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入性分子標志物評估臨床緩解期炎癥性腸病內鏡活動度價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09 19:30
本文關鍵詞:非侵入性分子標志物評估臨床緩解期炎癥性腸病內鏡活動度價值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糞便鈣衛(wèi)蛋白 炎癥性腸病 臨床緩解 內鏡活動度
【摘要】:目的評估非侵入性分子標志物在臨床緩解期炎癥性腸病(IBD)患者內鏡活動度判斷中的效能。方法選擇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在南方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行電子結腸鏡檢查的已確診臨床緩解期結腸或回結腸型克羅恩病(CD)34例,潰瘍性結腸炎(UC)25例,均于結腸鏡檢查前1~3 d留取糞便,檢測糞便鈣衛(wèi)蛋白(FC)濃度,并搜集血標本檢測C反應蛋白(CRP)、紅細胞沉降率(ESR)及降鈣素原(PCT)濃度。結腸或回結腸型CD及UC患者內鏡活動度評估分別采用簡單克羅恩病內鏡評分(SES-CD)和Mayo評分。結果 34例臨床緩解結腸或回結腸型CD中,FC與SESCD相關性最高(r=0.730),FC在臨界值250μg/g時,預測內鏡活動度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3%和70%。25例UC中,FC與Mayo評分相關性最高(r=0.825),FC在臨界值250μg/g時,預測內鏡活動度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84.6%和100.0%。結論 FC能更有效發(fā)現(xiàn)臨床緩解期IBD內鏡下的活動性炎癥。
【作者單位】: 湖北文理學院附屬襄陽市中心醫(yī)院消化內科;湖北文理學院附屬襄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消化內科廣東省胃腸疾病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472320)
【分類號】:R574
【正文快照】: 炎癥性腸病(IBD)是復發(fā)和緩解期交替的消化道慢性炎癥疾病,主要包括克羅恩病(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1],F(xiàn)已證實IBD患者內鏡下黏膜愈合(HM)與疾病的良好預后相關,HM已成為臨床追求的新治療終點[2-3]。已有數據顯示,臨床緩解期IBD患者仍然有內鏡下活動性炎癥,臨床癥狀的緩解,
本文編號:127159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2715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