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濾泡樹突細胞肉瘤1例并文獻復習
本文關鍵詞:扁桃體濾泡樹突細胞肉瘤1例并文獻復習,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目的探討扁桃體濾泡樹突細胞肉瘤的臨床和病理特點,提高對其診治水平。方法運用組織病理學、免疫組化及電鏡觀察扁桃體濾泡樹突細胞肉瘤的特征,總結臨床特點和治療情況,并復習文獻加以分析。結果瘤組織常排列成結節(jié)狀、旋渦狀和席紋狀,瘤細胞呈梭形合體狀,核橢圓形,染色質點彩狀,有小核仁。瘤細胞間;煊行×馨图毎。瘤細胞CD35、S-100、CD68和Vim(+),CKAEl、CKAE3和LCA(-)。電鏡下見瘤細胞胞質有多個長突起彼此相連。結論濾泡樹突細胞肉瘤是一種少見的低度惡性腫瘤,發(fā)生于扁桃體者更為罕見,診斷依賴組織病理學及免疫組化標記。
【作者單位】: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病理科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病理科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病理科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病理科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病理科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病理科 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病理科
【關鍵詞】: 扁桃體 肉瘤 濾泡樹突細胞肉瘤 免疫組化 超微結構
【分類號】:R739.64
【正文快照】: 濾泡樹突細胞肉瘤(follieular dendritie eells‘o-ma,印CS)是起源于樹突網織細胞、罕見的低度惡性腫瘤〔’一9〕。濾泡樹突細胞可存在于除腦以外全身各臟器。而FDCS相對多見于頸部和腋窩淋巴結〔2一“〕,原發(fā)于扁桃體者罕見〔’,’“一’”〕,國內尚未見報道。我院收治1例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劍勇,張春燕,趙蔭農,唐凱,張力圖,李挺;樹突細胞對腫瘤浸潤淋巴細胞抗乳腺癌免疫活性影響的研究[J];癌癥;2003年10期
2 葉欣,劉愛華,宋文剛,楊憲勇,李毅;人臍血清代替胎牛血清體外培養(yǎng)臍血樹突狀細胞[J];中國輸血雜志;2004年05期
3 謝志芳,曹雪濤,章衛(wèi)平,顏永碧,于秉學,鄭尊;小鼠骨髓樹突狀細胞的擴增及其超微結構觀察[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1999年08期
4 王正昕,張明徽,李楠,王元和,付志仁,王強,曹雪濤;人腫瘤細胞培養(yǎng)上清對樹突狀細胞表型和功能的影響[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2年07期
5 陳君敏;樹突狀細胞與腫瘤的免疫治療[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4期
6 陳君敏,陳志哲,魏秀妹;自體樹突狀細胞用于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骨髓凈化的初步研究[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7 羅永慧,易新元;提高血吸蟲疫苗保護性效果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寄生蟲病分冊;2004年03期
8 劉劍勇,張力圖,李挺,趙蔭農,張春燕,陳建思,覃宇周,吳飛翔,唐凱,唐朝暉;樹突狀細胞激活的腫瘤浸潤性淋巴細胞體外對自體肝癌細胞殺傷活性的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9 段學燕,龍金華,肖靜,曾柱;腫瘤微環(huán)境對樹突細胞功能狀態(tài)的影響[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10 張慶九,李春暉,焦保華;樹突狀細胞的特性及應用[J];河北醫(yī)藥;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正昕;腫瘤微環(huán)境中浸潤性樹突狀細胞的表型和免疫學功能的研究及其臨床意義[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0年
2 周劍芳;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來源的樹突樣細胞誘導的CTL體內外作用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1年
3 邢利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樹突狀細胞(DCs)和干擾素產生細胞(IPCs)的功能特點及其介導的抗病毒免疫應答的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2年
4 湯靈玲;樹突狀細胞在慢性病毒性肝炎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D];浙江大學;2002年
