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患者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后遠期療效隨訪研究
本文關鍵詞: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患者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后遠期療效隨訪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 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 超聲生物顯微鏡 A超 晶狀體厚度 隨訪
【摘要】:目的: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是一種嚴重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我國是PACG的高發(fā)區(qū),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和激光干預可有效預防PACG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PACS)是PACG的早期階段,但是目前針對PACS進行激光干預的手術指征和手術時機的選擇尚無統(tǒng)一定論。邯鄲市眼科醫(yī)院(邯鄲市第三醫(yī)院)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對門診診斷的雙眼PACS患者進行隨機對照試驗,隨機選取PACS患者一眼行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治療,觀察術后PACS患者的房角開放情況,評估LPI治療PACS的治療效果。目前該研究已持續(xù)5年,為了觀察5年后的遠期治療效果及明確PACS患者行LPI治療的手術指征和手術時機的選擇,本研究對此受試者群進行5年隨訪,通過LogMAR視力、裂隙燈、Goldmann壓平眼壓、靜態(tài)和動態(tài)Goldmann房角鏡、Humphrey24-2視野、超聲生物顯微鏡(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A超等檢查分析受試者的前房角及其他眼部生物參數(shù),進一步評估LPI對PACS患者的遠期治療效果,從而為臨床上PACS患者行LPI干預治療提供證據(jù)。方法:納入所有參加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邯鄲市眼科醫(yī)院(邯鄲市第三醫(yī)院)LPI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PACS受試者進行篩選并安排隨訪。入選標準:(1)雙眼均窄房角,即靜態(tài)房角鏡下至少180度看不見功能小梁;無周邊虹膜前粘連(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e,PAS);(2)年齡≥40歲的男性或女性;(3)眼壓21mmHg;(4)無眼科手術史。排除標準:(1)不能或者不愿意簽署同意書,不愿意接受隨機分配,或者不能遵循研究或隨訪程序;(2)行白內障手術者;(3)曾有急性PAC發(fā)作者(存在虹膜攣縮、局部虹膜萎縮、青光眼斑);(4)嚴重角膜云翳無法行激光治療者;(5)內眼手術、穿通性眼外傷史者;(6)因視神經及眼底疾病需經常散瞳檢查者;(7)嚴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或舒張壓≥100mmhg)以及晚期心臟病、腎病、呼吸性疾病或者腫瘤等)影響隨訪者;(8)具有發(fā)生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高風險者(暗室俯臥試驗陽性或散瞳后眼壓升高超過15mmhg);(9)角膜內皮計數(shù)1000個/mm2;(10)需要長期使用局部或者全身激素;(11)不愿意術后放棄接觸鏡的使用;(12)妊娠或者哺乳期婦女;(13)已知的對毛果蕓香堿或愛爾卡因類藥物過敏;(14)存在不適宜激光手術治療的禁忌癥。對符合入選排除標準的受試者進行l(wèi)ogmar、視力裂隙燈、goldmann壓平眼壓、靜態(tài)和動態(tài)goldmann房角鏡、humphrey24-2視野、超聲生物顯微鏡(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暗室俯臥試驗、a超等眼部相關檢查。利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對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根據(jù)入選排除標準納入的受試者群中共有42例受試者完成ubm檢查,其中男性10例(23.8%),女性32例(76.2%),平均年齡為(59.6±7.9)歲,術后隨診時間為4.6-7.0年,平均(5.2±0.5)年,中位數(shù)5.1年;激光眼中右眼19眼(45.2%),左眼23眼(54.8%);共有40例受試者完成a超檢查,其中男性5例(12.5%),女性35例(87.5%),平均年齡(59.0±8.6)歲,術后隨訪時間為4.5-7.1年,平均(5.5±1.0)年,中位數(shù)5.1年,激光眼中右眼17眼(42.5%),左眼23眼(57.5%)。ubm測量參數(shù)中,激光干預眼lpi術后5年時的aod500、aod750、tia500、tia750、ara500及ara750較術前均明顯增加(p均0.001),tcpd500與tcpd750在術后5年時分別增加了5%和10%(p均0.05),it500、it750分別較術前減少11%和6%(p均0.05),且750μm處的參數(shù)變化較500μm處更明顯。lpi術后,激光干預眼的上方房角變化幅度相對最大,鼻側和下方次之,顳側的變化幅度最小,且距離鞏膜突750μm處的房角測量參數(shù)的增幅均較鞏膜突500μm處的參數(shù)增幅大。除it750與it500以外,激光眼lpi術后5年時的各項參數(shù)的測量值均較對側非激光眼明顯增加,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A超測量參數(shù)中,與非激光眼相比,激光眼術后1年和5年時的前房深度均較非激光眼深(P均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術后5年時的晶體厚度較非激光眼薄(P=0.03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激光眼術后5年前房深度較術后1年減少(P=0.02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激光眼術后5年晶體厚度較術前增厚(P=0.00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激光眼術后1年時相對晶狀體位置較術前后移(P=0.006),5年時的相對晶狀體位置較1年時前移(P=0.019)。非激光眼5年隨訪結果中,前房深度變淺(F=16.43,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晶體厚度增加(F=15.65,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LPI術可增寬PACS患眼的前房角寬度,解除發(fā)生急性房角關閉的危險因素,并具有較好的遠期有效性。臨床中對于診斷明確的PACS患者可以進行預防性LPI術治療,增寬前房角,避免因房角狹窄而導致的房角關閉急性發(fā)作和進展為PAC或PACG的風險,而且非侵入、易于操作、安全、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極低,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早期閉角型青光眼治療方法。
