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亡相關基因蛋白Bcl-x_L和Bad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的表達及意義
本文選題: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 + 細胞凋亡。 參考:《南昌大學》2012年碩士論文
【摘要】:目的:觀察比較Bcl-xL和Bad在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RB)與正常視網(wǎng)膜中的表達情況,并探討兩種因子表達的意義。 方法:采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觀察比較42例RB(實驗組)及15例正常視網(wǎng)膜組織(對照組)中Bcl-xL和Bad的表達情況,并結(jié)合臨床病理資料分析二者與RB的關系。所有數(shù)據(jù)均應用SPSS for Windows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結(jié)果:1、實驗組Bcl-xL陽性表達率64.29%高于對照組26.67%;不同臨床分型Bcl-xL陽性表達率:眼內(nèi)期20%,青光眼期66.67%,眼外期88.2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Bcl-xL在各個RB分期中陽性表達率呈正相關;不同組織學類型Bcl-xL陽性表達率:未分化型80%,分化型41.18%,Bcl-xL在未分化型RB表達高于分化型RB;不同浸潤深度Bcl-xL陽性表達率:視神經(jīng)受侵犯78.57%,視神經(jīng)未受侵犯35.71%,視神經(jīng)受侵犯組Bcl-xL陽性表達率高于視神經(jīng)未受侵犯組。 2、實驗組Bad陽性表達率26.19%低于對照組60%;不同臨床分型Bad陽性表達率:眼內(nèi)期70%,青光眼期20%,眼外期5.8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Bad在各個RB分期中陽性表達率呈負相關;不同組織學類型Bad陽性表達率:未分化型8%,分化型52.94%,Bad在未分化型RB中的表達明顯低于分化型RB;不同浸潤深度Bad陽性表達率:視神經(jīng)受侵犯14.29%,視神經(jīng)未受侵犯50.00%,視神經(jīng)受侵犯組Bad陽性表達率低于視神經(jīng)未受侵犯組。 結(jié)論:1、Bcl-xL的異常表達與RB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其表達水平隨著RB惡性程度的增加而增高。 2、Bad的異常表達與RB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其表達水平隨著RB惡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3、二者可能為RB的治療提供新途徑。
[Abstract]: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Bcl-xL and Bad in human retinoblastoma and normal retina.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was used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expression of Bcl-xL and Bad in 42 cases of RBB (experimental group) and 15 cases of normal retina (control group).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 for Windows17.0 software. Results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cl-x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64.29%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6.67.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cl-xL in different clinical types was 20 in intraocular phase, 66.67 in glaucoma and 88.24 in extraocular phase. The difference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cl-xL in all stages of RB.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cl-xL in different histological types: 80% of undifferentiated type, 41.18% of differentiated type, and higher of Bcl-xL expression in undifferentiated RB than that of differentiated type,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Bcl-xL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infiltrating depth was 78.57 in optic nerve, 35.71 in optic nerve, and 35.71 in optic nerv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cl-xL in the offending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invasive optic nerve group. 2,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a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26.19%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60%), and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ad in different clinical types: 70 in the intraocular phase, 20 in the glaucoma stage and 5.88 in the extraocular phas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ad in undifferentiated R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differentiated RB,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Bad in different infiltrating depth was 14.29 in optic nerve, 50.004 in optic nerve.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Bad in the nerve invas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optic nerve group. Conclusion 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Bcl-xL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B,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Bcl-xL increases with the malignancy of RB. 2the abnormal expression of Bad wa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RB, and its expression level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malignant degree of RB. 3, both of them may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RB.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R739.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中珩,管立學,唐煥暖,趙建強,唐寶懿,趙素貞,于秀英,施鐵夫;房水和血清乳酸脫氫酶及其同工酶測定的臨床應用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1989年02期
2 梁勇;梁興武;;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假性前房積膿13例[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1992年04期
3 楊敬林,汪湘琳,陶永賢;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術后存活20年以上的隨訪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1997年05期
4 田喜林;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誤診1例[J];中國醫(yī)師雜志;1998年10期
5 莊承海;;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235例分析[J];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學分冊;1979年02期
6 趙志凜;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80例分析[J];山東醫(yī)藥;1980年11期
7 Matsunaga E ,戴德林 ,吳書楷;Wilms腫瘤的遺傳[J];國際遺傳學雜志;1982年02期
8 張幗蓉;;一例自行消退的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J];國際眼科縱覽;1982年01期