5 孫曉東;GST-MAGE-3蛋白誘導特異性抗腫瘤免疫應答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6 李杰;自體來源的CML DCs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7 李博;干擾素γ誘導蛋白10基因與腫瘤抗原修飾樹突狀細胞抗前列腺癌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8 李立森;HSP70-骨肉瘤肽復合物激活樹突狀細胞誘導抗骨肉瘤免疫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9 金浩承;內毒素耐受小鼠IFN-γ、IL-10的表達以及骨髓樹突狀細胞功能的初步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10 蔡永國;肝素酶基因修飾的樹突狀細胞疫苗對胃癌細胞的免疫效應研究[D];第三軍醫(yī)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韓少榮;體外克隆化培養(yǎng)人外周血樹突狀細胞及相關分子免疫學研究[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0年
2 孫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小鼠胸腺樹突出狀細胞的病理變化及其在發(fā)病機制中作用的研究[D];軍醫(yī)進修學院;2001年
3 初曉霞;淋巴瘤樹突狀細胞的表達與臨床分期、惡性度及預后的相關性研究[D];青島大學;2002年
4 張盛;小鼠來源樹突狀細胞聯(lián)合細胞因子激活的T細胞抗白血病及腫瘤的實驗研究[D];青島大學;2002年
5 吳濤;失血性休克后腸系膜淋巴結樹突狀細胞MHC-Ⅱ的變化[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2年
6 羅琳;髓性白血病細胞誘導分化成為樹突狀細胞的實驗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3年
7 韋正波;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來源的樹突狀細胞的體外擴增及生物學特性的研究[D];廣西醫(yī)科大學;2003年
8 蘇中靜;人臍血CD34~+細胞來源的樹突狀細胞抗肝癌實驗研究[D];汕頭大學;2003年
9 武慧麗;樹突狀細胞在實驗性變態(tài)反應性腦脊髓炎發(fā)病和耐受中作用的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2年
10 黃文燁;霉酚酸對小鼠樹突狀細胞體外成熟和免疫學功能的影響[D];浙江大學;2004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光,戴晴,王玉蘭,曹海根,郭發(fā)金,寧紅;二維及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前列腺肉瘤診斷的初步探討[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1999年02期
2 白萍!100021北京,孫建衡!100021北京;子宮肉瘤放射治療的臨床觀察[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1年03期
3 婁平才;彩超檢查對橫紋肌肉瘤復發(fā)1例報道[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4 李南云,錢源澄,馬恒輝,鄭曉剛,陸珍鳳,嚴小娟;膠質肉瘤的臨床病理研究[J];中華病理學雜志;1996年03期
5 丁昭岐,劉愛連,紀東華,丁延祥,張繼民;胃平滑肌肉瘤CT與胃腸鋇餐48例檢查對照[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1998年S2期
6 周祖平,賈振軍,劉維東;上皮樣肉瘤的臨床病理和免疫組化觀察[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0年05期
7 韓春姬,李鉉萬,李蓮姬,樸永泉;輪葉黨參多糖對小鼠S_(180)肉瘤的抑制作用[J];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2000年04期
8 齊桓,鄭少斌,譚萬龍,趙善超,陳彤,姜耀東,張鵬;前列腺肉瘤7例[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1年01期
9 鄧正輝;膀胱胚胎性肉瘤1例[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2年04期
10 楊云利,劉穎新,陸海杰,吳春華,陳銘忠;鼻咽癌放射治療后誘發(fā)肉瘤4例報告[J];實用癌癥雜志;2002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威;詹友慶;;介入性新輔助化療在軟組織肉瘤保肢治療中的作用[A];2000全國腫瘤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2 李永忠;李響;曾浩;陳啟銳;梁麗;;前列腺肉瘤的直腸超聲表現(xiàn)[A];2010’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珂;李文錄;;子宮肉瘤128例臨床及預后分析[A];第四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五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左卓;劉衛(wèi)平;于建渤;李吉滿;廖殿英;李甘地;;五例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髓外浸潤/單核母細胞肉瘤:臨床病理觀察與免疫表型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病理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曾惠;郭曉s,
本文編號:46816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468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