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干擾素治療CHB患者效果的因素及其機制研究進展
本文選題:干擾素 切入點:hepatitis 出處:《現(xiàn)代免疫學》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干擾素(interferon,IFN)作為一種抗病毒免疫反應(yīng)的重要細胞因子,廣泛應(yīng)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治療。然而IFN治療并非對所有CHB患者有效,部分人群由于IFN抵抗導致治療失敗。IFN治療效果的差別主要由病毒、宿主及環(huán)境因素決定。本文在復習IFN及其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的基礎(chǔ)上,對影響CHB患者IFN治療效果的各因素及其機制做一綜述。
[Abstract]:Interferon interferon (IFN), as an important cytokine of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itis). However, the treatment of IFN is not effective for all patients with CHB. The difference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due to IFN resistance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virus, host and environment factors. This paper reviews IFN and its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IFN in patients with CHB and its mechanism.
【作者單位】: 福建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學院;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檢驗科福建醫(yī)科大學基因診斷研究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81371888) 福建省高校產(chǎn)學合作科技重大項目資助(2013Y4002)
【分類號】:R512.62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Yong-jian Ji;Wan-hua Ren;Fei-fei Li;Jian-ting Fang;Xi-zhen Sun;Cheng-yong Qin;;The Change of Quantitative of HBeAg Can Predict the Efficacy of Peg-IFN-α 2a in HBeAgpositive CHB Patients[J];Infection International(Electronic Edition);2013年03期
2 黎明;吳錦瑜;徐冠軍;張琴;陳志勇;劉珍花;;拉米夫定與阿德福韋酯聯(lián)合治療應(yīng)答不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療[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12期
3 仇穎慧;孫琬冰;張家齊;周琳;;干擾素-λ的生物學作用[J];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志;2013年06期
4 李旭紅;賴江瓊;張小曼;李奕鑫;王崇國;;干擾素聯(lián)合胸腺肽α1再治療干擾素治療失敗的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3年06期
5 張野;聶青和;;干擾素λ:慢性丙型肝炎治療新方法[J];傳染病信息;2014年04期
6 丁慧俊;;IL-28B單核苷酸基因多態(tài)性與CHB干擾素療效的相關(guān)性[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4年17期
7 潘登;周彬;楊潔;侯金林;;中國人群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間重組的鑒定[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年10期
8 吳迪;寧琴;;2014年慢性病毒性肝炎臨床診療進展[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5年01期
9 滕旭;林樂勛;陳麗玲;梁爽;徐暉;谷鴻喜;;乙型肝炎病毒核苷類似物交叉耐藥株RT區(qū)變異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年09期
10 付文娟;劉佩佩;劉翠蕓;孫水林;;重組α干擾素抗乙型肝炎病毒致斑禿5例臨床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5年08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冀宏;;病毒高載量的慢性乙型肝炎兩種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及成本-效果分析[A];《廣東肝臟》2012年5月第1期創(chuàng)刊版[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雅男;原因不明無菌性腦膜炎爆發(fā)的病原確定及其全基因序列分析[D];復旦大學;2005年
2 曾國兵;乙肝病毒基因型與亞型臨床特征及病毒學差異比較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3 孫曉風;新疆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亞型、變異的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陳園生;公共服務(wù)場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危險性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5 周霞;阿德福韋酯耐藥模式及其免疫選擇特性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2年
6 張宇;B、C型HBV核心蛋白細胞毒T細胞表位篩選以及功能意義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3年
7 于風雪;白細胞介素28、P21活化激酶4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抗病毒治療應(yīng)答的關(guān)聯(lián)性分析[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8 何登明;慢性HBV感染不同臨床表型的免疫因子表達模式及免疫遺傳特征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9 王梓華;攜帶外源基因的復制型HBV載體的構(gòu)建[D];第三軍醫(yī)大學;2013年
10 張婷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療效相關(guān)的遺傳因素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燕;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亞型分布及與臨床關(guān)系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葉s,
本文編號:16113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611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