼠膽管結扎模型的實驗研究[J];國際醫(yī)學放射學雜志;2011年04期
9 陸倫根,曾民德;肝纖維化的診斷和評估[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年08期
10 陳曉紅!150001,周元平,崇雨田,何有成,姚集魯;TGFβ1與慢性病毒性肝纖維化的關系[J];肝臟;200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賈繼東;李海;;肝臟纖維化基礎和臨床研究進展[A];第十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雪林;李新瑜;;3T MR功能成像評價肝纖維化的臨床應用研究(摘要)[A];第二十一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9年
3 任桂芳;張曉嵐;;乙型肝炎患者肝組織黏著斑激酶、α-平滑肌肌動蛋白的表達及意義[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第十九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4 劉克洲;;肝纖維化治療若干研究進展[A];浙江省中醫(yī)藥學會肝病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年會暨慢性乙型肝炎診治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鄭瑞丹;周琨;咸建春;陳瀟瀟;沈峗玲;茅益民;曾民德;陸倫根;;慢性乙型肝炎中肝纖維化非創(chuàng)傷性診斷模型的應用評價[A];第二十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消化疾病診治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8年
6 周光德;李文淑;趙景民;孫艷玲;潘登;楊建法;郭順根;張玲霞;陳菊梅;;復方鱉甲軟肝片抗肝纖維化機制的臨床病理研究[A];第十三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翁秀妹;馬小紅;周歡琴;王強;;慢性肝病患者血清MMP-3、TIMP-1水平與肝纖維化進程的臨床研究[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陶冶;湯雄;;血清透明質酸、Ⅲ型前膠原、Ⅳ型膠原、層粘連蛋白水平與肝纖維化的關系[A];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9 朱少明;;超聲與血清肝纖維化標志物檢測評價肝纖維化程度的比較[A];2005年浙江省超聲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5年
10 張偉;易珍;葉長根;劉翠蕓;孫水林;李金明;席文娜;;IFNα-2a對CCl_4誘導肝纖維化的作用及影響因素[A];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江西省中西醫(yī)結合傳染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肝病研究所 段瑞嫻 劉紅艷 程勇衛(wèi) 高嘯 林菊生 唐望先 武漢市第七醫(yī)院 虞滌霞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院病理學系 吳翠環(huán);外源性核酸對大鼠肝纖維化的影響[N];保健時報;2009年
2 健康時報記者 劉橋斌;測肝纖維化免穿刺[N];健康時報;2009年
3 記者 馬艷紅;解放軍302醫(yī)院:建立國內首家肝纖維化無創(chuàng)診療中心[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4 黃丁毅;福瑞股份:肝纖維化專科面對“做大”命題[N];醫(yī)藥經濟報;2010年
5 徐琪忠 王根華;長征醫(yī)院研究揭示肝纖維化發(fā)病機制[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6 記者 胡德榮;動物實驗表明—— 一抗腫瘤藥可改善肝纖維化癥狀[N];健康報;2011年
7 吳楊 楊蘇河;減緩肝纖維化進程[N];醫(yī)藥經濟報;2001年
8 胡德榮;肝纖維化研究多步推進[N];健康報;2004年
9 ;什么是肝纖維化[N];健康報;2005年
10 記者 張旭;新型無創(chuàng)肝纖維化檢測儀可避免75%的肝活檢[N];中國醫(yī)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志紅;酒精性肝纖維化中醫(yī)證候特點和慢肝消抗酒精性肝纖維化的分子機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2 翁紅雷;干擾素-γ抗肝纖維化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3 段志軍;肝纖維化形成中MMP-1、TIMP-1表達及益氣軟肝方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強暉;肝纖維化相關基因的篩選及其功能初步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5 畢紅征;RF膠囊抗肝纖維化作用及機理研究[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6 朱冰;抗纖Ⅰ號方藥抗實驗性大鼠肝纖維化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彭彥輝;中藥和硒對慢性肝纖維化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及其機理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2年
8 吳曉玲;紅景天甙對肝纖維化大鼠TGFβ-Smad信號通路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5年
9 段穎華;合俞會配穴法治療肝纖維化的探討及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沈文;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CT灌注、MR擴散與磁化傳遞的早期影像學診斷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超;BOLD-fMRI在兔肝纖維化模型中的初步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李一;趨化因子CXCL9及其受體CXCR3在肝纖維化損傷中的基因表達變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3 閻文昭;肝組織與血清轉化生長因子β_1表達水平與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纖維化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3年
4 馮璇;復方歸芪顆粒治療肝纖維化的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5 韓芳;PPARγ基因修飾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纖維化的防治機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尹旭;海鞘醇類似物LQC-X6抗實驗性肝纖維化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7 薛苗;CTGF特異性小分子干擾RNA對大鼠肝纖維化逆轉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1年
8 鄭力搏;PTEN在CCl_4誘導大鼠肝纖維化和自發(fā)逆轉肝組織中的動態(tài)表達及其與在體肝星狀細胞增殖、凋亡的關系[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馬玉梅;計算機輔助數字圖像分析系統(tǒng)定量檢測TGFβ1和FN與肝纖維化相關性的應用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4年
10 賈中偉;Th1/Th2型細胞因子與日本血吸蟲性肝纖維化進程的關系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8548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685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