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早期鼻腔NK/T細胞淋巴瘤的生物學特性
發(fā)布時間:2022-10-08 10:07
目的:回顧性分析30例早期鼻腔NK/T細胞淋巴瘤的生物學行為特點,為臨床放療靶區(qū)的設計提供參考。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13年9月間收治的30例經病理證實為早期原發(fā)于鼻腔的NK/T細胞淋巴瘤患者的資料,根據Ann Arbor分期標準,所有患者均為IE/IIE期且都有影像檢查資料可查,并以影像學為標準分析鄰近受侵器官和結構的數(shù)目,同時分析頸部淋巴結的轉移情況。結果:鼻腔周圍結構受侵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為76.7%(23/30),其具體受侵如下:上頜竇為36.6%、篩竇與鼻咽同為30%、鼻翼為20%、翼突與蝶竇同為10%,翼腭窩及額竇、硬腭、眼眶、口咽同為3.3%;頭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占所有患者的比例為46.7%(14/30),其具體轉移如下:I區(qū)與II區(qū)同為26.7%,III區(qū)為10%,VIIa為6.7%,IV區(qū)與IX同為3.3%。結論:在早期鼻腔NK/T細胞淋巴瘤放射治療時,其靶區(qū)的勾畫應該考慮受侵和轉移幾率均較高的結構和區(qū)域。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 1 臨床資料
1. 2 治療方法
1. 3 影像學受侵的標準
1. 4 受侵區(qū)域的劃分
2 結果
3 討論
本文編號:3687517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和方法
1. 1 臨床資料
1. 2 治療方法
1. 3 影像學受侵的標準
1. 4 受侵區(qū)域的劃分
2 結果
3 討論
本文編號:368751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6875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