9 粟國范;趙平遠;;22例真假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診斷的經(jīng)驗教訓[J];現(xiàn)代醫(yī)學;1983年02期
10 王延華;許瀛海;;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誤診問題[J];天津醫(yī)藥;198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文春;王曉蕾;;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圍手術期的護理進展[A];全國眼耳鼻喉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2 石思李;李勝;;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CT診斷分析[A];2010中華醫(y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第十八次全國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常青林;鮮軍舫;王振常;胡凌;;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眼球容積CT測量[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八次全國放射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4 強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超聲圖像分析[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眼科超聲診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5 許建鋒;國媛媛;;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超聲診斷分析[A];中國超聲醫(yī)學工程學會第七屆全國眼科超聲診斷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6 楊一濤;唐羅生;曾祥云;唐愛東;;褪黑素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HXO—RB_(44)細胞周期異常及細胞凋亡的影響[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醫(yī)結(jié)合眼科、中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8年
7 張偉令;張誼;黃東生;王一卓;洪亮;朱霞;張品偉;李蘋;周燕;;血清NSE對兒童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臨床意義[A];第八屆全國兒童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8 趙軍陽;黃東生;史季桐;葛心;張偉令;王一卓;;眼科手術或聯(lián)合系統(tǒng)化療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短期觀察[A];第八屆全國兒童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9 趙軍陽;孫憲麗;黃東生;房留琴;陳俊;;微波局部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實驗研究[A];第八屆全國兒童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10 馬瑋哲;張心菊;關明;;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和葡萄膜黑色素瘤中DLC-1啟動子甲基化狀態(tài)的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九次全國檢驗醫(yī)學學術會議暨中國醫(yī)院協(xié)會臨床檢驗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六屆全國臨床檢驗實驗室管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穎;讓孩子長“貓眼”的腫瘤[N];科技日報;2009年
2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眼科醫(yī)院 張相祖;“貓眼”幼兒被摘除眼球[N];健康時報;2009年
3 馮衛(wèi)東;過度生長細胞可產(chǎn)生癌癥干細胞[N];科技日報;2009年
4 劉軍;化療對哪些腫瘤有效[N];醫(yī)藥養(yǎng)生保健報;2009年
5 容小翔;“貓眼”要早治[N];上海中醫(yī)藥報;2001年
6 本報記者 譚嘉;楊培增 此生“只追一只羊”[N];健康報;2009年
7 任曉君;化療對哪些腫瘤有效[N];保健時報;2004年
8 記者許菊芬;PGD與試管嬰兒優(yōu)生[N];解放日報;2002年
9 海飛魚;探索肺癌突變基因[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8年
10 健康時報特約記者 李運紅 胡顏;兒童腫瘤好發(fā)3歲前[N];健康時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容維寧;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Legumain的表達及其對臨床病理和預后的影響[D];天津醫(yī)科大學;2010年
2 張麗娜;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血管生成擬態(tài)的初步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3 江偉;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家系的基因突變檢測和遺傳咨詢[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4 吳荒;Survivin-siRNA抑制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生長的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張磊;抗凋亡蛋白Bcl-x_L在巨核細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在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巨核細胞分化中表達的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4年
6 滕東海;細胞保護基因在慢性移植腎腎病中的表達及不同免疫抑制劑干預效應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7 侯文靜;地塞米松拮抗紫杉醇誘導人卵巢癌細胞株SKOV-3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8年
8 王國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Survivin和c-Myc的表達及對凋亡的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馬波;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腫瘤干細胞的分離鑒定及相關表面標志的初步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鄭嵩山;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臨床分析及眼內(nèi)化療實驗研究[D];中山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園;~(125)I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0年
2 王樹綱;MMP-2及其抑制劑TIMP-1在人類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的表達[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3年
3 逯晶;E-鈣粘附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表達及意義[D];中南大學;2011年
4 王麗萍;超聲微泡介導RB94基因轉(zhuǎn)染鼠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實驗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1年
5 岳晗;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HIF-1α的區(qū)域性表達及其與增殖、凋亡和新生血管生成的關系[D];復旦大學;2011年
6 李丹;EVn-50對人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細胞生長和凋亡作用的影響[D];南華大學;2010年
7 趙岳峰;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血管生成因素與預后指標關系[D];第二軍醫(yī)大學;2003年
8 韓宜男;新型化療藥物對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體外藥效實驗[D];復旦大學;2010年
9 張積;樹突狀細胞治療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的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10 沈英宇;STAT3蛋白及hTERT蛋白在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中的臨床意義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3810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93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