【關鍵詞】: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 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 超聲生物顯微鏡 A超 晶狀體厚度 隨訪
【學位授予單位】:承德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R779.6
【目錄】: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1
- 英文縮寫11-12
- 前言12-13
- 資料與方法13-17
- 結果17-19
- 附圖19-20
- 附表20-23
- 討論23-26
- 結論26-27
- 參考文獻27-30
- 綜述30-45
- 參考文獻39-45
- 致謝45-46
- 個人簡歷4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何劍峰,唐柳蘋,胡世紅,馬翔,李向榮,沈念;改良激光房角成形術治療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J];眼科新進展;2004年02期
2 Ramesh S.;Maw C.;Sutton C.J. ;王海燕;;英國多種族組合城市急性原發(fā)性房角閉合的種族特征[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眼科學分冊;2006年05期
3 曾流芝;劉洪;;白內障超聲乳化吸出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房角變化[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4 徐向忠;袁松濤;曹國凡;;激光周邊虹膜成形術治療18例急性房角關閉[J];南京醫(y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5 劉洪云;;挫傷性房角后退的臨床觀察[J];鐵道醫(yī)學;1991年03期
6 胡義珍,孟自軍;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對房角組織影響的實驗研究[J];同濟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2期
7 楊雪莉;周善璧;;外傷性房角后退研究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10年04期
8 劉玉青;葉存喜;;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房角及眼壓變化情況研究現(xiàn)狀[J];臨床眼科雜志;2012年01期
9 鄭巖,王興葉,戚福江;外傷性房角后退患者的遠期觀察[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1995年02期
10 張守存;挫傷性睫狀體脫離房角改變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2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孫蘭萍;范肅潔;李思珍;梁遠波;;不同光照對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房角及相關結構的影響[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眼科超聲診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2 何明光;黃文勇;David S Friedma;吳昌凡;鄭穎豐;Paul Foster;;裂隙燈模擬手電筒側照法在診斷窄房角中的作用:荔灣眼病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3 范文燕;哈少平;李靜;張金金;;激光房角成形術治療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臨床觀察[A];第十四屆西北五省眼科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3年
4 方學軍;史天禹;蘇云;莫俊柏;馮宇寧;;房角支撐型有晶體眼人工晶體植入治療高度近視的房角鏡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王丹丹;何明光;黃文勇;鄭穎豐;;在房角鏡下高危窄角人群中用超聲生物顯微鏡觀察的房角原位關閉情況:荔灣眼病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6 孫乃學;;Speath房角分類檢查法[A];西部地區(qū)眼科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7 劉曉強;方愛武;趙振全;肖天林;;眼內窺鏡下房角非磁性異物取出一例[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張海濤;徐亮;陳長喜;;急性原發(fā)性房角關閉眼與對側眼前節(jié)形態(tài)比較[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顧寶文;黃麗娜;方玲珠;成洪波;謝秀英;;虹膜睫狀體囊腫的形態(tài)與青光眼房角關閉的關系[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俠;急性閉角型青光眼的診治[N];農村醫(yī)藥報(漢);2007年
2 ;繼發(f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療[N];保健時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郭競敏;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房角關閉的力學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呂愛國;可疑原發(fā)性房角關閉患者激光周邊虹膜切開術后遠期療效隨訪研究[D];承德醫(yī)學院;2016年
2 宋超;晶狀體摘除對不同程度的房角關閉術后的療效觀察[D];吉林大學;2014年
3 賴鐘祺;超聲生物顯微鏡對可疑房角關閉眼前段解剖結構的觀察研究[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梁冠璐;眼內接觸鏡植入術后房角改變的評估[D];浙江大學;2015年
5 鐘瓊蕾;眼科廣域數(shù)字成像系統(tǒng)(RetCam3)臨床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路瑩;白內障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后前房深度、房角寬度及眼壓變化[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2年
7 翟軍印;正常人及青光眼患者前房角SL-OCT測量的初步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7年
8 姚昱呈;UBM對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濾過手術前后房角構型的分析[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4年
9 鄭通美;有晶體眼房角支撐型前房人工晶體植入治療高度近視[D];福建醫(yī)科大學;2010年
10 崔凌;CYP1B1基因缺失小鼠眼部表型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8968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89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