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白內障摘除并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伴硬核白內障56例觀察
本文選題:小切口 + 白內障 ; 參考:《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年16期
【摘要】:目的探討高度近視合并硬核白內障的小切口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收集該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確診并收治的高度近視合并硬核白內障患者112例(125眼),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56例(63眼)和觀察組56例(62眼),對照組患者行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術,觀察組患者行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觀察記錄術后裸眼視力及術中、術后并發(fā)癥,比較兩組術前、術后的角膜內皮細胞密度及六角形細胞比例。結果術后1 d觀察組裸眼視力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周、1個月兩組裸眼視力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周、1個月角膜內皮細胞密度及六角形細胞比例均降低,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周觀察組角膜內皮細胞密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周、1個月兩組六角形細胞比例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小切口白內障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合并硬核白內障臨床效果好,能提高術后視力,術后并發(fā)癥少,值得在臨床推廣。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in high myopia with hard nucleus catarac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6, 112 cases of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hard nucleus cataract were collec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56 cases, 63 ey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56 cases, 62 ey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 = 112)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62). Group A received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aspiration,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tion. The visual acuity,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naked visual acu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1st day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naked visual acuit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t 1 week and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The density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and the proportion of hexagonal cells decreased at 1 week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operation. The density of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1 week after operatio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oportion of hexagonal cel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1 week and 1 month after operation (P 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small incis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r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myopia with hard nucleus cataract.
【作者單位】: 成都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眼科;
【分類號】:R779.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楊釗;梁皓;左慧懿;何劍;羅霄;譚少健;;超聲乳化術治療高度近視并發(fā)性白內障術后視力恢復的影響因素[J];眼科新進展;2015年10期
2 譚少健;蔡潔;;重視高度近視并發(fā)白內障的治療[J];眼科新進展;2014年11期
3 顧育紅;張作仁;孔樂;查艷珠;;高度近視眼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療效[J];國際眼科雜志;2014年03期
4 吳連井;周武英;樓倚天;羅浩;葉國寧;李衛(wèi);張敏;黃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人工晶狀體植入治療高度近視白內障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3年11期
5 袁昱;;無縫線小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眼科雜志;2012年03期
6 陳耀琴;李衛(wèi)紅;關山越;李金奇;鄧潔珊;;爆破模式在硬核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06年03期
7 季櫻紅,盧奕,陸國生,羅怡,王曼;負度數(shù)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合并超高度近視眼[J];中華眼科雜志;2005年03期
8 張瑞君,李棟,張柏新;倍諾喜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術[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03年06期
9 李一壯,劉愛萍,陳暉,姚長秀;圈墊式劈核技術在白內障摘除術中的應用[J];中華眼科雜志;2002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香轉;晉雅凌;任潔;趙娟;;雌孕激素受體ER、PR表達與子宮內膜癌病灶生長的相關性研究[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年13期
2 宋揚;廖予妹;;年輕患者子宮內膜癌組織中ER、PR、P53病理表達情況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年16期
3 王娟;李軍;郭燦燦;;雌激素受體、孕激素受體、p53及Ki-67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J];海南醫(yī)學;2017年02期
4 吳燕君;;婦科惡性腫瘤發(fā)病的相關影響因素綜述[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6年20期
5 朱芳;黃向華;宮心鵬;;TCDD對孕酮受體亞型的調節(jié)及與EMS發(fā)病的相關性[J];河北醫(yī)藥;2016年09期
6 李燕;趙敏;;不同年齡子宮內膜癌患者腫瘤分級及ER、PR、p53、CD44V6表達差異[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6年12期
7 林瑤;;子宮內膜癌合并代謝綜合征臨床分析[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4年06期
8 李海洋;;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腹腔液中MK和VEGF的表達[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9 王冬;曾桃英;陳梅香;何芳;;子宮內膜樣腺癌組織中p63和CK5/6表達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4年08期
10 王冬;曾桃英;唐維姣;何芳;;p63和CK34βE12在子宮內膜樣腺癌中的表達情況[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年36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星星;牙膏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化學成分研究[D];云南中醫(yī)學院;2016年
2 姜亞玲;昆蟲抗菌篩選方法與美洲大蠊次生代謝物抗菌活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學;2012年
3 張艷艷;美洲大蠊活性部位的篩選和泡沫分離技術在其有效部位分離中的應用[D];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迎年;童笑梅;劉云峰;;輸血對貧血早產兒腦血流動力學及腦損傷的影響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4年02期
2 李松;商廣芝;李淑芹;;早產兒貧血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年02期
3 沈曉霞;杜立中;施麗萍;馬曉路;;不同輸血策略對貧血的極低出生體重兒治療轉歸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年01期
4 嚴超英;;重視早產兒貧血的發(fā)生及其防治[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9年06期
5 彭華;童笑梅;;早產兒貧血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8年05期
6 高喜容;吳運芹;李磊;黃玫;劉新暉;;早產兒慢性肺疾病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8年04期
7 彭華;童笑梅;;醫(yī)源性失血與早產兒貧血的發(fā)生及需要輸血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年04期
8 楊光濤;劉國軍;;早產兒視網(wǎng)膜病的防治與新進展[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年02期
9 彭華;張雙船;李健雄;;早期使用促紅細胞生成素對早產兒貧血防治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年08期
10 宋紅;李志潔;常雪琴;;重組人類促紅細胞生成素預防早產兒貧血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7年1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暢;張瑞君;張薇;李棟;;硬核白內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手術中切核技術的探討[J];國際眼科雜志;2005年06期
2 周清;岳輝;彭滿強;;硬核白內障小切口非超聲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205例[J];國際眼科雜志;2010年12期
3 張雙虎;;硬核白內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手術治療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2年21期
4 蔣華章;王莉;李銀喜;楊安懷;;Ⅳ級以上硬核白內障手術方式的對比研究[J];國際眼科雜志;2012年11期
5 郄學芬;;Ⅳ級以上硬核白內障手術方式的選擇[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年02期
6 那輝;畢大光;王勇;;分層乳化劈裂技術在高度硬核白內障手術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雜志;2013年04期
7 朱佰傳;勞維斯;;手法劈核小切口手術治療硬核白內障效果觀察[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3年06期
8 全嬋娟;楊新懷;王虎;覃旭方;聶鑫;;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聯(lián)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年20期
9 吳彬;高偉;崔巍;;硬核白內障手術方式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13年11期
10 彭濤;陳鋼鋒;;冷超聲乳化白內障吸除手術應用于硬核白內障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郭海科;;硬核白內障手術技巧[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2 黃健;;硬核白內障進行超聲乳化的探討[A];第十一次全省中、西醫(yī)眼科學術交流會學術論文集[C];2012年
3 劉奕志;;扭動模式對硬核白內障的超聲乳化吸除[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4 王騫;楊瀟遠;劉建榮;陳鵬;;冷超乳在治療硬核白內障中的應用[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趙云娥;孫莉;黃芳;陶愛珠;王勤美;;超聲乳化術中應用軟殼技術治療硬核白內障[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馬忠旭;劉汝瑜;;喇叭型與標準型針頭在硬核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效果的對比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屆全國眼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周一龍;表面麻醉下硬核白內障乳化劈裂聯(lián)合分層乳化手術臨床療效觀察[D];浙江大學;2015年
2 劉錚;超聲乳化術與無縫線大切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治療硬核白內障的效果比較[D];廣西醫(yī)科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84725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847251.html