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膽結石患者膽道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藥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06-13 13:17

  本文選題:膽結石 + 膽道感染; 參考:《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年08期


【摘要】:目的分析膽結石合并膽道感染膽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藥敏性,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選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膽結石合并膽道感染患者,對患者利用內(nèi)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進行檢查,抽取膽汁樣本進行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藥敏分析,采用EpiData 3.1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82例膽汁標本培養(yǎng)陽性的為78例,檢出率為95.1%,共檢出病原菌85株,其中革蘭陰性菌59株占69.4%,革蘭陽性菌18株占21.2%,真菌8株占9.4%;革蘭陰性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率最低,其次為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吡肟及阿米卡星等,耐藥率均30.0%;革蘭陽性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最低,其次為慶大霉素、鏈霉素、環(huán)丙沙星、利福平等,耐藥率均15.0%。結論膽結石合并膽道感染患者膽汁中病原菌的分布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大腸埃希菌、腸球菌屬及肺炎克雷伯菌等是其主要病原菌,在臨床上,應根據(jù)患者膽汁藥敏試驗結果對抗菌藥物進行合理選擇。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drug sensitivity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bile of cholelithiasis complicated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Methods 82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complicated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from March 2009 to March 2014. Th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piData 3.1 softwar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82 bile samples, 78 were positive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95.1. A total of 85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detected, of which 59 were Gram-negative bacteria, 18 Gram-positive bacteria accounted for 21.2A, 8 fungi accounted for 9.40.Gram-negative bacteria had the lowest resistance to imipenem,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had the lowest resistance to imipenem. The next was tobramycin, piperacillin / tazobactam, cefepime and amikacin, the resistance rate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to vancomycin was the lowest, followed by gentamicin, streptomycin, ciprofloxacin and rifampicin. The drug resistance rates were 15.0%.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 in bile of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complicated with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has changed. Escherichia coli, Enterococcus and Klebsiella pneumoniae are the main pathogenic bacteria. The antimicrobial agents should be reasonab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bile susceptibility test.
【作者單位】: 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集團)路橋醫(yī)院感染科;寧波大學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系;
【基金】:浙江省醫(yī)藥衛(wèi)生科技基金資助項目(2011YCG147)
【分類號】:R446.5;R57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晏華軍;熊杰;沈雄山;劉東華;李衛(wèi)民;樊立;;膽道感染240例膽汁細菌培養(yǎng)結果及藥敏分析[J];腹部外科;2009年04期

2 虞衛(wèi)新;;膽石癥并膽道感染者膽汁與血細菌培養(yǎng)比較[J];安徽醫(yī)藥;2013年02期

3 張玉惠;張偉忠;梁金榮;;舟山海島地區(qū)膽道感染病原菌及抗菌藥物敏感性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年23期

4 姜艷梅;劉新元;王晶;肖曉光;王楠;袁宏;;5年膽道感染患者膽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年03期

5 潘月敏;吳琴珍;;改良T管造影方法對膽道感染發(fā)生率的影響[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年02期

6 汪一帆;艾芬;;膽道感染病原菌種類及藥物敏感性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2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潤齊;潘建剛;葉曉光;陳志偉;林紅燕;郭海波;;膽道感染革蘭陰性桿菌的構成及耐藥性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3年08期

2 王濤;;168例膽汁標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年12期

3 韋邦寧;;肝膽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3年09期

4 林土良;王李華;;替考拉寧與喹諾酮類藥物治療膽道感染對比研究[J];海峽藥學;2011年05期

5 徐濤;陳玉蓮;翁杏花;邢孔鴦;李磊邦;;89株術中留取膽汁需氧菌培養(yǎng)病原菌種類及耐藥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2年06期

6 秦浩;;急性胰腺炎伴膽道感染患者1例治療用藥的合理性分析[J];淮海醫(yī)藥;2012年05期

7 段群歡;;膽道手術患者細菌感染及抗菌藥物敏感性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2年16期

8 潘芳;;1901例腹部外科感染性疾病及術后感染引流物病原菌耐藥性與干預措施[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年12期

9 田玉偉;薛煥洲;姜青峰;申權;李珂;;膽腸吻合術后患者血源性細菌感染細菌類型及耐藥性特點[J];醫(yī)藥論壇雜志;2013年11期

10 樊建華;;分析肝膽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因素及治療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年1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林艷;膽道疾病內(nèi)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中膽汁病原菌培養(yǎng)及藥敏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2年

2 鄭帥;兩種膽腸吻合術后膽道細菌變化及中藥干預作用研究[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水兵;王中新;王興宇;;外科膽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安徽醫(yī)藥;2009年07期

