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輔助質子泵抑制劑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63例臨床觀察
本文關鍵詞:針灸輔助質子泵抑制劑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63例臨床觀察
更多相關文章: 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針灸療法 質子泵抑制劑 生活質量
【摘要】:目的評價針灸對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輔助治療作用。方法將148例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74例。治療組給予針灸治療,每次治療30 min,每周3次,另外給予泮托拉唑腸溶膠囊每次40 mg,每日1次。對照組給予西醫(yī)三聯(lián)用藥強化治療。兩組均連續(xù)治療8周,隨防期為12周。在治療前、治療后和隨防期分別對兩組患者進行反流性疾病問卷(RDQ)、胃食管反流病問卷(GERDQ)評分,于治療前及隨訪期進行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生活質量量表(GERD-HRQL)評分,并對其中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進行胃鏡下炎癥評分。治療后判定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63例、對照組60例完成了本試驗。治療組痊愈6例、顯效19例、進步3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2.06%;對照組分別為1例、7例、42例、10例及83.33%,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1)。治療組的RDQ癥狀積分、頻率積分、總積分及GERDQ評分在治療后和隨訪期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并且治療組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P0.05或P0.01)。治療組隨訪期GERD-HRQL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鏡下炎癥評分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P0.05),但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灸療法輔助質子泵抑制劑治療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提高臨床療效。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yī)學院;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LY14H030005)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全國名老中醫(y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項目(國中醫(yī)藥人教發(fā)[2013]47號) 浙江省名老中醫(yī)專家傳承工作室建設計劃(GZS2012014)
【分類號】:R571
【正文快照】: 胃食管反流病是最常見的胃腸病之一,在西方國家的發(fā)病率為10%~20%,亞洲國家稍低[1]。經過標準的質子泵抑制劑(PPI)治療后,大部分患者可以緩解或治愈,但仍有40%的人群癥狀得不到改善,被認為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efractor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RGERD)[2]。針灸治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柯美云;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進展[J];臨床內科雜志;2000年02期
2 劉思純;胃食管反流病的實驗室檢查[J];新醫(yī)學;2000年03期
3 柯美云;加強和維持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治療[J];胃腸病學;2000年04期
4 許國銘;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回顧與世紀展望[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5 ;胃食管反流病的體表胃電研究[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1年S1期
6 ;胃食管反流病人的食管動力測定[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1年S1期
7 ;胃食管反流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關系分析[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1年S1期
8 ;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J];基礎醫(yī)學與臨床;2001年S1期
9 何華;18例胃食管反流誤診分析[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01年08期
10 張伯新;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表現(xiàn)[J];山東醫(yī)藥;2002年1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賓;;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與對策[A];第二屆浙江省消化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9年
2 劉汶;;胃食管反流病的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及研究進展[A];第二十二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會議暨消化疾病診治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10年
3 張法燦;黃陸穎;梁列新;蔡聯(lián)英;蔡保芳;劉建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與胃食管反流的關系[A];中國睡眠研究會第二屆學術年會論著匯編[C];2001年
4 王進海;羅金燕;;胃食管反流病流行病學及臨床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2001年全國胃電圖和胃腸動力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5 牛春燕;木尼拉;;胃食管反流病與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關系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2001年全國胃電圖和胃腸動力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6 唐旭東;吳紅梅;;重視癥狀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與研究[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第十五次全國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7 呂賓;;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現(xiàn)狀[A];中國中西醫(yī)結合第十九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暨國家級中西醫(yī)結合消化疾病新進展學習班論文匯編[C];2007年
8 屠明君;邵秋和;;胃食管反流病的食管外表現(xiàn)[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9 王愛英;;胃腸道雙重對比造影對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意義[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10 焦月;張澍田;劉新光;;中國醫(yī)生胃食管反流病診治狀況的調查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穎;反酸“燒心”要防胃食管反流[N];科技日報;2007年
2 北京朝陽醫(yī)院消化科教授 郝建宇邋尚占民;胃食管反流病要看?崎T診[N];健康報;2008年
3 健康時報記者 趙晴晴 王志勝;胃食管反流為何洋人得的多?[N];健康時報;2008年
4 畢婧;北京6醫(yī)院開設胃食管反流病門診[N];科技日報;2008年
5 記者 蔣煒寧 通訊員 于_";我市首個胃食管反流門診開診[N];寧波日報;2008年
6 記者 高原;研究新發(fā)現(xiàn)肥胖兒胃食管反流風險高[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7 本報記者 劉智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吃為先[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李穎;胃食管反流 食物為何反其道而行[N];科技日報;2011年
9 健康時報記者 吳潤果;胃食管反流成新晉“城市病”[N];健康時報;2011年
10 駐京記者 賈巖;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教育是首務[N];醫(yī)藥經濟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修強;多水平模型和關聯(lián)規(guī)則聯(lián)合研究胃食管反流病影響因素[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2 孫曉紅;抗胃食管反流機制及胃食管反流病非藥物治療途經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2年
3 朱愛勇;胃食管反流病臨床和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2年
4 許大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餐后胃內體積和酸分布特征及其在反流機制中作用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5 林晗;針灸治療對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動力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尚文t,
本文編號:12728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27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