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山東內陸城市體檢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Ⅱ促甲狀腺素對膽固醇酯轉運蛋白影響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Ⅰ山東內陸城市體檢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Ⅱ促甲狀腺素對膽固醇酯轉運蛋白影響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非酒精性脂肪肝 危險因素 代謝綜合征 血脂異常 胰島素抵抗 促甲狀腺素 膽固醇酯轉運蛋白
【摘要】:研究背景:脂肪性肝病是指脂肪在肝臟過度沉積的臨床病理綜合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據(jù)報道其發(fā)病率可到10%左右。目前我國脂肪性肝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第二大肝病。臨床上脂肪性肝病則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之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確的肝損害因素所致的,以彌漫性肝細胞大泡性脂肪變?yōu)橹饕卣鞯呐R床病理綜合征,包括單純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變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胰島素抵抗和遺傳易感性與其發(fā)病關系密切。隨著肥胖和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現(xiàn)已成為我國常見的慢性肝病之一。但因為各地區(qū)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存在較大差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及分布特征也各有不同。本文旨在對山東內陸人群NAFLD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及與其發(fā)生發(fā)展相關的危險因素作出分析,為該地區(qū)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防治提供依據(jù)。目的:1分析NAFLD在山東內陸城市的發(fā)病率及其分布特征。2探討NAFLD與其發(fā)生發(fā)展相關的危險因素的關系,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據(jù)。研究方法:1選擇2011年1月至12月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健康查體中心查體并排除酒精、藥物、肝炎等可能導致的脂肪肝,綜合病史及檢查結果將其分為NAFLD組及非NAFLD組。2分析NAFLD在查體人群中的檢出率及其在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之間檢出率是否有差異。3將所有符合條件的人群按年齡以及體型(根據(jù)BMI的不同分為正常、超重和肥胖組)分組,觀察NAFLD在不同年齡組以及不同體型組內檢出率的差異。4對兩組的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以及代謝性指標的平均值或者中位數(shù)進行比較。5分析兩組間不同血脂異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冠心病的患病率差異并觀察兩組內代謝綜合征及其各組分檢出率的差異。6采用單因素二元Logistic回歸的方法分析NAFLD的風險因素。結果:1共檢出NAFLD 1615例,中位年齡55歲,總體男性NAFLD檢出率明顯比女性高(38.09% vs.21.00%,P0.001)。2各年齡組NAFLD的檢出率均隨著體型的變化(正常、超重、肥胖)依次增加(P0.001)。正常體重組、超重組及肥胖組比較各年齡段檢出率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51-60歲組檢出率最高。3與非NAFLD組相比,NAFLD組的身體質量指數(shù)、收縮壓、舒張壓、谷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谷氨酰轉肽酶、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均明顯升高(P值均0.001);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明顯降低(P0.001)。4 NAFLD組各型血脂異常檢出率均高于非NAFLD組,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癥最多見(55.11%)。NAFLD組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冠心病、代謝綜合征及其各組分的患病率均明顯高于非NAFLD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5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shù)、甘油三酯、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九項指標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生密切相關。結論:肥胖、血脂異常、高血糖、高尿酸等代謝相關因素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關系密切,控制體重、血脂是降低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研究背景: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是TSH升高、FT4尚在正常范圍的一類甲狀腺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其可以因為引起血脂異常進而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近年來正逐漸收到人們的關注。甲狀腺疾病時機體脂蛋白的組成成份與轉運功能會出現(xiàn)明顯的異常,原因之一可能是膽固醇酯轉運蛋白(cholesteryl ester transfer protein, CETP)的活性出現(xiàn)了顯著的改變。CETP能介導血漿中膽固醇酯在HDL與LDL、VLDL之間的交換,在膽固醇逆向轉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目的:1觀察CETP活性在甲減及亞甲減人群中的變化。2體外驗證TSH對CETP基因、蛋白表達及其活性的影響。研究方法:1收取符合實驗條件的在山東大學附屬省立醫(yī)院接受檢查的甲減、亞甲減及正常對照人群血清,檢測其CETP活性,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2應用不同濃度bTSH處理HepG2細胞,檢測CETP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變化。3應用不同濃度bTSH處理HepG2細胞,檢測CETP活性變化。結果:1甲減組及亞甲減組CETP活性較正常對照組均降低,亞甲減組降低程度不如甲減組。2 TSH成劑量依賴性降低HepG2細胞CETP的mRNA及蛋白的表達。3 TSH成劑量依賴性降低HepG2細胞CETP的活性。結論:TSH對CETP的活性以及mRNA、蛋白的表達存在影響,成負相關的關系。
【關鍵詞】:非酒精性脂肪肝 危險因素 代謝綜合征 血脂異常 胰島素抵抗 促甲狀腺素 膽固醇酯轉運蛋白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575.5
【目錄】:
- 中文摘要6-10
- 英文摘要10-15
- 符號說明15-17
- Ⅰ 山東內陸城市體檢人群非酒精性脂肋肝代謝相關危栓因素分析17-48
- 前言17-20
- 對象和方法20-24
- 結果24-27
- 討論27-35
- 結論35-36
- 課題的創(chuàng)新點與局限性36-37
- 附錄 圖表37-41
- 參考文獻41-48
- Ⅱ 促甲狀朦素對膽固醇醋轉運蛋白影響的研究48-72
- 前言48-51
- 材料和方法51-60
- 結果60-61
- 討論61-64
- 結論64-65
- 課題創(chuàng)新點與局限性65-66
- 附錄 圖表66-69
- 參考文獻69-72
- 致謝72-73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73-74
-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0年05期
2 董子強;酒精性脂肪肝[J];廣西中醫(yī)藥;2002年04期
3 吳勤;成軍;李莉;;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2年09期
4 高沿航,李玉琴,王丹,樸云峰;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特點分析[J];吉林醫(yī)學;2003年02期
5 孫國華;飛行人員酒精性脂肪肝41例發(fā)病因素分析[J];航空軍醫(yī);2003年06期
6 池肇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4年03期
7 竇發(fā)坦,王清圖,戴淑玲,王春霞,周玉蘭;酒精性脂肪肝門靜脈血流動力學檢測探討[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江紅接,李健,張金元,馬爭艷;酒精性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特征鑒別探討[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4年04期
