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闌尾炎患者穿孔的發(fā)病率及其危險因素研究
本文選題:闌尾炎 切入點:穿孔 出處:《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年23期
【摘要】:目的探索急性闌尾炎患者穿孔的發(fā)病率及其相關危險因素。方法選取2011—2014年明光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手術治療的急性闌尾炎患者330例,依據術后病理診斷結果將患者分為穿孔組和無穿孔組。記錄患者病程、術前住院時間、發(fā)病至手術時間、術前最高體溫、術前脈搏、術前呼吸頻率、術前血壓、術中所見、術后病理檢查結果;記錄實驗室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的檢測結果,記錄項目: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分數(NCP)、淋巴細胞分數(LCP)、淋巴細胞絕對數(LAC)、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GB)、血細胞比容(HCT)、尿常規(guī)全部項目。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影響急性闌尾炎患者發(fā)生穿孔的危險因素。結果 330例患者中穿孔69例,發(fā)病率為20.9%。男性穿孔發(fā)病率為23.6%,女性穿孔發(fā)病率為17.6%,兩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12,P=0.178)!44歲、45~59歲、≥60歲者穿孔發(fā)病率分別為22.8%、15.0%、17.2%,3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036,P=0.361)。穿孔組與無穿孔組術前最高體溫、術前脈搏、術前呼吸頻率、WBC、NCP、LCP、LAC、尿常規(guī)異常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術前最高體溫、術前脈搏、LCP是急性闌尾炎發(fā)生穿孔的危險因素(P0.05)。模型經Hosmer-Lemeshow檢驗(χ2=0.405,P=0.939),預測正確率為79.1%。結論住院患者急性闌尾炎穿孔發(fā)病率約為1/5,術前最高體溫、術前脈搏和LCP是影響闌尾炎患者發(fā)生穿孔的因素,其中LCP作為與穿孔密切關聯(lián)的新因素納入Logistic回歸模型,有助于穿孔預測。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perfor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330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treated by general surgery in Minggua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4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perforation group and non-perforated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 after operation. The course of disease,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before operation, the time from onset to operation,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before operation, the pulse before operation, the frequency of respiration before operation, the blood pressure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 intraoperative findings were recorded. Th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laboratory blood routine and urine routine examination were recorded. Record items: WBC count, neutrophil fraction, neutrophil fraction, lymphocyte fraction, lymphocyte absolute count, red blood cell count, hemoglobin, hematocrit, urine routin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influence acute. The risk factors of perforation in appendicitis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perforation was 23.6in males and 17.6in female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蠂 ~ 2 / 1.812P ~ (0.178)). The incidence of perforation was less than 45.59 years old in those aged 44 years or more, and 22.815.0% (17.2%) in those aged more than 60 year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erforation group and non-perforation group (蠂 ~ 2 = 2.036) (蠂 ~ 2 / 036). The highest body temperature, preoperative pulse, preoperative respiratory frequency and abnormal urine routin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perforation group and non-perforation group (P 0.05).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body temperature before oper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Hosmer-Lemeshow test showed that the accurate rate of prediction was 79.1%.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cute appendicitis perforation is about 1 / 5, and the highest body temperature before operation. Preoperative pulse and LCP we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erforation in appendicitis patients. LCP, as a new factor closely related to perforation, was incorporated into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hich was helpful to predict perforation.
【作者單位】: 安徽省明光市人民醫(yī)院普外科;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普外科;
【分類號】:R574.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文;強金偉;孫榮勛;;多層螺旋CT(MSCT)及多平面重建(MPR)鑒別穿孔與非穿孔性急性闌尾炎(NPAA)[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2期
2 張國軍;張誼國;;我院10年住院闌尾炎流行病學相關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06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虹,龔新環(huán);急性闌尾炎的超聲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年05期
2 張德巍,孔江;小兒闌尾絞痛(附九例報告)[J];小兒急救醫(yī)學;2002年03期
3 崔明文;;為45例急性闌尾炎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年04期
4 張振顯;高慧;;64層螺旋CT診斷闌尾周圍膿腫的價值[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年13期
5 余世耀,施誠仁,潘偉華,王俊,沈滌華,張弛,王捍平,葛莉,徐長輝;兒童急性闌尾炎若干臨床問題20年回顧分析[J];中華小兒外科雜志;2004年02期
