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高危人群中鼻咽拭子EB病毒DNA定量檢測及其在鼻咽癌篩查中的應(yīng)用
本文關(guān)鍵詞:鼻咽癌高危人群中鼻咽拭子EB病毒DNA定量檢測及其在鼻咽癌篩查中的應(yīng)用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鼻咽癌 鼻咽拭子 腫瘤篩查 EB病毒 早期診斷
【摘要】:背景與目的:在鼻咽癌的高發(fā)地區(qū),幾乎100%的低分化型鼻咽癌患者攜帶有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目前,EBV相關(guān)抗體血清學檢測己廣泛應(yīng)用于鼻咽癌的大規(guī)模人群篩查。對血清學篩查出抗體陽性的高危人群需要進行定期隨訪,隨訪的方法仍是以檢測血清中EBV抗體及鼻咽鏡檢查為主,但此時檢查方法的特異度已大幅降低,這些高危人群經(jīng)過反復的檢查,血清抗體一直處于陽性狀態(tài)卻無腫瘤的發(fā)生,即絕大多數(shù)的血清EBV抗體陽性的人群在隨訪過程中經(jīng)受了不必要的抗體檢測及鼻咽鏡檢查。因此尋找新的生物學標志物及方法來提高篩查診斷效率對鼻咽癌的篩查有較大的臨床意義。本研究旨在通過采集鼻咽拭子的方法,檢測鼻咽癌高危人群中鼻咽部EBV-DNA載量,并評價這一指標是否能提高隨訪方法的特異度,減少需要反復隨訪人群的數(shù)量。材料與方法:廣西蒼梧縣作為國家癌癥早診早治示范基地項目點,在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實施了鼻咽癌早診早治篩查項目,從蒼梧縣隨機抽取3個鎮(zhèn)(石橋、沙頭、梨埠鎮(zhèn)),30-59歲當?shù)鼐用窦{入篩查對象,篩查對象經(jīng)過免疫酶法檢測血清EB病毒抗體、臨床檢查(頭、頸部、鼻咽部檢查)初次篩查后,將EB病毒抗體陽性者定為鼻咽癌高危人群并納入高危人群隊列進行隨訪。在進行高危人群隨訪復查時,除采血進行免疫酶法檢測血清VCA/IgA抗體滴度及臨床檢查外,同時收集到部分鼻咽癌高危人群鼻咽拭子樣本。本研究通過提取鼻咽拭子樣本中的DNA,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q-PCR)檢測EB病毒DNA載量水平,分析鼻咽癌高危人群中血清VCA/IgA抗體滴度及鼻咽部EB病毒DNA載量分布情況,然后分析鼻咽拭子中EB病毒DNA載量與血清VCA/IgA抗體水平的關(guān)系,對鼻咽癌病例與高危人群的VCA/IgA與EBV-DNA載量水平進行比較。最后,比較不同截斷值(cut-off value)下VCA/IgA與EBV-DNA載量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制作受試工作者特征曲線(ROC曲線),通過計算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評估和對比兩個檢測指標的診斷效能。結(jié)果:1.一般情況:總共22184人納入初篩,篩查出1045例高危人群,鼻咽癌患者25例。高危人群隨訪中檢出8例新發(fā)鼻咽癌病例。2. q-PCR定量結(jié)果顯示,高危人群中89%(802/905)的鼻咽拭子中可檢測出EBV-DNA( 0 copies/swab),中位拷貝數(shù)為(6.7 × 103 copies/swab)。在高危人群中復查VCA/IgA陽性率為94%(847/905),平均抗體滴度為1:10.7。3.在高危人群中,女性鼻咽部EBV-DNA載量為6.1×103 copies/swab,男性為2.9×103 copies/swab,兩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Z=-3.257,P=0.001):而VCA/IgA抗體水平在性別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372,P=0.710)。該人群中高年齡組的鼻咽部EBV-DNA載量及VCA/IgA抗體滴度高于低年齡組,兩者均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的趨勢,但無統(tǒng)計學上的關(guān)聯(lián)(Spearman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139,P0.001;0.104,P0.001)。4.在高危人群中,多重線性回歸分析顯示,在調(diào)整性別、年齡和人類基因拷貝數(shù)之后,鼻咽部EBV-DNA水平隨著血清VCA/IgA抗體滴度的增高而升高(Spearman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229,P0.001)。5.在高危人群隊列的隨訪中,檢出8例鼻咽癌病人,6例男性,2例女性,其中7例為臨床早期病例。