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超聲乳化術與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對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角膜內皮細胞的影響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1-20 19:16
目的觀察白內障超聲乳化術與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對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角膜內皮細胞(CEC)的影響。方法回顧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4例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患者臨床資料,根據手術方式分為白內障超聲乳化術組(A組,28例37眼)和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組(B組,26例35眼)。記錄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術眼CEC情況及中央角膜厚度(CCT)檢查結果,比較兩組患者術眼最佳矯正視力(BCVA)差異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兩組患者術眼CEC面積均于T2時上升、T3~T4時逐漸降低,CEC密度、六角形細胞百分比則于T2時降低、T3~T4時逐漸升高,A組變化幅度小于B組(P<0.05);兩組患者術眼CCT均于T2時升高,于T3、T4時逐漸降低(P<0.05);A組T2時CCT小于B組(P<0.05),兩組患者T1、T3、T4時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4時,兩組患者BCVA較T1時顯著提升,且A組優(yōu)于B組(P<0.05);A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小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2種術式治療高度近視合并...
【文章來源】:四川解剖學雜志. 2020,28(04)
【文章頁數】:3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超聲乳化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并發(fā)白內障的臨床效果分析[J]. 毛文軼.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20(01)
[2]兩種術式治療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效果比較分析[J]. 喬小麗. 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9(03)
[3]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視誤診六例分析[J]. 張建峰,張恒,王立肖. 臨床誤診誤治. 2018(05)
[4]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后房型PIOL植入對眼軸測量、內軸向結構穩(wěn)定的影響[J]. 徐潔,韓紅.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16(04)
[5]超聲乳化術治療高度近視并發(fā)性白內障術后視力恢復的影響因素[J]. 楊釗,梁皓,左慧懿,何劍,羅霄,譚少健. 眼科新進展. 2015(10)
[6]不同超聲乳化術式治療超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的療效分析[J]. 歐陽先明,李莉,張睿,覃郁. 眼科新進展. 2015(09)
[7]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伴發(fā)白內障療效觀察[J]. 王曉川,趙桂秋,姜楠,林靜,趙志惠,曲建秋,李慧. 山東醫(yī)藥. 2015(28)
[8]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摘除手術的研究進展[J]. 劉雪,萬修華. 中華眼科雜志. 2015 (07)
本文編號:2989622
【文章來源】:四川解剖學雜志. 2020,28(04)
【文章頁數】:3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超聲乳化聯(lián)合房角分離術治療原發(fā)性閉角型青光眼并發(fā)白內障的臨床效果分析[J]. 毛文軼. 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 2020(01)
[2]兩種術式治療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的效果比較分析[J]. 喬小麗. 西南國防醫(yī)藥. 2019(03)
[3]原發(fā)性開角型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視誤診六例分析[J]. 張建峰,張恒,王立肖. 臨床誤診誤治. 2018(05)
[4]高度近視合并白內障后房型PIOL植入對眼軸測量、內軸向結構穩(wěn)定的影響[J]. 徐潔,韓紅. 解放軍醫(yī)藥雜志. 2016(04)
[5]超聲乳化術治療高度近視并發(fā)性白內障術后視力恢復的影響因素[J]. 楊釗,梁皓,左慧懿,何劍,羅霄,譚少健. 眼科新進展. 2015(10)
[6]不同超聲乳化術式治療超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的療效分析[J]. 歐陽先明,李莉,張睿,覃郁. 眼科新進展. 2015(09)
[7]超聲乳化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伴發(fā)白內障療效觀察[J]. 王曉川,趙桂秋,姜楠,林靜,趙志惠,曲建秋,李慧. 山東醫(yī)藥. 2015(28)
[8]高度近視眼白內障摘除手術的研究進展[J]. 劉雪,萬修華. 中華眼科雜志. 2015 (07)
本文編號:29896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98962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