2 汪勇剛;;合并肝硬化的膽石癥的外科治療[J];安徽醫(yī)藥;2011年12期

3 邵峰;黃強;胡元國;劉臣海;許鵬;;膽道感染的病原學和細菌耐藥性的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1年02期

4 肖秀紅;徐鳳琴;陳伯寧;陳麗容;;156例膽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對抗菌劑敏感性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年17期

5 楊永;楊連招;莫新少;;膽石癥并膽道感染患者常見菌群及其藥敏分析、耐藥情況[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6 姚俊;許亞平;孟鑫;薛翠華;周春鎖;付白清;;114例膽道感染患者膽汁細菌培養(yǎng)分析[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06年10期

7 汪斌;丁佑銘;張愛民;王衛(wèi)星;;膽囊與膽管膽汁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分析的比較研究[J];臨床外科雜志;2008年11期

8 蔡圣強;;重力滴注法T管造影術的臨床應用[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年26期

9 于軍;沈玉波;;膽道感染病原菌譜及藥敏分析[J];江蘇醫(yī)藥;2012年09期

10 張平麗;徐寶紅;軒玉紅;楊方;;T管造影圍操作期的護理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年1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牛應林;張澍田;于中麟;陳曦;孟凡冬;;診斷和治療性胰膽管造影并發(fā)膽道感染的危險因素和防治[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06年07期

2 姚俊;許亞平;孟鑫;薛翠華;周春鎖;付白清;;114例膽道感染患者膽汁細菌培養(yǎng)分析[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06年10期

3 陳規(guī)劃;易述紅;;重癥膽道感染[J];腹部外科;2009年01期

4 朱理輝;李國慶;張t ;王正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并發(fā)膽道感染35例臨床分析[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1年06期

5 楊沛林,鐘天然,酈清;小兒膽道感染(附80例十二指腸引流病例分析)[J];實用兒科雜志;1987年01期

6 陳紅縐;;關于不典型膽道感染的若干問題[J];福建醫(yī)藥雜志;1987年02期

7 陶建國;宋元菊;;診治高齡膽道感染137例的體會[J];川北醫(yī)學院學報;1988年03期

8 鄭顯理;膽道感染概況[J];新醫(yī)學;1992年11期

9 徐克成;膽道感染的實驗室診斷[J];新醫(yī)學;1992年11期

10 孟憲英,楊靜芬,陳治龍;老年人膽道感染93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4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趙凱;趙玲;趙巖;;中老年性膽道感染性術時機選擇體會[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學會第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6年

2 鄧筱;朱棟;;膽道感染與膽石癥的住院費用與影響因素分析[A];第二十屆航天醫(yī)學年會暨第三屆航天護理年會論文匯編[C];2004年

3 葉國良;陳會松;盛紅;程德希;;膽石癥并膽道感染患者膽汁與血細菌培養(yǎng)比較及藥敏分析[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4 葉國良;陳會松;盛紅;程德希;;膽石癥并膽道感染患者膽汁與血細菌培養(yǎng)比較及藥敏分析[A];2006華東地區(qū)消化病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浙江省分冊)[C];2006年

5 吳琴珍;;改良T管造影方法降低膽道感染發(fā)生率的探討[A];中華護理學會第8屆全國造口、傷口、失禁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全國神經(jīng)內(nèi)、外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友根;膽道感染的抗菌藥應用[N];中國醫(yī)藥報;2003年

2 林雪;膽道感染術前術后護理[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3 仇倩;學會觀察膽道感染者病情[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6年

4 記者 譚嘉 通訊員 張鵬 林峰;抗反流支架可降低膽道感染風險[N];健康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劉景峰;ERCP術后:妥善處理短期并發(fā)癥[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10年

6 郁時威(徐匯區(qū)石龍路天平醫(yī)院);“胃痛”與膽囊炎、膽結石[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曹玉祥;老年人如何防治膽石癥[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5年

8 季中;飲食劣習與膽石癥[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9 三九;膽石癥易“鐘情”的人群[N];保健時報;2005年

10 鄭書蘭;哪些人易得膽石癥?[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于海鵬;惡性梗阻性黃疸繼發(fā)膽道感染病原學研究及多因素分析[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于宏;膽道感染細菌與機體相互作用機制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蘇智;老年人膽道結石并膽道感染分型、手術時機及手術方式的選擇[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2 邵峰;膽道感染細菌譜和易感因素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胡義輝;膽汁培養(yǎng)與藥敏分析對膽道感染患者臨床抗生素選擇的指導[D];浙江大學;2007年

4 張小博;膽道感染患者膽汁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對藥物的敏感性變化分析[D];吉林大學;2014年

5 王松;鄭氏消炎利膽湯對大鼠實驗性膽道感染的影響[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

本文編號:201414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201414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3a4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