檢測發(fā)現(xiàn)鼻咽癌病人的鼻咽部EBV載量和血清VCA/IgA抗體水平均顯著高于未患病人群(EBV載量比較:z=-4.688,P0.001;VCA/IgA比較:Z=-4.097,P0.001)。鼻咽部EBV載量及VCMgA水平與病人的臨床分期均未見有統(tǒng)計學關(guān)聯(lián)(Spearman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385,P=0.346; 0.193,P=0.648)。6.以非患病組人群的EBV-DNA載量的均數(shù)加上2倍標準差得到EBV-DNA的最佳cut-off值(即4.7×105 copies/swab),此cut-off值下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7.5%,98.9%,41.2%,99.9%。相比之下,血清VCA/IgA抗體的最佳cut-off值(即1:20)為均數(shù)加上1倍標準差,相應(yīng)的敏感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及陰性預測值分別為87.5%,75.0%,3.1%,99.9%。ROC曲線比較顯示鼻咽部EBV-DNA的曲線下面積大于VCA/IgA (0.980 vs 0.895),在該高危人群中,有95%以上的個體低于EBV-DNA的最佳cut-off值,即超過95%的個體的EBV-DNA載量低于4.7 ×105 copies/swab被判為陰性,可以退出高危人群隨訪隊列,減少了大量需要反復隨訪的高危人群數(shù)量。結(jié)論:1.在鼻咽癌高危人群中,鼻咽部EBV-DNA有較高的檢出率。2.女性鼻咽部EBV-DNA載量高于男性,高齡組人群的EBV-DNA高于低年齡組人群,但與年齡均無統(tǒng)計學關(guān)聯(lián)。3.鼻咽部EBV-DNA水平隨著血清VCA/IgA抗體滴度的增高而升高。4.鼻咽癌病人的鼻咽部EBV載量和血清VCA/IgA抗體水平均顯著高于未患病人群。5.在鼻咽癌高危人群中,以鼻咽部EBV-DNA載量為篩查指標的診斷效能高于血清VCA/IgA指標,能顯著提高在高危人群中篩檢鼻咽癌的篩查效率,減少需要反復隨訪人群的數(shù)量,更適合用于高危人群的隨訪篩查。
【關(guān)鍵詞】:鼻咽癌 鼻咽拭子 腫瘤篩查 EB病毒 早期診斷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39.63
【目錄】:
- 個人簡歷3-5
- 英漢縮略詞對照表5-6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4
- 前言14-18
- 材料與方法18-29
- 結(jié)果29-39
- 討論39-45
- 小結(jié)45-46
- 參考文獻46-50
- 綜述50-62
- 參考文獻58-62
- 致謝62-6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6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新平;盧泰祥;葉偉軍;崔念基;;Ⅰ、Ⅱ期鼻咽癌外照射加腔內(nèi)放療遠期療效的前瞻性研究[J];癌癥;2007年02期
2 曾木圣,汪慧民,陳軍,吳秋良,吳蔭棠;鼻咽癌癌變過程中EBERs表達狀況的研究[J];癌癥;1996年01期
3 黃騰波,汪慧民,李景廉,歐星泰,方積乾,劉克拉;鼻咽癌高危人群、癌前病變的確立[J];癌癥;1997年02期
4 黃騰波,汪慧民,李景廉,歐星泰,方積乾,方女燕,劉克拉;鼻咽癌優(yōu)化篩查方案—鼻咽癌的早期檢出[J];癌癥;1997年04期
5 鄧偉;利基林;葉司原;余家華;張春燕;周信娟;張振權(quán);何振芳;周德南;黃天壬;;廣西鼻咽癌死亡的流行趨勢分析[J];應(yīng)用預防醫(yī)學;2011年02期
6 肖運康,張潔,陸燕蓉,林萍,,黃孝忠,曹皆仙;免疫酶法檢測血清EB病毒IgA/VCA抗體對鼻咽癌診斷的價值[J];腫瘤防治;1995年01期
7 洪明晃;鼻咽癌的篩查問題[J];實用腫瘤雜志;2004年04期
8 季明芳;程偉民;余炳輝;吳標華;曹素梅;柳青;洪明晃;方亞;楊有業(yè);余元龍;;鼻咽癌篩查成本效果的初步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2年19期
9 劉蕓,孟淑萍,閆少寧,陸小慶;Ⅱ—Ⅳ期鼻咽癌的CT診治價值[J];寧夏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曾毅,鄧洪,秦克江,潘文俊,周微雅,張政,陶仲強,檀梅芬,鐘開進,陳慶余,雷一鳴,嚴壯南,陳祝;廣西五地區(qū)338868人鼻咽癌普查比較分析[J];醫(yī)學文選;1999年03期
本文編號:87582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875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