9 張霞,言紅建,趙淑琴,張文英,韓麗;正常體檢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發(fā)病特點及易患因素[J];河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10 陳其奎,陳海英,鐘英強,李楚強,黃志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臨床與生化特點的比較[J];中山大學學報(醫(yī)學科學版);2004年S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甘洪穎;吳杰;;非酒精性脂肪肝與酒精性脂肪肝臨床特征的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七次全國消化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下冊)[C];2007年
2 劉宇;畢宇芳;徐敏;徐佰慧;楊枝;黃飛;寧光;;主動與被動吸煙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性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次全國內分泌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3 王海龍;;按動療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機理探討[A];第十二次全國推拿學術年會暨推拿手法調治亞健康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學習班論文集[C];2011年
4 董姝;劉平;孫明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研究進展[A];第二十一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2年
5 貴襄平;;枳術清脂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肝42例[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6 王文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六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3年
7 涂燕云;陳枝俏;許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療現(xiàn)狀[A];泛中醫(yī)論壇·思考中醫(yī)2006——經(jīng)典中醫(yī)的特色和優(yōu)勢論文集[C];2006年
8 李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A];第十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謝萍;周新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進展綜述[A];第十八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肝病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李軍祥;;中西醫(yī)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研究進展[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十八次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 高景玉;酒精性脂肪肝的飲食治療[N];中國醫(yī)藥報;2005年
2 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yī)師 陳東風邋艾正琳 鄒爭春 整理;非酒精性脂肪肝首選不用藥[N];健康報;2008年
3 顧寧;好習慣幫您拒絕酒精性脂肪肝[N];中國醫(yī)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王寧 采訪整理;警惕! 非酒精性脂肪肝盯上新疆居民[N];中國食品報;2011年
5 姚永莉 姜泊;防治酒精性脂肪肝四法[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6 王廣華;非酒精性脂肪肝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7 李軍祥;酒精性脂肪肝分型應對[N];健康報;2007年
8 王小龍;運動有助于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N];科技日報;2009年
9 靳曉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切勿自行吃降脂藥[N];保健時報;2006年
10 博士 姚永莉 教授 姜泊;酒精性脂肪肝的藥物治療[N];家庭醫(yī)生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軍漢;內質網(wǎng)應激介導非酒精性脂肪肝細胞凋亡及運動飲食干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5年
2 劉國麗;甲狀腺激素及促甲狀腺激素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關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3 李炯;父母肥胖對后代非酒精性脂肪肝生成的影響[D];武漢大學;2014年
4 王杉杉;上海長風社區(qū)中老年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及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D];復旦大學;2014年
5 林楚嵐;基于mDixon方法快速量化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肪含量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15年
6 王瑩;肥胖與肥胖抵抗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實驗研究及β-葡聚糖干預作用[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9年
7 歐陽春暉;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過程中肝臟蛋白質譜變化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8 武煦峰;益腎運脾法聯(lián)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和實驗機理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年
9 史亞祥;扶脾活血化濁方藥治療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與實驗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10 江義墩;新馬地區(qū)酒精性脂肪肝的證候特點及利濕化瘀解毒通降法干預的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偉倫;澤瀉調脂顆粒方改善脾虛痰瘀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臨床觀察[D];福建中醫(yī)藥大學;2015年
2 周新平;基于LXRs信號轉導途徑探討消瘀化痰方藥治療NAFLD的機制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5年
3 史尊基;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患者與IL-33及其受體ST2的相關性研究[D];新鄉(xiāng)醫(yī)學院;2015年
4 劉騫;大黃素對蛋氨酸—膽堿缺乏飼料誘導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作用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5年
5 宋相泉;非酒精性脂肪肝相關危險因素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6 景晶;甘草總黃酮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干預作用及作用機制的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5年
7 林仿;甘油三酯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值(TG/HDL-C)和谷氨酰轉移酶(GGT)預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價值[D];浙江大學;2015年
8 周麗敏;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Nesfatin-1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5年
9 程希;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中枯否細胞表型變化及ATF3-STAT3依賴的調控機制探討[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5年
10 徐立;間歇性低氧對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響[D];南昌大學醫(yī)學院;2015年
,本文編號:10649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xiaohjib/106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