6 葛輝玉;急性闌尾炎的影像學診斷[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3年05期
7 李勇愛;強金偉;;急性闌尾炎的CT診斷進展[J];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13年06期
8 梁潔;;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應用[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4年20期
9 胡加兵;;急性闌尾炎的CT診斷及治療探討[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4年05期
10 彭偉嬌;周仙仕;;急性闌尾炎的中醫(yī)綜合護理方案的臨床療效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14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海寬;改良Alvarado評分聯(lián)合CT影像對成人急性闌尾炎病理類型的判別分析[D];青島大學;2011年
2 馬康達(Bal Mukunda Basnet);兒童急性穿孔性闌尾炎診斷和治療的變遷—兒童專科醫(yī)院單中心20年經驗回顧[D];復旦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玉琴,余曉輝;運用集中度和圓形分布分析傳染病的季節(jié)性分布[J];疾病監(jiān)測;1997年07期
2 王康,趙澤華,王之,張國楨,王偉忠,徐嵩森,張淼,劉文瑾,奉典旭;應用多層螺旋CT多方位重建技術診斷急性闌尾炎的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05年02期
3 解西倫,,胡丙元;集中度在探討疾病季節(jié)性中的應用[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1995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賈玉東;老年患者急性闌尾炎臨床診治體會[J];職業(yè)與健康;2000年08期
2 張立武,王力勤;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闌尾炎32例[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6期
3 柴俊川,李勝;回盲部急性憩室炎誤診為急性闌尾炎1例[J];陜西醫(yī)學雜志;2001年02期
4 連樹林,冷向陽;急性闌尾炎常見誤診原因分析[J];長春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5 金先銀,何軍;以腹瀉為首發(fā)癥狀的急性闌尾炎2例誤診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1年03期
6 邵去非 ,王佩飛;15例急性闌尾炎誤診分析[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1年12期
7 邵去非,王佩飛;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幾種疾病臨床分析[J];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01年02期
8 趙勇軍,焦風軍,張雙保,趙衛(wèi)紅;腹腔異物誤診為急性闌尾炎一例報告[J];腹部外科;2001年04期
9 陳烽,林華;42例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病例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01年04期
10 韓星波,袁衛(wèi)國;燒傷合并急性闌尾炎1例[J];河北醫(yī)藥;200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東平;宮文亮;周建;戴蓓蓓;胡波;;高頻超聲用于診斷急性闌尾炎[A];第九屆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2 胡耀文;樓亞玲;;D二聚體在急性闌尾炎中的應用[A];2009年浙江省檢驗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3 朱斌;席時富;李銘;余德才;丁義濤;;磁共振診斷急性闌尾炎的前瞻性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16次全國放射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4 張賓讓;章燕;;急性闌尾炎誤診1例[A];中國病理生理學會中專教育委員會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烏云塔娜;;43例誤診為急性闌尾炎的病例分析[A];200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6 黃益平;郭曉東;;45例嬰幼兒急性闌尾炎延誤診治的原因分析[A];2007年浙江省兒科學、小兒外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樓亞玲;葉淼;王偉群;李彩霞;;D二聚體在急性闌尾炎中的應用[A];2007年浙江省醫(yī)學檢驗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8 伍紹軍;陳寶軍;;餐車桌角頂撞腹部致急性闌尾炎一例報告[A];中國法醫(yī)學會全國第十五次法醫(yī)臨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9 蒲燕燕;許華權;莊杰;;急性闌尾炎的多層螺旋CT診斷[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肖忠;;纖維蛋白原在急性闌尾炎門急診中的臨床意義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蘇磊;急性闌尾炎要手術嗎[N];健康報;2006年
2 蔡書寧;急性闌尾炎是否需要手術切除[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3 朱啟新;急性闌尾炎再認識[N];家庭醫(yī)生報;2007年
4 怡勇;孕婦患急性闌尾炎應盡早治療[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8年
5 主任醫(yī)師 朱啟新;急性闌尾炎再認識[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9年
6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 嵇振嶺 (主任醫(yī)師);急性闌尾炎老人應重視[N];家庭醫(yī)生報;2009年
7 日喀則地區(qū)人民院普外科 達娃;普外科臨床中急性闌尾炎手術護理探析[N];西藏日報(漢);2014年
8 湖北省興山縣人民醫(yī)院 朱永福 宋秀俊;社區(qū)醫(yī)生保守治急性闌尾炎要慎重[N];健康報;2009年
9 蔡書寧;急性闌尾炎治療要及時[N];科技日報;2007年
10 湖南醫(yī)大附二醫(yī)院教授 李允山;不可輕視的急性闌尾炎(2)[N];大眾衛(wèi)生報;200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焱;超聲診斷急性闌尾炎應用價值的深入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彭小超;成人急性闌尾炎早期評分的應用探索[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2年
3 王遙望;安徽省某市二級醫(yī)院急性闌尾炎患者住院費用分析[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劉文;多層螺旋CT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的價值[D];復旦大學;2013年
5 蔡喜中;急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對比分析[D];延安大學;2013年
6 趙士梅;耳穴壓籽、中藥直腸給藥法對急性闌尾炎術后腹脹患者的療效觀察[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7 金梁斌;X線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在急性闌尾炎診斷中靈敏度及準確度的Meta分析[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8 檀碧波;急性闌尾炎患者血清免疫抑制酸性蛋白(IAP)測定的意義[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2年
9 王榮;Alvarado評分、總膽紅素、纖維蛋白原與急性闌尾炎病理類型的關聯(lián)性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4年
10 唐婕;BP神經網絡在急性闌尾炎住院費用中的建模研究[D];河北聯(lián)合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592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659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