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眼底相機的弱視后像增視光學系統(tǒng)設計
發(fā)布時間:2021-04-20 23:04
近年來,弱視已經成為兒童的主流病癥,視力的好壞不僅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同時也關乎到國家人口的質量。大部分弱視兒童在早期經過科學的治療是可以治愈的,錯過最佳治療時期,弱視將伴隨患者一生。其中旁中心注視性弱視更難治愈,若不轉化固視點,即便接受再多的治療,弱視眼視力也很難有所提升。后像療法是針對旁中心注視性弱視的重要治療手段,但是目前此方法還停留在眼科醫(yī)生手持后像鏡以及使用精度不高的弱視后像治療儀對弱視眼進行視力提升訓練的階段。因此研制弱視后像增視系統(tǒng)對旁中心注視性弱視患者提升視力具有重大的意義。基于眼底相機與DMD投影技術研究并設計弱視后像增視系統(tǒng),光學部分包括成像與投影共焦光路、眼底照明光路和投影照明光路。共焦光路中成像光束選擇波長為840nm的近紅外光,投影光束選擇波長為665nm的紅光。在ZEMAX軟件中,構建不同視度的人眼模型,設計了具有調焦功能的共焦光路,最終優(yōu)化后的系統(tǒng)在正常視力下104lp/mm處MTF值可達0.4以上,其他視度下MTF值最差也可達到0.2以上,系統(tǒng)場曲小于0.03mm。根據科勒照明原理,光源與角膜表面共軛的思路,設計內部式眼底照明光路,使用環(huán)形光源和偏振片來...
【文章來源】:長春理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眼底成像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1.3 弱視后像增視系統(tǒng)的發(fā)展前景
1.4 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及章節(jié)安排
第2章 系統(tǒng)設計原理及相關元件介紹
2.1 弱視的后像療法
2.2 弱視后像增視系統(tǒng)的設計原理
2.3 數字微反射鏡元件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成像與投影共焦光路設計
3.1 人眼及其模型的建立
3.1.1 人眼的結構
3.1.2 眼模型的建立
3.2 系統(tǒng)參數的確定
3.3 共焦系統(tǒng)設計
3.4 像質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系統(tǒng)照明光路設計
4.1 眼底照明光路設計
4.1.1 雜光與鬼像
4.1.2 雜光與鬼像的消除
4.1.3 眼底照明光路設計
4.1.4 照明效果模擬與分析
4.2 投影照明光路設計
4.2.1 復眼勻光照明
4.2.2 棱鏡系統(tǒng)的設計
4.2.3 投影照明光路的設計及分析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公差分析
5.1 公差的定義
5.2 公差的設置
5.3 公差的結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150574
【文章來源】:長春理工大學吉林省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
1.2 眼底成像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1.3 弱視后像增視系統(tǒng)的發(fā)展前景
1.4 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及章節(jié)安排
第2章 系統(tǒng)設計原理及相關元件介紹
2.1 弱視的后像療法
2.2 弱視后像增視系統(tǒng)的設計原理
2.3 數字微反射鏡元件
2.4 本章小結
第3章 成像與投影共焦光路設計
3.1 人眼及其模型的建立
3.1.1 人眼的結構
3.1.2 眼模型的建立
3.2 系統(tǒng)參數的確定
3.3 共焦系統(tǒng)設計
3.4 像質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系統(tǒng)照明光路設計
4.1 眼底照明光路設計
4.1.1 雜光與鬼像
4.1.2 雜光與鬼像的消除
4.1.3 眼底照明光路設計
4.1.4 照明效果模擬與分析
4.2 投影照明光路設計
4.2.1 復眼勻光照明
4.2.2 棱鏡系統(tǒng)的設計
4.2.3 投影照明光路的設計及分析
4.3 本章小結
第5章 公差分析
5.1 公差的定義
5.2 公差的設置
5.3 公差的結果分析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
6.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1505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1505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