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OCT圖像特點分析
本文關鍵詞: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OCT圖像特點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 相干光斷層掃描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摘要】:目的:回顧分析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diabetic optic neuropathy,DON)的相干光斷層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特點。方法:回顧性系列病例研究。選擇2013-12/2015-10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眼科門診和內分泌科會診期間診斷為2型糖尿病且伴有眼底病變的患者175例350眼的臨床資料,記錄患者的全身檢查情況和疾病史,閱讀所有患者的彩色眼底照相、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OCT的影像結果,并進行分析統(tǒng)計。結果:通過FFA檢查視乳頭具有異常熒光表現(xiàn),確定有DON的有49例90眼,占25.7%。OCT結果顯示DON 90眼中15眼(16.7%)表現(xiàn)為視神經形態(tài)大致正常;20眼(22.2%)表現(xiàn)為視杯凹陷變小或消失,篩板前組織腫脹,同時伴有盤周神經纖維層水腫;26眼(28.9%)表現(xiàn)為視杯深陷,杯盤比變大;18眼(20.0%)表現(xiàn)為視盤內或視盤表面組織增生;11眼(12.3%)玻璃體視乳頭牽拉,視盤邊緣抬高。在FFA中有相同熒光表現(xiàn)的DON患眼,在OCT檢查可表現(xiàn)出不同的組織形態(tài)。結論:FFA從視神經的血循環(huán)狀態(tài)變化定義DON,而OCT可以發(fā)現(xiàn)FFA所不能顯示的視神經組織形態(tài)的變化,從而更清晰視神經病變的位置和原因,為治療提供依據。OCT無創(chuàng)、快捷、費用低、可重復性強等優(yōu)點有利于DON患者的復查及治療效果追蹤。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眼科;
【關鍵詞】: 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 相干光斷層掃描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正文快照】: 引用:廖丁瑩,王建明,鄭玉萍,等.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的OCT圖像特點分析.國際眼科雜志2016;16(10):1917-1920 0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逐年增高。糖尿病眼部并發(fā)癥已經成為主要的致盲眼病,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志立;許俊敏;;缺血型視神經病變降眼壓的療效觀察[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韋企平;周劍;孫艷紅;宮曉紅;唐萬華;;易誤診、漏診的后段視神經、視交叉病變臨床分析[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五次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周杰;;視神經結核1例[A];2007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包莉娟;翁春瑜;葉峻;;Leber氏家族性視神經病變1例[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5 王秀麗;劉廣才;;疑難病例討論[A];第十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眼科學術會議暨第五屆海峽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11年
6 趙永波;朱瀟穎;宮嬡媛;;F-VEP在監(jiān)測EAE大鼠視神經病變中的作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7 朱瀟穎;宮媛媛;趙永波;;F-VEP在監(jiān)測EAE大鼠視神經病變中的作用[A];第三屆CAAE中國腦電圖和神經電生理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鄭梅玲;張桂林;張月蓮;化愛玲;;山西地區(qū)線粒體DNA11778突變所致Leber遺傳 性視神經病變外顯率分析[A];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3年
9 王耀華;廖洪斐;吳文燦;;甲狀腺相關性眼病視野與其24小時眼壓的相關性研究[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學術論文集[C];2012年
10 ;眼科神經專題[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北京同仁醫(yī)院醫(yī)學影像中心 鮮軍舫;視神經影像抓住視力下降元兇[N];健康報;2013年
2 肖利華;眼部CT操作及分析[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谷新怡;黃芪視神經保護的實驗和臨床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6年
2 趙軍平;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血—視神經屏障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3 梁申芝;視神經磁共振成像的實驗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4 呂立權;貓視神經慢性受壓后神經節(jié)細胞和膠質細胞的反應及視神經基因表達譜的改變[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6年
5 李諾;新型視神經保護藥物局部給藥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4年
6 姜玉瑩;睫狀神經營養(yǎng)因子聯(lián)合復光顆粒對外傷性視神經損傷修復作用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文澤軍;正常成人視神經、視神經管徑線測量及其對視神經病變的診斷價值研究[D];鄭州大學;2007年
2 管西寅;放射引起的視神經病變基礎與臨床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3 齊坤英;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節(jié)苷脂與視神經病變預后的相關性[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武金燕;基于組織切片的大鼠視神經內微血管三維重建[D];復旦大學;2008年
5 王靜嫻;牽拉性糖尿病視神經病變的臨床研究[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0年
6 劉婉瑩;視神經切開減壓對大鼠不完全視神經損傷保護作用的實驗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7 唐秀武;大鼠視神經夾傷后視網膜神經節(jié)細胞微管相關蛋白—1B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周丹;人臍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大鼠外傷性視神經部分損傷的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9 方廷兵;缺血性視神經病變綜合治療的療效觀察[D];湖北中醫(yī)藥大學;2010年
10 劉臻;糖尿病性視神經病變綜合治療的療效觀察[D];石河子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8763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87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