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臨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03 21:11
本文關鍵詞:不同手術方式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臨床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狀體冷凝 小梁切除 引流閥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手術方式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療中的臨床療效,并進行綜合評價。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選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0月間于我院診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46例(60例患眼),將所有患者按其診治順序進行編號,將行三種不同手術方式的患者分為A、B、C三組,采用非隨機對照試驗研究,A組13例患者(20例患眼)行單純睫狀體冷凝術,B組15例患者(20例患眼)行復合小梁切除術+虹膜周切術+絲裂霉素,C組18例患者(20例患眼)行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術后對所有患者進行3個月隨訪。觀察并記錄三組患者術前術后眼壓、視力變化,裂隙燈顯微鏡下觀察術后角膜水腫、淺前房、前房滲出、前房出血等并發(fā)癥以及眼部疼痛緩解的情況。結果 A組、B組、C組術后3天平均眼壓分別為(25.78±3.54)mmHg. (15.14±3.14)mmHg.(14.13±4.01)mmHg,較術前眼壓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B組、C組眼壓下降幅度較A組更大;術后3月三組平均眼壓分別為(20.78±2.34)mmHg.(20.34±3.21)mmHg. (20.48±4.05)mmHg,術后3月三組平均眼壓較術前明顯降低,但較術后3天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B組患者視力明顯提高3例,C組患者視明顯提高2例,A組的治療率為80%;B組治療率為90%;C組的治療率為95%,經(jīng)過精確概率統(tǒng)計,各組之間兩兩比較治療效果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單純睫狀體冷凝術、復合小梁切除術+虹膜周切術+絲裂霉素c及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均安全有效,對于不同病情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手術方式進行治療, 以恢復患者的視功能為首要目的。
【關鍵詞】: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睫狀體冷凝 小梁切除 引流閥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779.6
【目錄】:
- 個人簡歷3-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1
- 1. 資料和方法11-14
- 2. 結果14-16
- 3. 討論16-20
- 4. 結論20-21
- 參考文獻21-23
- 綜述23-31
- 參考文獻28-31
- 附錄31-32
- 致謝3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李凌;鐘曉東;華遠鋒;張功秀;;小梁切除術中應用隧道刀制作鞏膜瓣聯(lián)合絲裂霉素C的臨床觀察[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6期
2 喬斌;姚毅;趙晴陽;;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玻璃體切除術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原因分析[J];國際眼科雜志;2008年08期
3 龔玉靜;郝燕燕;;睫狀體光凝聯(lián)合玻璃體腔內注射Avastin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觀察[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年06期
4 李裕欽,薛雨順,車選義,趙欣,韓碧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手術治療[J];眼科新進展;2005年04期
5 徐賀玲;高潔;梁仲琪;李二軍;馮桂玲;;激光光凝聯(lián)合小梁切除術治療新生血管性青光眼[J];眼外傷職業(yè)眼病雜志(附眼科手術);2007年02期
,本文編號:6163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61633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